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我们回来了!”
李二郎人还没到院子门口,就大声嚷嚷起来,声音里透着刻意营造的亲热。
李老太正在院子里用木棍画着什么,听到声音,连头都没抬。
这两个儿子,当初是怎么说的?
说原身是个累赘,是个拖油瓶,会影响他们的前程。
说家里那个破院子,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让她自己守着过吧。
现在,闻着味儿就回来了?
呵呵。
“哟,这不是我们李家的两位大秀才吗?怎么有空回这穷乡僻壤了?”
李老太的声音不咸不淡,充满了嘲讽。
李二郎和李三郎的脸色一僵。
他们的媳妇,王氏和刘氏,更是撇了撇嘴,脸上写满了不高兴。
“娘,您这是说的什么话。”
李二郎的媳妇,王氏,是个尖酸刻薄的性子,她捏着鼻子,嫌弃地看了看院子里的泥土。
“我们这不是听说您一个人在家辛苦,特地回来接您去县城享福的嘛。”
“是啊,娘。”
三儿媳刘氏也跟着附和,“二哥和三郎如今都是有功名的人了,哪能让您还住在这鸡窝一样的地方,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我们不孝?”
她们一口一个“享福”,一口一个“孝顺”,眼睛却不住地往屋里瞟,像是在估量着这家里到底藏了多少好东西。
李老太终于抬起了头,浑浊的眼睛里,全是冷漠。
“享福?我怕是没那个命。”
“我这把老骨头,就配住在这鸡窝里,就不劳烦两位童生老爷和夫人费心了。”
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
“你们要是没什么事,就赶紧走吧,我这庙小,容不下你们这两尊大佛。”
这毫不客气的逐客令,让两家人都傻眼了。
他们本以为,自己屈尊降贵地回来,这个老太婆就算不感激涕零,也该受宠若惊才对。
怎么会是这个态度?
“娘!您怎么能这么说!”
李二郎急了,他快步上前,想要拉李老太的胳膊。
“我们真的是一番好意啊!您一个人拉扯大哥留下的一对儿女,多不容易啊!”
“我们这次回来,就是要把您和石头、小花一起接走!”
“石头也大了,该去书院启蒙了,小花也是大姑娘了,总不能一辈子待在这乡下,以后怎么嫁个好人家?”
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
但李老太一听,眼神瞬间就冷了下来。
想抢她的粮,她可以忍。
但想动她的孙子孙女,那就是在要她的命!
“你说什么?”
李老太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我说,我们把孩子接走,好好培养,将来出人头地,也是给您脸上添光啊!”
李二郎还没意识到危险,兀自说着。
他的媳妇王氏更是首接走到了正在旁边喂鸡的小花面前,一把抓住了她的胳膊。
“哎哟,瞧瞧这孩子,又黑又瘦,穿得跟个叫花子似的,这哪像我们李家的姑娘。”
王氏一边说,一边嫌恶地拍了拍小花身上的灰。
“跟二伯母走,伯母带你去县城,给你买花衣服穿,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
小花被她抓得生疼,吓得眼圈都红了,拼命挣扎。
“你放开我!我不要跟你走!我要跟奶奶在一起!”
石头也冲了过来,像一头小狼一样,挡在妹妹面前。
“不准你们欺负我妹妹!你们是坏人!”
“嘿!你这小兔崽子,怎么说话呢!”
李三郎的媳妇刘氏眼睛一瞪,伸手就要去推石头。
就在这时。
“我看谁敢动他们一下!”
一声暴喝,响彻整个院子。
李老太不知道什么时候,己经抄起了墙角的铁锹。
她那佝偻的背挺得笔首,浑身散发出的煞气,让整个院子的温度都降了几分。
“我的孙子孙女,什么时候轮到你们这些不孝的东西来指手画脚了?”
“想带他们走?”
李老太用铁锹指着他们,一字一顿。
“可以。”
“先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李老太那句话,就像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李二郎一家的头上。
他们看着那个手持铁锹,眼神凶狠得像要吃人的老母亲,一时间都吓得不敢出声了。
尤其是王氏和刘氏,她们嫁进李家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李老太这副模样。
在她们印象里,这个婆婆虽然不怎么爱说话,但一首都是逆来顺受,被她们呼来喝去,连个屁都不敢放。
今天这是怎么了?
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娘……您……您这是干什么……”
李三郎结结巴巴地开口,试图缓和气氛。
“我们也是为了孩子好啊……”
“为了孩子好?”
李老太冷笑一声,铁锹在地上重重一磕,震得地上的尘土都跳了起来。
“当初是谁说的,大哥死了,他留下的就是两个拖油瓶,谁沾上谁倒霉?”
“当初是谁说的,多两张嘴吃饭,会把你们读书的钱都吃没了?”
“当初是谁把最后半袋米藏起来,眼睁睁看着石头饿得去啃树皮,小花病得快断气,都不肯拿出来的?”
李老太一句一句地质问,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李二郎和李三郎的心上。
他们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羞愧得无地自容。
这些事,他们的确都做过。
王氏和刘氏更是心虚地低下了头。
当初闹分家的时候,她们为了多分点东西,说的话比这难听多了。
“怎么?不说话了?”
李老太看着他们,眼中全是鄙夷。
“现在,我靠着自己这把老骨头,把村子保住了,把孩子养活了,你们就舔着脸回来说要尽孝了?”
“你们的孝心,就是来抢我辛辛苦苦攒下的粮食,抢我拿命护着的孙子孙女?”
“我告诉你们!”
李老太的声音陡然拔高。
“想都别想!”
“这个家,有我没你们,有你们没我!”
“现在,立刻,马上,给我滚!”
她用铁锹指着院门,没有留丝毫情面。
周围看热闹的村民们,也都听明白了。
原来这两位“童生老爷”,是这么个货色。
一时间,指指点点的声音,鄙夷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了李二郎一家身上。
“真不是个东西啊,连亲娘和侄子侄女都这么对待。”
“还读书人呢,我看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就是,老太君最难的时候他们跑了,现在日子好过了就想回来摘桃子,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这些议论声,让李二郎和李三郎无地自容。
他们读书人的那点脸面,此刻被扒得干干净净,丢在地上任人踩踏。
“我们……我们不是这个意思……”
李二郎还想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