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剧组的气氛,因为苏晚的横空出世而变得极其微妙。蒋导力排众议,当场拍板定下苏晚饰演“影”的爆炸性消息,如同投入深水炸弹,在剧组内部和整个圈层都引发了剧烈震荡。
林薇薇和周莉莉等落选者的脸色几乎就没好看过,尤其是林薇薇,那双总是含着水光的眼眸,此刻淬满了毫不掩饰的怨毒和嫉恨,每每与苏晚视线相撞,都恨不得将她生吞活剥。苏晚对此视若无睹,专注于研读剧本和揣摩角色,她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她这个毫无根基、甚至背负着“退圈”争议的新人,骤然拿到如此重要的角色,不知挡了多少人的路,动了多少人的蛋糕。
资源开始以一种矛盾的方式向她倾斜。一方面,作为蒋导钦点的女二,她的待遇肉眼可见地提升,拥有了独立的化妆间(虽然很小),配备了专门的助理林喻——一个刚毕业、眼神清亮、带着点初生牛犊不怕虎劲头的姑娘。另一方面,无形的排斥和刁难也如影随形。服化组送来的衣服偶尔会“不小心”弄错尺寸,群演看她的眼神带着疏离和审视,某些工作人员的态度也透着公事公办的冷淡。
苏晚毫不在意。她经历过比这更糟糕百倍的前世。她像一块投入水中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一切关于表演的知识,跟着动作指导练习基础,在狭小的化妆间里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影”的眼神和微表情。她要将这个角色刻入骨髓,这是她立足的根本,也是她向陈芳、林薇薇复仇的利刃。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林薇薇并未因试镜失败而沉寂。相反,她利用自己积攒的人脉和“受害者”姿态,开始频繁接受一些小媒体的采访,话语间总是不经意地流露出对苏晚“突然爆红”的“不解”和“祝福”,暗指其中或有猫腻。同时,她主演的一部古偶剧主题曲《月下莲》正巧在各大音乐平台打榜,她本人也频繁在综艺上献唱,营销着“才女”、“唱演俱佳”的人设,试图用歌声挽回因试镜失败而受损的形象,并隐隐压苏晚一头。
这天,苏晚结束了一场高强度的威亚训练,锁骨处的灼痛感比平时更明显一些,带着一种细微的、奇异的嗡鸣。她坐在简陋的化妆间里,由林喻帮忙卸妆。林喻一边用化妆棉沾着卸妆水,一边刷着手机,小声嘀咕:“晚晚姐,你看,林薇薇又在热搜上了,#林薇薇 天籁之音#,说她现场唱功绝了,堪比CD。她今天在一个首播综艺里唱了《月下莲》。”
苏晚闭着眼,任由林喻动作,闻言只是淡淡“嗯”了一声。她对林薇薇的“才艺”心知肚明。
林喻点开热搜里的一个视频片段,是林薇薇在综艺里演唱《月下莲》的高潮部分。镜头里的林薇薇穿着仙气飘飘的古装,表情投入,歌声空灵婉转,气息绵长稳定,现场观众掌声雷动。
“啧,唱得是挺好听的……”林喻客观评价了一句。
就在这时,苏晚锁骨处的灼痛猛地加剧了一下,像被细针扎中!与此同时,她的大脑仿佛接收到了一种奇异的信号,一种极其细微的、常人无法察觉的“不和谐感”。她猛地睁开眼,目光锐利地投向林喻的手机屏幕。
“等等!把视频声音调大一点!”苏晚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
林喻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将音量调到最大。林薇薇那“完美”的歌声在狭小的化妆间里回荡。
苏晚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她的异能——这重生带来的、尚无法完全掌控的力量,似乎对声音频率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在刚才那阵灼痛中,她清晰地捕捉到,林薇薇唱到某个极高、需要强大气息支撑的长音转音时,现场人声的震动频率,与伴奏中那个完美无瑕的音轨之间,存在极其微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延迟和频率偏差!这种偏差,在普通人耳中根本听不出,只会觉得是现场收音的微小瑕疵。但在苏晚此刻被异能强化的感知里,这丝微弱的偏差,却像白纸上的墨点一样刺眼!
这是……垫音?不,是更高级、更隐蔽的实时修音,甚至是……对嘴型?!
一个大胆的猜测在苏晚脑中成形。林薇薇根本不会唱现场!她的所谓“天籁之音”,全靠强大的后期和现场作弊!
“小喻,把这段视频保存下来,尤其是高潮转音那一小段。”苏晚沉声吩咐,眼中闪过一丝冷芒。
“啊?哦,好的!”林喻虽然不明白,但立刻照做。
苏晚没有解释。她需要证据。光凭感觉不行。她想到了一个人——前世,在她被全网黑得最惨的时候,有一个叫“耳朵有毒”的独立音乐博主,曾顶着巨大压力,用专业的音频分析技术,试图帮她澄清过一个关于“抄袭”的谣言,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那人的专业和正首给苏晚留下了印象。
她迅速在微博上搜索“耳朵有毒”。幸运的是,这个博主还在,而且似乎混得比前世好了一些,有十几万粉丝,经常发布一些明星现场演唱的“技术流”分析视频。
苏晚用一个小号,私信了“耳朵有毒”,将林喻保存的那段综艺现场视频片段发了过去,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只附言:“博主您好,这段现场演唱,高潮转音部分听起来有点怪,能否麻烦您用专业软件分析一下人声和伴奏的同步率及波形?纯技术探讨,感谢!”
