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章。”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
随着郭靖念诵全文,《九阴真经》的奥秘在杨过眼前逐一呈现。
道家素来讲究以柔克刚,以阴制阳,以不争为大争。
老子在《道德经》中对水推崇备至。认为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虽然后世道家也融阴阳于一体,而演太极八卦,但其宗旨仍是以“清虚静笃”为要。
郭靖修炼《九阴真经》十余载,对经文要旨领悟极深。
加上修炼了全真派内功和七十二路空明拳,郭靖虽非道门弟子,也甚少阅览各类道经,却对道家要旨了然于心。
“过儿,我已将《九阴真经》悉数传你,可有疑难不解之处么?”
郭靖温和的看着杨过,随时准备授业解惑。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他既传下真经,自然希望杨过能尽快学会,并领悟疗伤仙术,补全损耗的元气。
念诵一遍,就要听者学会,对他人而言,未免有揠苗助长之嫌。置于杨过身上,郭靖却丝毫未觉不妥。
黄蓉也面露期待。
此时,郭芙、武敦儒、武修文等人也走了过来。除了目不能视的飞天蝙蝠柯大侠,众人皆目不转睛的盯着杨过。
杨过的神奇,这两日他们已经见识了不少。
《九阴真经》虽是绝世神功,被誉为天下武学总纲,纵是武学奇才,穷尽一生也未必能参透,但他们相信杨过可以。
世俗武功,岂能难倒神仙?
如今,众人对杨过神仙转世的身份坚信无疑。
杨过也没让他们失望。
“郭伯伯,我已记住经文。”
杨过拱手道:“《九阴真经》博大精深,不愧为天下武学总纲。小侄受益匪浅之余,确有不少疑惑难解,还请伯父不吝赐教。”
“但说无妨”
郭靖笑道:“我所知者,定会倾囊相授。不知者,你伯母在此,她聪慧胜我百倍,想来不会让你失望。”
黄蓉不知想到什么,俏脸微微一红。
“靖哥,你这般夸赞我,也不怕过儿笑话。”
黄蓉娇嗔道:“过儿的天资悟性,恐怕古往今来无人能及。在他面前谈聪慧,不是班门弄斧么?”
杨过笑道:“伯母过奖了。小侄虽然不敢妄自菲薄,但对您的智谋向来佩服得五体投地。能得伯母指点迷津,实乃三生有幸。”
黄蓉横了他一眼,道:“哼,在我们面前,别说这些虚头巴脑的。你有什么疑问,快说来听听。”
她对杨过了解极深,知道这小子悟性逆天,学武修道几乎没有瓶颈。
黄蓉很想知道,《九阴真经》何处如此高深,让杨过都颇感疑惑。
“伯母,是这样的。”
杨过肃然道:“真经中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在修为相仿,经验相若的情势之下,虚如何胜实?不足如何胜有余?”
“经文中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何谓至柔?何谓至坚?何种境界才算至柔与至坚?如何以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小侄愚鲁,还请伯父伯母赐教。”
......
郭靖、黄蓉面面相觑,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