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接人的是兴安生产队的大队长周满仓,只见他身形干瘦,他脸上的皱纹犹如一道道沟壑,都在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透着常年劳作留下的疲惫,以及对生活的沉稳与淡然。
此刻,他正愁眉苦脸地坐在骡车上,手里夹着一根旱烟杆,吞云吐雾。
瞧见知青们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朝这边走来,周满仓站起身,先是磕了磕旱烟杆,把里面烧尽的烟灰抖落干净,随后清了清嗓子,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说道:“娃们,把你们的名字和信息报给我,我核对核对。”
他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些名字。知青们依次报上自己的信息,他眯着眼睛,一个字一个字地对照着,嘴里还不时念念有词。
核对无误后,他把纸重新塞回衣兜,神色有些为难地开口道:“你们这行李可真不少,骡车实在是坐不下喽。不过也没啥大不了的,从这儿走着去大队,也不算远,个把小时就能到。就当是提前熟悉熟悉咱这乡下的路,咋样?”
知青们面面相觑,短暂的沉默后,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大家心里都清楚,既然选择了下乡,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于是,纷纷把行李放到牛车上,活动了一下因为长途跋涉而有些僵硬的身体,准备朝着大队出发。
张跃进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动作麻利地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和火柴。那盒烟有些皱巴巴的,看得出己经在口袋里放了些时日。
他抽出两根烟,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双手递到周满仓面前,说道:“大队长,您来一根。”接着,他又划着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凑过去,为周满仓把烟点上。
点完烟,他看向一旁的孙和平,扬了扬手中的烟盒,孙和平微微摆手,脸上带着礼貌的笑意,轻声说道:“谢谢,我不抽烟。”
张跃进见状,也没勉强。
给自己也点上一根,深吸一口后,吐出一个不太规整的烟圈,然后一脸好奇地打听起来:“大队长,我们这初来乍到的,两眼一抹黑,您能给我们讲讲咱大队的情况吗?也好让我们心里有个底。”
李云夏站在一旁,看到张跃进递烟的举动,微微皱了下眉头。她本就十分不喜欢烟味,好在幸运的是,两辈子的家里人都不抽烟,她从未被烟味困扰过。
此刻,她默默往人群最边上走去,可即便如此,还是把耳朵竖得高高的,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字。
周满仓吐出一口烟,看着这些求知欲满满的新知青,知道他们心里都急切地想了解大队的情况,也没打算卖关子。
他脸上那原本愁眉苦脸的神情稍稍缓和了些,露出些许笑意,开口说道:“你们放心吧,咱这兴安生产队在这一片儿,那可是出了名的富裕大队。年年都能评上先进,社员们家家户户都能分到不少粮食。
只要你们踏实肯干,不偷奸耍滑,就肯定饿不着,到年底还能分到钱。”说着,他又抽了一口烟,眼神中透露出几分自豪,仿佛在描述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
张跃进听了周满仓的话,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堆满了笑容,语气中满是恭维:“哎呀,咱东北那可真是个好地方啊!土地肥沃,就像大队长您说的,这产量一高,日子能不红火嘛。
看来我们这次下乡,选咱兴安生产队可真是选对了!”说着,他还兴奋地搓了搓手。
周满仓听到这般夸赞,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满是自豪地回应道:“那可不咋的!咱们东北别的不敢说,地就是多,而且这地啊,那是真争气,产量杠杠的,可比不少地方强太多喽。你们这些娃能来咱这儿,那就是有福之人呐!”
一路上,张跃进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他一会儿好奇地询问队里的各种农事安排,一会儿又兴致勃勃地打听周边的风土人情。
叶秀兰也在一旁不时附和着,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和周满仓聊得热火朝天。
而李云夏和孙和平则大多时候静静地跟在一旁,默默地聆听着他们的对话。他们俩虽然话语不多,但当话题涉及到自己感兴趣的点时,也会适时地插上几句。
在一路的交谈中,李云夏了解到,生产队的知青院里己然住着 4 个男知青和5个女知青。
然而,知青院的条件颇为简陋,男、女知青的住处各自仅有一间。
如此一来,算上李云夏她们这2个新到的女知青,一间屋子就得容纳七个人,居住空间十分拥挤,大队长也提及,生产队会尽快想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听闻此消息,李云夏心中不禁一动,暗自思忖,这可不就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嘛。
她本就琢磨着下乡之后找个合适的理由单独出去住,要是提出,倒也算是给双方都解决了麻烦。
不过,李云夏向来行事谨慎,并不打算贸然将这个想法提出来,她心里想着,还是先到地方,把实际情况摸清楚了再说。
李云夏进一步盘算着,若是真能搬出去住,最好找个女知青一起,两人合伙单独盖房子。这样一来,平日里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她心里清楚,在这年头,法律普及程度远不如后世,生产队里难免会有些游手好闲的二流子,甚至还有些胆大包天的汉子。
虽说自己上辈子从初中便开始学习散打,身体素质和防身技巧都还算不错,即便穿越前两年因为工作忙碌没怎么练习,但底子依旧在。
可她也深知,男女之间在力量上存在着天然的悬殊,自己一个女孩子独自住在外面,确实需要格外小心谨慎。
李云夏心里十分清楚,自己初来乍到,万不可过于招摇。这陌生的乡下,人心复杂,一旦行事高调,很容易被那些居心叵测的有心人盯上。
所以,找个伴一起分担外界的关注,无疑是个明智之举。她暗自琢磨,多一个人就多一份保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他人的注意力,避免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正想着,李云夏的目光不自觉地移向了叶秀兰。这几天的相处下来,她对叶秀兰有了不少了解。
在火车上,叶秀兰的嘴巴就像上了发条似的,几乎没怎么停过,一路分享着各种趣事。
而且,李云夏发现,叶秀兰和自己一样,都是不折不扣的小吃货,谈及美食时,那眼睛里闪烁的光芒都藏不住。
从叶秀兰的穿着打扮来看,虽说不算奢华,但也干净整洁,想来家里条件应该还算不错。
李云夏心里盘算着,等找个合适的时机,就去问问叶秀兰有没有和自己一起出去单独盖房子住的想法,若是能和她搭伴,往后的日子想必会增添不少乐趣,也能相互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