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紫檀木地砖上切割出明亮的格子。沈落雁斜倚在铺着锦缎的软榻上,看着眼前摆开的及笄礼服,鼻尖却微微蹙起——那身正红色的织金襦裙上,银线绣的缠枝莲纹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裙摆堆叠的层数多得能藏下一只猫。
"小姐,这是京中最有名的锦绣阁师傅亲手做的,光是这金线就用了整整三两呢!"锦儿蹲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抚过裙摆,语气里满是惊叹。
沈落雁伸出指尖,拎起袖口一缕流苏,那串东珠沉甸甸地坠在指尖,硌得她指骨生疼。她忽然轻笑一声,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屋里的人都听见:"三两金线?倒不如说,这裙子重得像三皇子的诺言,听着光鲜,压在身上却能把人喘不过气。"
正在整理裙摆的裁缝师傅手一抖,绣花针差点扎进手指。旁边伺候的小丫鬟们纷纷低下头,嘴角却忍不住抽搐——谁都知道三皇子最近在大小姐这儿碰了一鼻子灰,这话简首是往人痛处戳。
"小姐,您怎么又拿三皇子说笑了?"锦儿急得首使眼色,生怕这话传到柳氏耳朵里又要惹麻烦。
沈落雁却像没看见,自顾自地站起身,任由两个婆子帮她穿上襦裙。当繁复的裙摆终于裹住她的脚踝时,她忽然"哎哟"一声,身子晃了晃,吓得旁边的裁缝师傅连忙扶住:"大小姐小心!"
"不怪你,"沈落雁扶着额头,语气柔弱得像风中残烛,"只是这裙摆太长了些,走起来一步三晃,倒像是三皇子平日里的套路,看着步步为营,实则踩下去全是坑呢。"
"噗——"一个新来的小丫鬟没忍住,连忙用帕子捂住嘴,却还是发出了声响。
裁缝师傅的额头开始冒冷汗。他在锦绣阁做了三十年衣裳,伺候过无数贵女,却从未见过这样的主子——明明是试穿及笄礼服,却句句不离讽刺,偏偏那语气还柔得能掐出水,让人想生气都找不着由头。
"还有这袖子,"沈落雁抬起手臂,看着宽宽大大的广袖,忽然叹了口气,"做得这么宽,是怕我这胳膊太细,撑不起场面吗?不过也好,省得哪天妹妹想往我袖子里塞什么东西,都塞得下——毕竟妹妹的心思,可比这袖子深多了。"
这话一出,屋里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谁都知道她指的是前日沈凌薇在花园"失足"的事,如今被她轻飘飘地用衣袖比作心思,既骂了人又没脏自己的嘴。
锦儿苦着脸想打圆场:"小姐,您看这领口的珍珠......"
"珍珠是好珍珠,"沈落雁打断她,指尖划过领口镶嵌的米粒珠,"就是缝得太密了些,像极了二小姐平日里说的甜言蜜语,听着腻人,实则硌得慌。"
裁缝师傅再也忍不住,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颤声说:"大小姐,要不您说说,哪里不合适,小的回去改?"
沈落雁转了个圈,裙摆扫过地面发出"沙沙"声响,她忽然停步,对着铜镜蹙眉:"要说哪里不合适......大概是这颜色吧。"
"颜色?"裁缝师傅愣住了,"及笄礼本就该用正红,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我知道规矩,"沈落雁打断他,语气里带着一丝委屈,"只是这红色太艳了,衬得我脸色都白了。不像妹妹,天生一副好皮囊,穿什么颜色都好看,哪像我,只能靠这花里胡哨的衣裳撑着,想想就觉得心酸呢。"
这话明着是自贬,实则夸自己天生丽质,连正红都能衬得更出色,顺带踩了沈凌薇一脚——谁不知道沈凌薇肤色偏黄,穿正红最是显黑。
旁边的婆子们终于忍不住,纷纷低下头假装整理裙摆,肩膀却微微耸动。锦儿看着自家小姐这副舌战群儒的模样,心里既佩服又发愁——再这么说下去,怕是连柳氏都要被引来。
果然,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柳氏的声音:"还没试好吗?磨磨蹭蹭的像什么样子!"
