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末风云中的穿越者

第1章 初涉风波

加入书架
书名:
是明末风云中的穿越者
作者:
哩哩啦啦
本章字数:
5172
更新时间:
2024-11-16

一时之间李熙站在原地,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周围的嘈杂声渐渐消散,只剩下他一个人站在那儿,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脑中静止了一般。

他无法接受自已身处的现实,却又不得不面对这个时代的一切。

寒风袭来,他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的衣物,才发现自已穿着的已经不是现代的T恤牛仔裤,而是一身简陋的粗布衣衫。

“小兄弟,你发什么愣呢?快避避,别挡道了!”

一道粗犷的声音从旁边传来,李熙被拉回了现实。

他转头一看,是一个挑着担子的中年男子,正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

李熙慌乱地点了点头,连忙闪身站去一旁,给那人让出路来。

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感到自已犹如一个无所依靠的孤魂。

眼前的一切都让他感到陌生而又熟悉。他试图理清思路,但脑海里却一片混乱。

“小兄弟,看你面生得紧,是从别处来的吧?中年男子见李熙神色不安,主动搭话道。

李熙一愣,脑中飞快地想着如何应对。

他模糊地点了点头,“是……我是从远处来的,不太熟这里的情况。”

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合理解释。

中年男子长叹了口气:“唉……”

“怎么了?”

中年男子也不含糊直接聊起天来:“现在这世道,谁还敢随便走动?你是运气好,没碰上兵匪。”

“我们这儿前阵子才被一伙流寇洗劫了一遍,家家户户都损失惨重啊。”

李熙听得心头一紧,流寇洗劫,明末动荡的景象在他脑海中浮现。

看样子,他确实是来到了明末的某个时期,只是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年哪月。

他试探性地问,“大哥,这里是什么地方?戚家军怎么也在这里?”

男子露出一丝惊讶的表情,“你连这儿是哪里都不知道?这是江南一带啊!至于戚家军,那是朝廷的精锐,可这年头,连他们都要对付流寇和叛军,日子难过得很呐。”

李熙点了点头,心中更加笃定,这里确实是明朝末年。

可是他仍旧不清楚自已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做,如何在这个时代生存,更别提改变历史了。

“小兄弟,看你这样子,似乎无处可去。若不嫌弃,不妨跟我回村里避避。”

中年男子看他一脸茫然,热心地提议道。

李熙心中感激,正愁没有去处,便顺势答应了下来。

他跟着中年男子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心中五味杂陈。

眼前的景象愈发真实,空气中弥漫着草木和泥土的气息,远处的农田里还依稀可以看到几位农夫在劳作。

这样的画面让他一时有些恍惚,仿佛自已真的融入了这个时代。

一路上,李熙和中年男子断断续续地聊着。

他得知今年是天启四年也就是1624年,他的脑子迅速的浮现出了晚明的时间表。

此时整个大明可谓内忧外患朝廷内部魏忠贤任东厂提督,自此东林党势力日减,阉党势力日增。

此时党争极其严重,政府机器运转效率低到了让人发指的地步。

这位男子名叫刘大成,是附近村庄的村民,家里有妻子和两个孩子,靠耕种为生。

村子虽然不大,但村民们都很淳朴,互相扶持共渡难关,刘大成提到,现在朝廷腐败无能,各地起义不断,百姓生活艰难,很多人都在逃难或者投靠地方势力。

李熙暗自思索,既然来到了明朝末年,那自已是否真的有能力改变历史,挽救这个即将崩塌的王朝?

这个问题压在他心头挥之不去。但眼下最紧要的,还是要先找个安身之所,了解更多的情况。

不久,他们到了一处小村庄,村口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柳河村”三个字。

村庄不大,约有几十户人家,村口有一条小溪流过,村民们正忙着挑水、洗衣,看到刘大成带着陌生人回来,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这是我在路上遇到的客人,小兄弟无处可去,我带他来咱村里暂住几日。”

刘大成向村民们解释道。村民们虽对李熙有所疑虑,但见他衣着朴素且神情憨厚,便也没有多说什么。

刘大成领着李熙进了自已的家,一座简陋却温馨的草房。

屋内虽不宽敞,但整理得干净整洁。

“你先在这儿住下吧,虽然条件简陋,但比外面安全多了。”刘大成笑道。

李熙感激地点了点头,心中默默盘算着自已的下一步行动。

他知道,自已不可能在村里久留,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尽快打听清楚外面的形势,寻找机会接近那些历史中的关键人物。

夜幕降临,李熙独自坐在屋外的石凳上,仰望着夜空中那轮明月。

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关于明末的历史场景。回想起他在现代的生活,那些平淡无奇的日子,如今仿佛都成了遥远的记忆。

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正渐渐在他心中拉近。“既然来了,我就不会再回头。”

他在心中暗自发誓。明朝的未来,或许真的掌握在他手中。

他已经下定决心,不管前路多么艰难,他都要尽力一试,改变命运的洪流。

李熙在刘大成家中住了几日,渐渐熟悉了柳河村的环境。

村民们虽然淳朴,但生活艰难,尤其是周边流寇和叛军的威胁让他们时刻处于紧张之中。

李熙没有忘记自已的目标,他知道,自已不能一直待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庄里,必须寻找机会接触那些能够影响历史走向的人物。

这一天,刘大成带着李熙到田里干活,两人边劳作边聊天。

刘大成提到,附近有个大户人家姓周,是一方有头有脸的地主,家族势力庞大,且与官府有些关系。

李熙心中一动,如果能接近这个周家,或许能通过他们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甚至借此打入明朝的权力圈。

“李熙兄弟,听说你读过书识字,不如跟我一起去周府看看。他们家正招人手,听说是为了编修家谱,若是能被录用,吃穿不愁。”刘大成提议道。

李熙心想这是个不错的机会,便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两人收拾好行装,前往周府。

一路上,李熙打听到,这位周老爷名叫周靖,年轻时曾在官场打拼过,后来退隐故里,成为当地的权贵。

周府位于山脚下,占地广阔,朱门高墙,气派非凡。

两人到门前通报,得知周老爷正在府中,便被引入后堂。

李熙穿过长廊,心中暗暗打量着周府的布局,周家在这乱世中能保持如此规模,显然实力不容小觑。

到了后堂,只见一个中年男子端坐在案前,身着华服,面容威严,正是周靖。

李熙上前行礼,简单介绍了自已。

周靖看了他一眼,略显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吩咐管家安排李熙入府为编修家谱做事。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埋头工作,细心记录周家的族谱和历史,同时暗中打听周靖与官府的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周靖虽然退隐,但与地方官员仍有来往,尤其是对周边局势十分关心。

更重要的是,周靖对当前朝廷的腐败和民间的动荡非常忧心,时常与一些同僚私下商议应对之策。

一天夜里,李熙正在房中整理资料,忽然听到外面有轻微的脚步声。

他神色一顿缓缓起身开门,来人正是打扫主院的仆人。

“有何事情?”他先开口问。

那人先是笑笑继而转为严肃,态度也带着恭敬起来:“李先生,这是周老爷给您的信,请您亲启。”

说着,他从袖口处掏出一封信笺递给李熙。李熙接过信笺,心中略感意外。

好好的这周老爷怎么就写信给我了呢,莫不是发现了什么异常?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