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晨风裹挟着咸涩的海腥味,荃南烛站在码头上,望着停泊在港湾的商船,船帆上绣着的商会徽记在风中猎猎作响。自挫败王家的阴谋后,商会己吸纳了二十余家商户,但他深知,若想真正在商界站稳脚跟,必须开辟新的商路。
“少爷,李老板来了。”阿福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茂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荃老弟,我打听到一个消息。东南沿海有个隐秘港口,可首通南洋诸国,若是能打通这条商路,咱们的货物就能销往海外!”
荃南烛眼睛一亮。前世作为商业精英,他深知海上贸易的巨大潜力,当下便决定亲自去探查一番。三日后,荃南烛带着商会的精锐与李茂一同踏上了南下的旅程。
然而,他们的行动很快就被人盯上了。王家虽然在朝廷项目上栽了跟头,但根基深厚,得知消息后,王耀祖立刻派人暗中跟踪。
“父亲,荃南烛那小子要去东南开辟商路,咱们绝不能让他得逞!”王耀祖在王府书房内,咬牙切齿地对父亲王相爷说道。
王相爷捻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听说那边海盗猖獗,不如……”父子俩相视一笑,眼中满是算计。
荃南烛一行抵达东南港口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颇为惊喜。这里虽然偏僻,但水深港阔,的确是个天然良港。正当他们准备与当地商户洽谈合作时,一群海盗突然闯入港口,见人就打,见货就抢。
“保护货物!”荃南烛大声喊道。李茂带领众人奋力抵抗,但海盗人数众多,且个个凶狠残暴,形势岌岌可危。
混乱中,荃南烛突然看到海盗首领腰间挂着一块玉佩,样式竟与第七章中留下龙纹玉佩的男子有些相似。他心中一动,高声喊道:“且慢!我有话要说!”
海盗首领闻言,抬手示意手下停手,上下打量着荃南烛:“你这书生,有何话说?”
“我观首领玉佩,似有渊源。不知可否容我一叙?”荃南烛镇定自若地说道。
海盗首领微微一怔,挥手让众人退下,带着荃南烛来到一旁。经过一番交谈,荃南烛得知,此人竟是当年留下玉佩的男子的胞弟,因家族变故才落草为寇。
“原来如此。”海盗首领长叹一声,“既然你与我兄长有旧,今日之事便作罢。但这海上商路,凶险异常,你们若想通行,需得有过硬的本事。”
荃南烛心中一喜,趁机说道:“我有一计,可保大家都有财路。我们合作,由商会提供货物,你们负责护航,所得利润按比例分成,如何?”
海盗首领沉思片刻,最终点头同意。有了海盗的助力,荃南烛的海上商路计划顺利推进。然而,王家却不肯善罢甘休。
王耀祖亲自来到东南,勾结当地官员,以“私通海盗”的罪名扣押了商会的商船。荃南烛得知消息后,立即带着证据去找当地知府理论。
“大人,我商会与海盗合作,是为了维护海上商路安全,且有文书为证。王家此举,分明是恶意陷害!”荃南烛将文书呈上。
知府看着文书,有些犹豫。他虽受王家指使,但也不想得罪商会。正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苏瑶。
原来,苏瑶的兄长苏明远如今己升任御史大夫,得知此事后,便让苏瑶前来相助。苏瑶手持兄长的书信,义正言辞地说道:“知府大人,若此事处理不公,我兄长定会上奏朝廷!”
知府权衡利弊,最终释放了商船。王耀祖见阴谋败露,恼羞成怒,竟雇凶刺杀荃南烛。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荃南烛独自在客栈房间内整理账目,突然,几道黑影破窗而入,手中的利刃泛着寒光。
“来得正好!”荃南烛早有防备,大喝一声,屋内顿时亮起火把,李茂带着商会护卫从暗处冲出。经过一番激烈搏斗,刺客被悉数擒获。
“说,是谁派你们来的?”李茂厉声问道。刺客们起初拒不招认,但在严刑逼供下,最终供出了王耀祖。
荃南烛得知幕后黑手是王耀祖后,心中杀意顿起。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深知此时还不是与王家彻底决裂的时候。他决定将此事上报朝廷,让圣上定夺。
与此同时,荃南烛的海上商路终于正式开通。首航之日,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的商船缓缓驶出港口,向着南洋进发。
然而,就在商船离开不久,另一支船队悄然跟了上去。这支船队属于一个神秘的商人集团,为首之人正是商界那位如同李嘉诚般的传奇人物——江云舟。
江云舟站在船头,望着远处荃南烛的商船,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荃南烛,有趣,真是有趣。看来,这商界的棋局,该重新摆一摆了。”
荃南烛并不知道,更大的挑战正在前方等着他。江云舟的出现,意味着他将面临真正旗鼓相当的对手。两人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朝廷上,荃南烛将王耀祖刺杀一事上奏。圣上大怒,下旨彻查。王家虽极力周旋,但证据确凿,王耀祖最终被革去功名,王家的势力也因此大受打击。
处理完王家之事后,荃南烛回到商会,开始筹备与江云舟的“见面礼”。他深知,江云舟能在商界屹立不倒,必有过人之处,自己绝不能掉以轻心。
“少爷,江云舟派人送来请柬,邀您明日一叙。”阿福递上一封烫金请帖。
荃南烛接过请帖,目光坚定:“看来,这场商界双雄的较量,终于要开始了。”
次日,荃南烛如约前往。在一座富丽堂皇的茶楼内,他终于见到了江云舟。江云舟看上去五十岁左右,气度不凡,举手投足间尽显王者风范。
“久仰荃公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江云舟微笑着起身相迎。
“江前辈过奖了。晚辈初入商界,还望前辈多多指教。”荃南烛不卑不亢地回应。
两人落座后,品茶论道,看似闲谈,实则暗潮涌动。江云舟试探着荃南烛的商业理念,荃南烛则巧妙应对,同时也在揣摩江云舟的意图。
“荃公子开辟海上商路,可谓眼光独到。不知可否与我合作?”江云舟突然问道。
荃南烛心中一紧,他知道,这是江云舟抛出的第一个“钩子”。若答应合作,可能会受制于人;若拒绝,又可能树立一个强大的敌人。
经过短暂的思考,荃南烛笑道:“与江前辈合作,自然是求之不得。但晚辈认为,合作之事需从长计议,不如先各自发展,待时机成熟,再谈合作不迟。”
江云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荃公子果然谨慎。好,那就如你所说,日后再议。”
此次会面后,荃南烛和江云舟表面上相安无事,但背地里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商战做准备。荃南烛加紧扩充商会实力,优化海上商路;江云舟则暗中布局,试图在关键环节给荃南烛致命一击。
而在这暗潮涌动的商界之外,朝廷局势也在悄然变化。宁王势力逐渐壮大,对皇位的野心愈发明显。荃南烛知道,自己在商界的命运,早己与这朝堂风云紧紧相连。未来的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他己无所畏惧,准备迎接这场商业与权力的双重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