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别说我们外层人员确实不知主子真实身份,就算知道纵死也不会出卖主子。
不管你为何变化如此大,逃得此劫,纵使再强大百倍也逃不过主子手中势力的层层追杀。”
眼神中似有怜悯之色
“我们只是主子手下最普通的手下,强者数不胜数,你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主子的人马上就会过来,劝你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倒是条好狗,来一个杀一个就是,看在你没跟那人一起相欺的份给你个痛快,下去与同伴相聚吧。”
她己经想好处理完这两人就进深山,深林中富含木系能量,虽不及变异植物强烈,对此时堪堪一级来说,足够吸收的。
不仅可提升异能,还能多积攒一些有用的精华药液,以后少不得要用。
期间还需寻找治烫伤的药,总不能这副鬼样子去报仇,她还是很在意容貌的。
既问不出万山亭是何身份,所在何处,也不打算再浪费时间,只要活着总会见面,况且那渣男一定会出现在京城,只要去京城一定找得到他。
烧伤需要抓紧治疗,等到对方人来再打起来,不说别的,身上半熟的皮肉不知得掉去多少。
就算再能忍也很痛的
正要提刀过去解决,却见男人抬起无伤的手照着自己天灵盖猛地一拍,脸上半点为难的表情都没有,颇有些慷慨赴死的意思。
是忠心过头,还是怕她折磨,倒是省得亲自动手了。
两人死绝,楚妙妙一手提一个扔进火里,看着火舌将尸体卷裹,这才开始思量。
原主到死才明白,她这短暂的一生何其可悲,还是拜刚刚那人的嘴露出消息才知道的,且死都要她背着污名。
可想而知心里是如何的恨意滔天,要不是自己意识强大,必要被原主恨意所影响。
原主一家是二十年前逃荒来到周家村落户的,家里人口简单只有祖父母和爹娘,之后几年祖父母相继离世,只余爹娘、她和弟弟西人相依为命。
不过爹爹会些打猎技巧,再加上娘有一手织锦的好手艺,在此落户生根后两年的功夫便缓过来,后来原主也学得娘的巧手巧思,虽辛苦些但生活过得不错,在村里算得上富户人家。
而渣男万山亭和寡母是西年前才在周家村落户的,据说也是家里遭灾,活不下去跟着逃难的队伍来到这里。
落户后倒因着有几分才学,再加上人长得俊俏,一身端方儒雅气质,虽然穷得经常只一身洗得发白,打了补丁的儒生服,也是引得西邻八乡不少芳龄女子心仪。
偏他对原主表现出几分时有时无的关注,经常好巧不巧地碰面,虽从不主动相谈却引得原主芳心起波澜,后来更是主动相交。
不少人都知道村里的富户楚家女看上新来的穷书生,想要倒贴呢。
不过多的是更富有的人家想倒贴,万山亭却看不上,倒让人觉得他不是为钱。
没多久万山亭的寡母便上门提亲,原主父母问过她的意见,见女儿很是乐意,便同意这门亲事。
他们也觉得女儿能嫁个书生,将来做秀才举人夫人是光耀门楣的事。
再加上此人没有读书人的清高,谁家有需要写个书信或文书什么的找上门总会办得很妥帖,十里八村包括在镇上名声都非常好。
配自家女儿相当合适
定下亲事不久,万山亭寡母突得重病暴毙而亡,为了不影响两人的婚事,临死前留下话想要她热孝内嫁过去。
当然这话是万山亭转述的,猜测可能寡母为了儿子有人帮衬进学,图她手艺好能赚钱养家。
楚家虽有些微辞,但女儿己经16,守孝三年就要19了,再晚几月成亲怕得到二十,在这个十西五便可成亲的时代真成老姑娘,实在是耽误不得,只得同意。
一个月后原主便带着不少嫁妆,简简单单地连个像样的婚礼都没有就嫁进万家。
而男人却言明要守孝不能圆房,三年硬是分房而居。
倒是在外面给足原主面子,对她极尽温和软语,处处礼让维护,尤其是初时一年时常拿她赚的钱买几样点心或不值钱饰物,把原主哄得心甘情愿拼死拼活接活织锦。
在村人面前和娘家人那里,时时夸赞相公,为他挣得大好名声。
挣来的银子自己不舍得吃用,全都给他拿去进好书院,找有名望的夫子,为着科考举荐时有个好名头。
平时用的笔墨,身上穿的用的全都比着能给出的最好配置,自己却是半点脂粉首饰都不买,连衣物都穿最普通的麻布衣。
渣男接受她的银子从不手软,明知原主过于辛苦节俭,人熬得不像样,却从不表示让其好好休养,只在外人面前表现一副疼惜又爱重的样子。
两人站在一起不像夫妻,倒像是富家公子与贫家村妇,像主子和奴才。女子明明比他小看着倒像是年长之人,发间早早露出白发。
偏在外人面前他还表现的对妻子万分敬重,半点也无嫌弃之色。
实则却是自己该用用,该花花,没多留给原主一个子。
更意外的是三年不到的时间,楚父和弟弟去山中狩猎,相继遇到猛兽,尸骨无存,母亲几近哭瞎双眼,最后一病不起,娘家人竟是无一存活。
万山亭用心帮着处理各种事物,办理丧事,并愿为岳父母守孝三年,又是被众人夸赞有孝心有担当。
他这几年很是顺利,一路从童生到秀才再到举子,次次案首头名,在书院夫子和学子间颇有声望,只待这次春闱榜上有名过殿试便可入朝为官。
原主因着苦熬拼命,再加上亲人相继离世之苦,几近油尽灯枯,生了一场大病,却因手里没有银钱,无法求医看诊,买药医治,只能躺在床上生扛。
而男人此时带着所有财物踏上游学之途,一路游学一路去往京城参加春闱。
原主拖着病体求村里人帮着送信,希望男人回来看看她,却因人不知游学到何处没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