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还在床上酣睡,被孙坚摇醒,本来还是懵的,听到粮道被断,顿时清醒,内心忍不住大骂:“白天才说了粮道的事,晚上就被断了,蠢不可及!”
当下赶忙披上甲胄,拿了马槊,召集部曲,随孙坚前往抢回粮道。
众人赶到粮道的关键地点葵园峡处时,叛军己搭建好了防御工事,尝试了数次进攻,皆被箭雨击退,孙坚冲锋在前,不料肩膀中了一箭,幸亏有甲胄,受伤不重。
杨昭见久攻不克,敌军隐隐有增兵现象,对孙坚说道:“此处道路狭窄,易守难攻,如今被叛军抢得先机,我军人少,不如先退回大营,集结大军,再打通粮道。”
孙坚虽然不甘心,但知道杨昭所言不错,便同意退军。
众人回营后,孙坚面见周慎,言说粮道未能打通,请求多派兵士,再次攻打葵园峡。
周慎思考良久,拒绝了提议。
“如今大军皆知粮道被截,军心不稳,不如先退兵回美阳,再图克敌。”
孙坚大惊,苦劝无果,只得从命。
大军往美阳退去,行到一道路狭窄处,杨昭见地势凶险,忙找到孙坚:“此处凶险,怕有埋伏,可命人先行探查,再走不迟。”
孙坚点了点头:“我也正有此意,待我去面见周将军。”
话刚说完,西周鼓声响起,道路两侧涌现出大量叛军,一阵箭雨飞来,汉军顿时大乱。
周慎连忙下令,命全军不可停歇,往前突围。
此时汉军己乱,军令不通,相互踩踏,孙坚一马当先,率军撕开了条口子,大军方才突围。
等到众人跑了一段路,渐觉没有危险,原地停歇休整。
统计大军伤亡,人马只剩一半,周慎正懊恼中,突然前面又出现了大量叛军,众将来不及整顿,护着周慎突围而出。
众人好不容易到达美阳,人马己十不存一。
周慎自缚向张温请罪,张温见状,命人松绑,叹息许久:“自美阳大胜后,大军分六路出击,皆大败而归,其中五路损兵折将,唯有董卓全军退回,如今罪不在尔等,而在我这名统帅。”
周慎惭愧不己,再次请罪后方才退出,回到营帐后,向众将说了张温之言,众人皆沉默不语。
几天后,朝廷使者到来,因张温率军斩杀北宫伯玉之功,拜为太尉,并让其回京。同时,董卓也被封乡侯,食邑千户。
孙坚听闻此事,连忙召集麾下诸将议事。
杨昭说道:“太尉回京,一段时间内恐难回来主持大局,董卓封侯后,其崛起之势难以阻挡,将军昔日说过诛杀董卓之言,必被其忌恨,不如派人去京城走动关系,调任我等前往别处。”
孙坚闻言看向其他人,黄盖有些不满:“我等并无罪责,再说朝廷也未必会让董卓主持西北大局,何须怕他。”
孙坚又看向程普与韩当,韩当战队黄盖:“我与老黄所见相同。”
程普却有不同观点:“不然,董卓心胸狭隘,狂妄无理,我等在此恐被其所害。”
孙坚略一思索,沉声拍板:“董卓不可信。”
于是备好礼物,命亲信随张温前往洛阳走动关系。
随着张温受诏回京,汉军转为守势,并无出击计划,董卓屯兵于扶风,与孙坚驻军处相隔较远,并无交集,叛军也暂停活动,西北一时风平浪静。
这天,朝廷的诏书送到了孙坚军营,是升职调任的诏书。
长沙此时有名叫区星的人聚众造反,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加校尉衔,带兵平乱。
张温为了让人忽略六路军败之事,大肆渲染美阳之战,杨昭因斩杀北宫伯玉和夺旗之功,破格升为骑都尉,位列程普等人之上,仅次于孙坚。
程普见杨昭后来者居上,年纪又轻,隐隐有些不满,行进途中几次对着杨昭甩脸色。
孙坚看到了些端倪,猜出原因,单独找到程普:“你和杨昭是什么情况?”
程普明显有些不高兴:“这小子升任骑都尉以后,狂妄了不少,我看他心里有气。”
孙坚哈哈大笑:“他狂妄我倒没看出来,你心里有气却是真的,杨昭的功劳是大家都看到了的,破格提升并无不可。当年霍去病二十岁就被封为骠骑将军,你如果在他麾下,也会不高兴吗?”
程普有些惭愧,孙坚又好言开导了一番。
众人到达长沙郡后,发现郡城太守府被打破,不少官吏身死,很多职位上都空缺着人。
孙坚连忙找到活着的官吏问话,得知区星叛军己达万余人,且有零陵周朝、桂阳郭石等反贼呼应。
孙坚知道事情紧急,不能再让反贼做大,命程普整顿兵卒,杨昭前去征兵,自己则去安排军备。
刚想离开,却被书吏拦住:“太守哪里去?”
“我要去整顿军备。”孙坚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太守且慢。”书吏忙让人搬来府衙文书,拱手抱拳:“郡内积压了许多公务,还请太守先处理公务,否则百姓难安。”
孙坚看到那一大堆的文书,头都是大的,只得命黄盖去替程普,韩当去整顿军备,自己则带着程普去拜访当地世家豪门,让他们举荐能人来担任官吏。
杨昭带人张榜募兵,应征者寥寥,问身旁协助的本地官吏:“长沙这么大的一个郡城,为何没什么人愿意从军?”
官吏答道:“反贼势大,官军数次不能胜,因此百姓顾虑颇多。”
杨昭无奈,突然想到一人,又问:“你在郡城内可知道名叫黄忠的人?”
官吏想了想,摇头:“郡内并无名叫黄忠的。”
杨昭又回忆了一番,才醒悟:“黄忠是随刘表入驻荆州的,如今的荆州牧还不是刘表,黄忠自然没有过来。”
又等了半天,还是无人前来,杨昭知道干等不是办法。
“城内可有流民或贫苦百姓聚集之处?”
“有是有,但招募这些人,恐怕起不了什么作用吧。”
“无妨,只需他们壮壮声势即可。”
杨昭哈哈一笑
书吏闻言,也不再多说,首接带杨昭去往流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