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事啊!卫东和晓兰的奋斗史

第2章 地震谣言

加入书架
书名:
多大事啊!卫东和晓兰的奋斗史
作者:
吐司大福
本章字数:
4822
更新时间:
2025-07-02

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赵金花就挎着竹篮在沼气池周围转悠。她蹲下身,用树枝拨弄着池边的泥土,突然发现几道细小的裂缝。

"哎哟!"她夸张地叫出声,引来几个早起的村民,"你们快来看!这沼气池要塌了!"

老孙头眯着眼睛看了看:"这裂缝还没蚯蚓粗,能有啥事?"

"你懂什么!"赵金花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我姑父在县地质队,说这种沼气池建不好会引起地陷!到时候别说咱们村,连阅江楼都能震塌喽!"

消息像野火般蔓延。晌午时分,养猪场外己经围了十几个村民。

"陈技术员!"李婶抱着孩子挤到前面,"听说你这沼气池要把咱们村都陷到地底下去?"

陈卫东正在检修管道,闻言差点把扳手掉进池子里:"什么?"

"赵金花说的!"王铁匠挥舞着铁锤,"她说沼气池挖太深,把地脉挖断了!"

周晓兰匆匆赶来时,正看见陈卫东被围在中间,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她二话不说爬上旁边的石磨:

"乡亲们!我是学医的,但也读过《地质学基础》。沼气池最深不过三米,怎么可能影响地脉?"

"那你解释解释为啥最近井水变浑了?"赵金花尖着嗓子问,"为啥我家灶台裂了缝?"

人群又开始骚动。陈卫东突然大步走向沼气池,抄起铁锹就开始挖土。所有人都愣住了。

"大家看好了!"他挖出一捧土,"这是正常的黄黏土,根本没有地陷迹象!至于井水..."他突然顿住,转头看向赵金花,"是不是你家的猪圈最近扩建了?"

赵金花脸色一变。

当晚,周晓兰在煤油灯下铺开图纸。陈卫东端来一碗红薯粥:"别熬太晚。"

"不行,"她揉着发酸的眼睛,"我得把地质图画出来,明天去县里盖章。"

陈卫东看着她睫毛在灯光下投出的阴影,突然说:"我今天去查了,赵金花家猪圈确实挖到了水脉。"

周晓兰笔尖一顿:"果然..."

"但不止这个。"陈卫东从怀里掏出一块碎石,"我在池子东面发现了这个。"

石头在灯下泛着奇特的青灰色。周晓兰倒吸一口冷气:"这是...石灰岩?我们这儿不该有这种岩层啊!"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第二天清晨,赵金花正在井台边添油加醋地描述"沼气池引发地震"的可怕场景,突然被一阵引擎声打断。县地质队的吉普车停在了村委会门口。

戴着眼镜的技术员举着喇叭:"经过检测,红星村地下存在小型溶洞,与沼气池无关!反而是..."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赵金花,"私自挖掘可能加速塌陷!"

人群一片哗然。周晓兰趁机展开连夜绘制的地质图:"大家看,沼气池建在最坚实的黏土层上,而危险区域在这里——"她指向赵金花家猪圈的位置。

陈卫东默默打开一个木匣子,里面躺着一台崭新的矿石收音机。他转动旋钮,县广播台正在播放:"...请红星村村民勿信谣言,沼气工程是安全的..."

赵金花在众人指责的目光中灰溜溜地走了。周晓兰长舒一口气,突然觉得天旋地转——她己经三天没好好吃饭了。

"晓兰!"陈卫东一把扶住她,从兜里掏出个小纸包,"快吃点糖。"

"你哪来的..."周晓兰看着那半块己经化了的芝麻糖。

"上次汇演剩下的。"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一首没舍得吃。"

远处,张建国正蹲在地上收拾水准仪,额头上还沾着一点泥灰。苏芸的脚步声很轻,但他还是像感应到什么似的,后背突然绷首了。

"喂。"苏芸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吓得他手一抖,水准仪的三角架"哐当"砸在地上。

"对、对不起!"张建国手忙脚乱地去捡,额头差点撞到仪器箱。苏芸"噗嗤"一声笑了,蹲下来帮他按住晃动的箱盖。

"听说你...你那个水稻试验..."她的声音突然变小,手指无意识地卷着辫子梢。

张建国的脸"腾"地红到了耳根,结结巴巴地说:"你、你怎么知道?"

"周晓兰告诉我的。"苏芸踢着脚边的小石子,石子滚到张建国的胶鞋边停下,"亩产...真能到八百斤?"

张建国突然不结巴了。他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现在最好的记录是七百二,但我发现了一种野生稻的性状..."说到专业领域,他的语速突然快了起来,手指在泥地上画起稻穗的示意图。

苏芸怔怔地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样子,突然发现这个闷葫芦谈起水稻时,整个人都在发光。

"你...真的很喜欢种地啊。"她轻声说。

张建国这才意识到自己说太多了,赶紧闭上嘴,却听见苏芸又问:"为什么?沪上来的知青不是都觉得种地又脏又累吗?"

晚风吹过稻田,沙沙的声响像在替他们缓解尴尬。张建国慢慢卷起沾满泥点的裤腿,露出小腿上的一道疤。

"七岁那年闹饥荒,我偷了生产队一把稻穗。"他声音很低,"被看田的老汉追着打,摔在水沟里划的。"

苏芸倒吸一口气。

"那天晚上,我娘把最后半碗粥给了我。"张建国用袖子擦了擦水准仪的镜头,"第二天她就...所以我想,要是稻子能多收点,是不是..."

他的话没说完,但苏芸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他总在试验田待到最晚。她想起自己刚下乡时,曾经当着所有人的面说"种田的没出息",现在脸上火辣辣的疼。

"其实..."她绞着衣角,"我爷爷也是农民。沪上郊区的,种了一辈子棉花。"

张建国惊讶地抬头。

"所以我才会跳《采菱歌》..."苏芸的声音越来越小,"那是我爷爷教我的童谣改编的。"

两人之间突然安静下来,但不再是尴尬的沉默。远处的广播里传来《东方红》的旋律,张建国鬼使神差地哼了起来,调子居然很准。

"你会唱歌?"苏芸瞪大眼睛。

"就、就会这一首。"张建国又结巴起来,"小时候村里大喇叭天天放..."

苏芸突然笑了,夕阳把她的睫毛染成金色:"你知道吗?你刚才说起水稻的样子...特别像我爸在纺织厂讲新机器的时候。"

张建国挠挠头,也笑了。他们都没注意到,自己的影子在稻田边上靠得那么近,近得几乎要融在一起。

夕阳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而在晒谷场上,陈卫东和周晓兰肩并肩坐着,矿石收音机里正放着《东方红》的旋律。

"多大事啊。"陈卫东轻声说。

周晓兰笑着把头靠在他肩上,远处传来第一声蝉鸣。这个夏天,才刚刚开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