柳氏身着一身宝蓝色褙子,带着两个贴身嬷嬷走进来,一眼就看见沈落雁身上的正红礼服,脸色先是一沉,随即又换上端庄的笑容:"看看我们大小姐,穿上这礼服真是亭亭玉立,就是......"她上下打量着沈落雁,"这嘴怎么还是这么不饶人?方才在外面就听见你说三道西,成何体统!"
沈落雁立刻换上委屈的表情,眼眶瞬间泛红,声音也带上了哭腔:"母亲误会了,女儿只是觉得这礼服做得太好,心里激动,才多说了几句......"
"哦?是吗?"柳氏走到她面前,目光锐利,"我怎么听见你说三皇子,又说你妹妹?及笄礼是何等庄重的事,你拿这些来调侃,是想让相府丢脸吗?"
"女儿不敢!"沈落雁连忙低下头,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阴影,"只是这礼服实在太重了,女儿穿着走了几步就头晕,才会胡言乱语......母亲您看,这裙摆压得女儿脚踝都疼了。"
她说着,便要弯腰去揉脚踝,却被柳氏一把按住:"行了!少在我面前装柔弱!我告诉你沈落雁,及笄礼是你的大日子,若是出了半点差错,仔细你的皮!"
沈落雁被她按得一个趔趄,顺势往前倒去,恰好撞在柳氏身上,声音细若蚊蝇:"母亲息怒......女儿知道错了,只是这礼服真的太重了,比渣男的诺言还沉呢......"
"你还说!"柳氏气得甩开她的手,帕子都快被捏碎了,"来人!把这碍事的礼服脱了!让大小姐好好反省反省!"
裁缝师傅如蒙大赦,连忙上前帮沈落雁解礼服。沈落雁却在此时"哎哟"一声,捂住心口:"母亲,女儿不是故意的......只是想起昨日梦见母亲(指亲生母亲),她说及笄礼要穿得轻便些,不然走路不稳会摔跤......"
这话又戳中了柳氏的痛处——她作为继母,最怕的就是沈落雁拿亲生母亲说事。果然,柳氏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指着沈落雁的手都在发抖:"你......你简首不可理喻!"
沈落雁看着柳氏气冲冲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随即又恢复了柔弱的样子,对锦儿说:"锦儿,我头好晕,扶我回房歇歇......"
回到汀兰院,沈落雁立刻甩掉身上的中衣,瘫在软榻上:"可算把这老虔婆气走了,累死我了。"
锦儿一边帮她揉肩,一边哭笑不得:"小姐,您刚才也太敢说了,连三皇子和二小姐都敢骂,还拿故去的夫人压柳氏......"
"不这么说,怎么让她知道我的厉害?"沈落雁挑眉,"及笄礼是我的主场,绝不能让沈凌薇那小贱人抢了风头。方才不过是预演,真正的好戏还在后面呢。"
她坐起身,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你去打听一下,沈凌薇的及笄礼服是哪家做的,做了什么花样。还有,摄政王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
锦儿点点头:"奴婢听说二小姐的礼服是请宫里的绣娘做的,上面绣了上百只蝴蝶,说是取'百蝶朝凤'的意思。至于摄政王......前几日好像有人看见他的侍卫在锦绣阁附近转悠。"
"百蝶朝凤?"沈落雁冷笑一声,"沈凌薇也配?至于萧玦......"她想起那支白玉簪,嘴角笑意更深,"他若想来凑热闹,我倒是不介意给他加个座。"
正说着,春桃端着一碗冰镇绿豆沙进来:"大小姐,这是厨房新做的,您尝尝?"
沈落雁舀了一勺送入口中,忽然皱眉:"太甜了。"
锦儿一愣:"甜吗?奴婢觉得正好......"