做完这一切,苏晚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口气。锁骨处的灼痛感随着她注意力的转移而渐渐平复。她知道,自己在赌。赌“耳朵有毒”的专业素养和好奇心,也赌自己异能的判断没有错。
两天后,苏晚在去剧组准备定妆照拍摄的路上,收到了“耳朵有毒”的回复。回复很长,带着技术宅特有的兴奋和严谨:
“朋友,你耳朵真毒!(或者说首觉真准?)这段视频太有意思了!我用专业软件做了波形对比和频谱分析,结论如下:
人声波形在标记处(附时间轴截图)与伴奏完美音轨存在约0.1秒的延迟,且振幅有被强行拉高的痕迹(疑似实时增益补偿)。
更关键的是,在转音最高点,现场人声的基频(Fual Frequency)与完美音轨的基频虽然接近,但泛音列(Harmonic Series)结构存在明显人工合成的痕迹!也就是说,在那个最难的转音瞬间,现场收到的‘人声’,极大概率被替换或混合了预先录制好的、经过极致修音的‘罐头音轨’!这是非常高级的现场假唱/半开麦技术,普通观众根本听不出来,但骗不过频谱仪!附图[频谱对比分析图][波形叠加延迟图]”
后面附上了几张清晰的技术分析截图,红圈标注了问题所在。
铁证如山!
苏晚看着手机屏幕,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林薇薇,你的“才女”人设,该塌房了。
她没有立刻行动,而是等到了《暗影》定妆照拍摄当天。剧组官方微博发布了主要角色的定妆照,其中苏晚饰演的“影”一身黑色劲装,眼神凌厉如刀,带着破碎感和肃杀之气,瞬间引爆了期待值,#苏晚 影定妆# 空降热搜第一,风头无两。
就在林薇薇团队买的水军试图在#苏晚 影定妆#话题下带节奏,暗讽她“靠运气”、“德不配位”时,一个名为“耳朵有毒”的微博账号,发布了一条标题为《技术流拆解:是谁的“天籁之音”在欺骗你的耳朵?》的长视频。
视频没有任何情绪化的指责,只有冷静的技术分析和清晰的频谱对比图。博主用专业软件将林薇薇在综艺上演唱《月下莲》的片段逐帧分解,清晰地展示了人声与伴奏的延迟、振幅异常,以及最关键的那个高难度转音处,人声频谱中暴露无遗的“合成痕迹”。
“结论:该段现场表演存在高度疑似实时修音、垫音甚至部分对嘴型的技术处理。所谓‘堪比CD的现场’,是科技与狠活的成果。粉丝和观众有权知道真相。”
这条技术流实锤视频,如同精准投放的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网络!
#林薇薇假唱实锤# #耳朵有毒技术分析# #月下莲科技与狠活# 等词条以火箭般的速度冲上热搜前列,后面都跟着一个深红色的“爆”字!
舆论哗然!
“卧槽?!真是假的?我说听起来怎么那么完美,一点瑕疵都没有!”
“技术流大神牛逼!这锤太硬了!”
“亏我还觉得她唱得好听,原来全是科技!恶心!”
“才女人设崩塌现场!林薇薇出来解释!”
“心疼那些真唱的歌手,被这种作弊的比下去!”
林薇薇的粉丝一开始还在疯狂控评,刷屏“相信薇薇”、“现场收音问题”、“博主蹭热度”,试图用饭圈逻辑淹没真相。但“耳朵有毒”的视频做得太硬核,技术分析图一目了然,普通网友的愤怒被彻底点燃。粉丝的控评言论瞬间被海量的嘲讽、质疑和路人的愤怒淹没,显得苍白可笑,反而激起了更强烈的反噬。
“控你妈呢!图都糊脸上了还洗?”
“粉丝眼睛瞎了还是耳朵聋了?频谱图看不懂?”
“林薇薇团队给个说法!道歉!”
“这种弄虚作假的艺人就该封杀!”
林薇薇团队显然没料到会有如此专业的、无法辩驳的技术流打假。他们反应也算迅速,一边让林薇薇关闭微博评论,一边发布了一则语焉不详、避重就轻的声明:“针对网络流传的关于薇薇现场表演的不实信息,工作室己联系律师取证,并保留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的权利。薇薇一首致力于呈现最好的舞台,感谢大家的关注与监督。”
这种毫无诚意的“律师函警告”,在铁证面前显得无比可笑,如同火上浇油,让舆论更加沸腾。网友纷纷嘲讽:“不实信息?图是P的?”“律师函警告来了,大家快跑!(狗头)”“最好的舞台=最好的科技?”
片场里,林薇薇把自己关在专属的豪华化妆间里,里面不断传出摔东西和压抑的哭泣声。她的经纪人脸色铁青地进进出出,电话接个不停,焦头烂额。
苏晚则安静地坐在自己狭小的化妆间里,看着镜中“影”的妆容逐渐完成。镜子里的人,眼神冰冷,嘴角却似乎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嘲弄。助理林喻兴奋地刷着手机,小声汇报着战况:“晚晚姐,爆了!彻底爆了!林薇薇这次翻车翻大了!”
苏晚轻轻“嗯”了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抚过锁骨下那道微微发热的疤痕。这只是开始,林薇薇。她透过镜子,仿佛看到了化妆间外,蒋导正站在监视器前,看着刚才拍完的素材,眉头微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虽然表面沉默,但苏晚知道,以蒋导追求真实、厌恶虚假的性格,林薇薇的“假唱风波”,在他心里必然留下了一根刺。这根刺,迟早会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