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独宠青梅?我转身高嫁纨绔

番外一:步步高升(一)

加入书架
书名:
夫君独宠青梅?我转身高嫁纨绔
作者:
熹锦
本章字数:
5070
更新时间:
2025-07-06

番外一:步步高升(一)

鸿鹄大街,离春风楼不远,一幢装修古朴的二层楼房临湖而立。

此楼房本来不大,然楼房主人将临近的两处宅子也一并买了下来,几处打通融合,前面用作看诊卖药之处,中间则设了临时病房若干,再来就是单独隔出的制药房与库房,延伸到后面则是以作医馆员工住处的若干房舍。

众所周知,鸿鹄大街一带向来以环境清幽著称。

此处亦是借着这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不仅有湖景可观,内里更是庭院贯穿,其间林木凉亭小桥,互相搭配点缀,前区与中区之间利用本有的池塘相隔,而中区与后区住处之间亦是如此,整体规划巧妙。

凡去过此处之人,就连是那些见多识广的京城人士,她们进去后都表示从未见过这样的医馆,只以为是进了哪个好雅官员的宅邸,抑或是哪处清幽美丽的隐士别院。

除了环境在众医馆中一枝独秀,此处在看诊方面亦是与众不同——这里接待的病人大都是女子与孩童,男子只占极少部分,内里的临时病房更不会提供给男子居住。

然不管男女老幼,凡去过此处看诊的病人都纷纷感叹,她们本还因患病而惶恐痛苦,然一踏入医馆,看着如此舒适雅致的环境,她们心中的惶恐就莫名被安抚了下来,就似这医馆里头有什么力量注入了她们身体,让她们可得享安舒一般。

当然,能让她们安舒的除了这医馆的环境之外,更主要的还是医馆郎中的医术。

几厢一结合,又经人们口口相传,如今“熙怡堂”这三个字都带了什么神圣色彩,在京中早已无人不知。

是的,“熙怡堂”就是此医馆的大名,取自前人“万事岂可测,熙怡付齐谐”的诗句【注1】,意指世事难料,何必过分忧虑强求?只需保持内心喜悦,随遇而安,继续和和气气地过日子便是。

医馆的东家表示,“三分病七分心”,也就是说,一个人生病,其疾病对自身的影响可能只占三分,心理影响却足能占据七分,若自身心里持续消极,一直暗示自己所得疾病如何如何严重,那么就算再高明的郎中,其医术在其身上亦无法发挥充分的作用。

深知病人的心态对自身病情有着重大影响,医馆东家希望进她医馆的病人都能不被病痛烦扰,能一直保持着内心的和乐安宁。

其实“熙怡”两字所蕴含的道理,除了与治病救人有关之外,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态度?而这也正是宣平侯府唐太夫人的为人处事之道,这么多年来对她一直影响颇深。

故而一听孙儿媳要给医馆取名“熙怡”,她老人家知道其出处,当即就拍案叫好,并主动将题匾的差事给揽了下来。

话说老人家虽是将门出身,却在书法上造诣颇深,太后和老太妃殿中都有挂着老人家的作品。

没错,这家医馆的东家不是别人,正是早已家喻户晓的神医小娘子,亦是卫率将军及新一任宣平侯的发妻,苏氏淡云。

其实燕四郎一开始也暗戳戳动了给媳妇儿题匾的心思,然他的字虽好,跟自家祖母比起来那还真就有些不够看了,最终只得认输,乖乖替媳妇儿深谢了祖母她老人家一番。

于是经老人家大笔书就,再经有名匠人打造,刻着“熙怡堂”三个字的黑漆金字招牌就这样诞生,被赫然挂在了医馆大门上头,经年在日光中闪闪发亮,不仅向人传达了医馆东家的理念,还日复一日地向人宣示着宣平侯老夫人对这位孙儿媳的看重喜爱。

而这题匾的故事一出,很快就被大众传为了佳话。加之医馆开业时太子夫妻送来的诸多贺礼,之前觉得神医小娘子高嫁而唧唧歪歪的声音,渐渐就销声匿迹。

眨眼的功夫,熙怡堂已经在京城开业将近三年。

这三年里,医馆救治了病人无数,在业内的名声可谓是节节攀高。

只是常言道“树大易招风”,熙怡堂自也无法避免,在其蒸蒸日上之际,很快就经历了一些治死人的诬告,还有制药房和库房相继失火等类似危机。

然亦有俗话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再多的阴谋诡计,都抵不过齐心协力的夫妻。

故而以上种种在春云夫妻面前就是浮云朵朵,每每意外发生,他们就像昔日那般冷静处之,火速破案,不管捣鬼的是同行的竞争对手,还是朝堂上的政敌,最终皆悉数被夫妻俩联手揪出,通通扔进大牢。

之后,朝中坊间就悄然流传了一句话——“熙怡堂就是块又毒又硬的骨头,谁啃谁丧命”。

随着这话被广为相告,熙怡堂自此便无人敢碰。

而经过这诸多意外,熙怡堂如今留下来做事的已全是东家之心腹,大伙儿在东家夫妻的带领下齐心协力,携手将医馆打造成了钢板一块。

如今的熙怡堂已是个极稳固的存在,每日忙碌的都只是治病救人之事,再没其他什么乱七八糟。

这日,熙怡堂就跟以往无数个寻常日子般,从大清早就开始人来人往,忙碌异常。

若你此时进去,就能看见一楼的伙计或迎宾或送客,或捉药或打扫,每人都各有各的忙。

你若继续穿过大堂往里走,便能看见一个偌大的空间,继而能瞧见那落地罩上挂着一块雕刻精美的木牌,上头醒目写着“看诊区”几个大字。

而你看见那块木牌的同时,也肯定能看见那木牌前头,已经有好些孩童被父母领着有秩序地排队等候,这样的队伍通常会从落地罩外一直排到看诊区里头。

你若进去,就能看见队伍最前头摆着一张偌大的榉木桌子,而那桌子后头,通常会端坐着一位蓄着美髯,身材中等偏圆的五旬老翁在给孩童认真看诊。此时他便神色和蔼地一手捋须,一手给一男童号脉,同时还时不时亲切问上那男童的父母几句。

这便是熙怡堂聘请的郎中曹善涛,一位擅长儿科的圣手。

说起聘请曹善涛,苏淡云当初还差点儿闹了一个乌龙。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