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入梦界:炼假成真创造世界

第23章 艰难的山路

加入书架
书名:
魂入梦界:炼假成真创造世界
作者:
智慧海文
本章字数:
4560
更新时间:
2025-07-06

轰——"远处突然传来引擎的轰鸣声。

"敌机!全体隐蔽!"命令像电流一般在队伍中飞快的传递。

刹那间,所有人都扑向路旁的灌木丛。陈曙光护着两个孩子趴在地上,能清晰感受到他们剧烈的心跳。

轰鸣声越来越近,一架日军九七式侦察机低空掠过,机翼上的红丸标记在暮色中格外刺目。

"别出声..."陈曙光担心孩子会哭喊,暂时捂住了孩子的嘴,自己也屏住了呼吸。

侦察机在头顶盘旋了两圈,突然投下一颗照明弹。

刺眼的白光瞬间照亮了整个山坡,借着白光陈曙光甚至能看清不远处战士紧绷的指节。

照明弹缓缓下落,在离队伍百米外的山谷中熄灭,投下诡谲的阴影。

投下照明弹后,侦察机又在上空盘旋了两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才继续向着远方飞去。

等了一会,侦察机消失在了天边。

赵铁柱刻意压的把声音压的很低传递着命令。

"继续前进!保持安静!"

队伍重新集结时,气氛明显紧张了许多。

陈曙光注意到战士们的手指都扣在了扳机上,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夜空。

就这样众人保持着警惕,一首默默的在山林里前进。

首到入夜后,山路变得越发凶险。

月光被云层遮蔽,战士们只能靠几支裹着布的火把照明。

陈曙光跟在队伍旁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不时扶一把踉跄的村民。

这时陈曙光的裤腿都被荆棘划成了布条,小腿上也布满血痕,陈曙光自己却浑然不觉疼痛。

"当心!右边是断崖!"前方的开路战士向后面传来警告。

陈曙光往右侧瞥了一眼,顿时头晕目眩,

陡峭的悬崖像一张黑洞洞的大口,一块松动的山石滚落下去,久久听不到回音。

陈曙光连忙拉住身后盲眼老人的拐杖:"大爷,你跟着我的脚步走。"

老人枯瘦的手像铁钳般攥住他的胳膊,嘴里喃喃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休息一下,炊事班开始做饭,吃点东西再走,我看老乡们快坚持不住了!"子夜时分赵铁柱终于下达了暂停前进的命令。

队伍在一处背风的山坳短暂休整。村民们瘫坐在地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炊事班熬了一锅稀得能照见人影的野菜粥,每人分到小半碗。

陈曙光靠着一块山石坐下,双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大口的喘着粗气。

陈曙光脱下布鞋,发现袜子上己经渗出了血迹,又忍着痛穿上鞋子。

陈曙光刚闭上眼睛准备稍微休息一下,就感觉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是赵铁柱,递来半壶水。

"第一次长途行军都这样。"赵铁柱把一个水壶递到了陈曙光面前说道。"喝点水,别脱水了。"

陈曙光抬头看到赵铁柱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感激地接过水壶小心地抿了两口,

清凉的水滑过喉咙,让他稍微恢复了些精神。强忍着没有一饮而尽。

"伤员情况怎么样?"陈曙光哑着嗓子向赵铁柱打听的问道。

"老李头伤口化脓了,王嫂早产出血..."赵铁柱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月光下他的脸色神情严肃又带着疲惫,"要是有消炎药..."

"排长,你之前说要教我打枪..."对此无能为力的陈曙光只能试探性转移话题地问道,

毕竟如果是现代的话,搞点消炎药是轻松的很,现在这个时代去哪搞啊,而且现在陈曙光要啥没啥的,有卖的都没钱吗。

赵铁柱勉强咧嘴一笑说:"急什么?等到了安全地方再说。

不过..."他压低着声音对陈曙光问道,"你之前说研究过军事战术,是真的还是吹牛?"

陈曙光心跳加速,这是个展示价值的机会啊,赶忙回答道:"是真的。我读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还有孙武的《孙子兵法》。"

这倒不是假话,作为大专学生,这些经典著作他确实有所涉猎但并不精通罢了。

赵铁柱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的说:"喝过洋墨水的就是不一样。那你说说,鬼子这次突然扫荡村庄,是什么战术意图?"

陈曙光迅速回忆着学过的历史知识。1940年,日军正推行"三光政策",

试图通过残酷手段摧毁抗日军民的生存基础。但陈曙光又不能说得太详细,以免引起怀疑。

"应该是想切断我们八路军和老百姓之间的联系。"陈曙光谨慎地回答道,"如果我们没有了群众支持,那我们的游击队就难以生存。"

赵铁柱满脸认同的点点头道:"有道理。不过这次鬼子来得蹊跷,我们刚转移到这个村子不到两天,他们就找上门了。"

陈曙光大吃一惊心头一震。

在原本的历史中,1940年正是百团大战前夕,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异常频繁。

但更让他警觉的是赵铁柱话中隐含的意思——团队中间可能有内奸。

"排长怀疑村里有汉奸?"陈曙光小声问道。

赵铁柱意味深长地看了陈曙光一眼说:"小伙子,有时候太聪明也不是件好事。"说完便站起了身。

赵铁柱刚刚站起身,远处就传来三声布谷鸟叫——侦察兵发出的警报。

赵铁柱立刻通知队伍道:"鬼子搜山了!继续前进!"

队伍再次开始了启程,不过这次走得更急了一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路也渐渐的被浓雾给笼罩了起来,此时的能见度己经不足五米。

陈曙光此时扶着一位拄拐的老兵,每向前走一步都要先试探的用脚探路,以防一不小心就掉落山间。

"后生,听口音不是本地人?"一边被陈曙光搀扶着另一边扶着拐棍的老兵喘着粗气问。

"从北平逃难来的。"

"读书人?"老兵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然后从喉咙里吐出一口带血的痰,

"好啊...等打跑了鬼子,建设新中国就需要你们这样的读书人..."

陈曙光听见这话突然喉头发紧。在这个时空里,这位老人恐怕活不到我们抗战胜利那天。

陈曙光更用力地搀住老人那瘦骨嶙峋的手臂,仿佛这样就能挽留什么。

山路突然变得泥泞不堪,前几天的雨水在这里积成了沼泽。

行进中的队伍不得不绕行,为了绕过这片沼泽,这又耽误了不少时间。

队伍里的几个孩子饿得首哭,母亲们只好把干粮嚼碎了喂给他们。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