第西日清晨。
苏记刀削面摊前依旧人声鼎沸,可队伍却突然被一阵骚动打断。
“让开!都让开!”
人群被粗暴地推开,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大步走来,身后跟着几个凶神恶煞的跟班。他腰间别着一把宽背菜刀,刀柄缠着红绸,显然是个练家子。
“听说你这丫头片子削面削得挺厉害?”壮汉一脚踩在长凳上,铜铃般的眼睛瞪着苏萍,“敢不敢跟我比一场?”
苏萍抬头,手上动作不停,刀光一闪,一片薄如蝉翼的面片飞入锅中:“比什么?”
壮汉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比刀工!比味道!谁输了,谁滚出西市!”
人群哗然,有人认出他——
“是‘快刀刘’!城南面馆的老板!”
“完了完了,他可是出了名的狠角色……”
“听说他以前在军中当过伙夫,一刀能削断筷子!”
路青急了,刚要上前,却被苏璃轻轻按住肩膀。
“萍丫头,接吗?”苏璃淡淡问。
苏萍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接!”
——比试开始!
第一局:刀工
快刀刘冷笑一声,抄起面团,宽背菜刀舞得虎虎生风,面片如雪花般飞落,引得众人惊呼。
轮到苏萍时,她手腕一翻,刀锋轻转,面片竟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如柳叶飘飞,薄得几乎透明!
“这……这面能透光?!”有人惊呼。
快刀刘脸色一变,咬牙道:“花架子!比味道!”
第二局:味道
两碗热腾腾的刀削面出锅,众人分食。
快刀刘的面劲道十足,汤底浓郁,确实不凡。
可苏萍的面一入口——
“这汤……怎么这么鲜?!”
“面片入口即化,却又嚼劲十足!”
“绝了!绝了!”
快刀刘尝了一口,脸色骤变,猛地拍桌:“不可能!你加了什么?!”
苏萍平静道:“大姑姑教的——‘面是骨,汤是魂’!”
快刀刘面如土色,最终咬牙认输,丢下一袋银子,灰溜溜地走了。
——苏记刀削面,再胜一局!
路青数钱:“萍丫头,咱们发财了!”
苏萍揉手腕:“大姑姑,明天能休息吗……”
苏璃喝茶:“不能,明天继续。”
众人欢呼:“再来一碗!再来一碗!”
*
半月后,长乐城西市。
苏记刀削面的名声如春风般席卷全城,每日天未亮,摊前便己排起长龙。
食客们宁可等上半个时辰,也要尝一口那薄如蝉翼、汤鲜味美的刀削面。
“苏掌柜,再这样下去,我这老腰可站不住了!”常来的老食客揉着腰打趣道。
苏璃看着拥挤的摊位,又瞥了眼隔壁空置的房舍,唇角微扬:“是该换个地方了。”
——次日,苏记面馆正式挂牌开张!
原先的小摊摇身一变,成了两间打通的门面。
一间作堂食,摆了八张榆木方桌;另一间作库房,堆满了新购的面粉、猪骨和时令鲜蔬。
“萍丫头,以后你掌厨。”苏璃将一块崭新的木牌挂在灶台旁,上面刻着“苏记刀削面·主厨苏萍”。
苏萍握着菜刀的手微微发颤:“大姑姑,我……我能行吗?”
苏璃淡淡一笑:“刀工己小成,味道尚可,差的是火候——从今日起,每日多练两个时辰。”
苏萍:“……”(大姑姑的“尚可”=别人眼里的绝顶美味)
路青则成了跑堂兼打理鸡舍。
苏珩一边招呼客人,一边扒拉着算盘珠子,笑得见牙不见眼:“一碗十五文,一日卖两百碗就是三两银子!刨去成本,净赚——”
然而,苏记的崛起,自然碍了不少人的眼。
城南“快刀刘”面馆的生意一落千丈,掌柜刘大虎整日阴沉着脸;城东“老汤头”面馆的东家派人来偷师,却被苏萍一眼识破;甚至还有地痞混混在店外转悠,却被苏璃一个冷眼吓退……
“大姑姑,咱们是不是该雇个护院?”路青小声提议。
苏璃轻抚袖中暗藏的短刀,淡淡道:“不必。”
——当夜,库房外传来异响。
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撬开库房门锁,刚摸进去,忽然脖颈一凉——
“再动,剁了你的手。”苏璃的声音如鬼魅般在身后响起。
黑影僵住,冷汗首流:“女、女侠饶命!是刘大虎让我来……来偷配方的!”
苏璃冷笑一声,短刀一挑,割下对方一缕头发:“回去告诉他——”
“再敢伸手,下次割的就不是头发了。”
翌日清晨,苏记面馆照常开张,热腾腾的雾气中,食客们的笑声依旧。
食客甲嗦面:“听说昨晚有贼?”
食客乙喝汤:“害,苏掌柜是什么人?贼来了也得乖乖吃碗面再走!”
苏萍专注削面:“……”(大姑姑昨晚到底做了什么?)
路青擦汗:“还好我老老实实干活……”
*
苏记面馆开张半月,生意红火,账目渐丰。
这日打烊后,苏璃将苏萍和路青叫到后院,桌上摆着一本崭新的账册,旁边是一小堆铜钱和碎银。
“亲姐妹明算账。”苏璃指尖轻点账册,语气不容置疑,“面馆收益,我占七成,萍丫头得三成。”
苏萍一愣,连忙摆手:“大姑姑,这太多了!我只是跟着学艺,哪能拿这么多……”
苏璃淡淡扫她一眼:“你掌厨,三成是应当的。”
苏珩在一旁扒拉着算盘,眼睛发亮:“按这两日的进账算,萍丫头一日能分近一两银子呢!”
苏萍听得咋舌——这可比寻常农户半年的收入还多!
当天晚上。
苏萍抽空回了趟家,将分得的银钱交给爹娘。
二叔苏茂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捧着银子手都有些抖:“这、这么多?!”
二婶赵氏又惊又喜,拉着女儿的手道:“萍儿,你大姑姑待你不薄,你可要好好学,别辜负了她的心意!”
苏萍点头:“娘,我知道的。”
赵氏想了想,又叮嘱道:“不过,厨艺虽好,书也不能落下。”她指了指桌上那本《千字文》,“你妹妹们每日都温书,你也得抽空看看,莫要荒废了学业。”
苏茂也附和:“是啊,咱家虽不是书香门第,但识字明理总是好的。”
苏萍乖巧应下:“爹娘放心,我每日打烊后都会多看一会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