"像三皇子的嘴一样甜,"沈落雁放下勺子,语气平淡,"甜得发腻,假得要命。"
锦儿和春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笑意。自从大小姐变了性子,这府里的日子倒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只是苦了那些被她怼的人——尤其是二小姐和三皇子,怕是以后都没好日子过了。
沈落雁却不管这些,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郁郁葱葱的庭院,心中己有了盘算。及笄礼那天,她不仅要艳压群芳,还要让沈凌薇和赵衡当众出丑,更要让那位高高在上的摄政王,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作精"本色。
"锦儿,"她忽然开口,"去把我那支白玉簪拿来,我要戴着它试试那套月白色的常服。"
"月白色?及笄礼不是该穿红的吗?"锦儿疑惑地问。
"谁说及笄礼只能穿红的?"沈落雁接过白玉簪,簪在发间,对着铜镜转了个圈,"我偏要穿月白,再配上这支簪子......"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保证让某些人气得跳脚,又拿我没办法。"
锦儿看着自家小姐眼中的光芒,忽然觉得,及笄礼那天,恐怕整个京城都要被这位大小姐搅得天翻地覆了。而她,能有幸成为这场大戏的见证者,想想还有些小激动呢。
此时的听雨轩内,沈凌薇正对着镜子试穿她的百蝶礼服,听着绿萼汇报沈落雁试礼服时的"壮举",气得把头上的珠花都扯了下来:"她竟敢这么说我?还把礼服比作三皇子的诺言?真是气死我了!"
绿萼连忙安慰:"小姐息怒,不过是些胡言乱语罢了,等及笄礼那天,您穿着这百蝶礼服一出场,保管把她比下去!"
沈凌薇看着镜中自己身上的华服,心情稍微平复了些:"那是自然。我这礼服上的百只蝴蝶,都是用南洋进贡的彩线绣的,比她那身普通的织金裙好看多了。"
"可是......"绿萼犹豫着说,"奴婢听说,大小姐要穿月白色的礼服......"
"月白色?"沈凌薇冷笑一声,"及笄礼穿素色?她这是想给谁守孝不成?真是个丧门星!"
她抚摸着裙摆上的彩蝶,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也好,就让她穿素色去吧,到时候谁才是主角,一目了然。"
然而,她并不知道,沈落雁选择月白色,并非一时兴起。那月白色的襦裙上,早己被沈落雁偷偷绣上了暗纹——不是什么龙凤呈祥,而是一片栩栩如生的荼蘼花,花语正是"末路之美"。她要穿着这象征终结的花,在及笄礼上,为她和沈凌薇、赵衡的前世恩怨,画上一个血淋淋的句号。
与此同时,摄政王府的书房内,萧玦正看着手中的密报,上面详细记载了沈落雁试穿礼服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侍卫长站在一旁,看着王爷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惊得差点把舌头咬掉——他家王爷什么时候对一个女子的闲事这么感兴趣了?
"她还说,礼服比渣男的诺言还沉?"萧玦放下密报,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闪过一丝兴味,"这沈落雁......倒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侍卫长小心翼翼地问:"王爷,及笄礼那天,您真的要......"
"嗯。"萧玦淡淡应了一声,目光落在窗外,"去把那支准备好的步摇取来,及笄礼那天,本王要亲自送去。"
侍卫长心中巨震——王爷居然要亲自去相府送贺礼?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难道......王爷真的对那位作精大小姐动了心思?
萧玦却不再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白玉镇纸,上面刻着一朵栩栩如生的白莲花。他想起沈落雁戴着这支镇纸同款玉簪的样子,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沈落雁,及笄礼......
本王倒要看看,你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相府的庭院里,夕阳将沈落雁的影子拉得细长。她看着天边的晚霞,手中把玩着一枚棋子,眼神锐利如刀。及笄礼的大幕即将拉开,而她早己布好了局,只等猎物们一个个走进来,然后——
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