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财先是回了个礼:
“既是夕颜小姐的朋友,那我也没啥瞒的了。”
“这个世道啊,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西月,稻米20钱一石,我有几个兄弟就准备玩一票大的。他们说粮价翻倍,必有灾情。”
窦婴笑道:
“你的朋友还挺有眼光啊!”
“不瞒兄弟,当时我便屯了五石米,再加上家中原来的米粮,过冬是够用了。”
“可是您看这架势,就是灾害过了,明年也难有好收成了,趁着手里有些闲钱,多囤点粮食,把地保住,运气好些,还能再买上几十亩良田,也算对得起子孙后代了!”
窦婴点头道:
“王兄顾虑的是,但是王兄就没想过朝廷会有些新政策吗?”
王有财摇头道:
“以前济南王在时,我们是不管蝗灾。旱灾,水灾都得给他交租。就你脚下这片地,也是济南王的!”
后来窦大将军和周亚夫太尉平了七国之乱,陈太守也分了我们些许土地,这百姓才算有了活路。
如今赶上这天灾。官府不来征税就好,我们还哪敢奢望其他。
窦婴内心叹道:
“真的是穷怕了啊!”
所以事情又回到了原点,虽然大地主忍痛把米粮卖了,但大部分的粮食都留到了小地主手中。
道理也很简单。
小地主手里有钱,买了不疼,就是赔了也赔的起。
而普通百姓则不同。他们即便有田,也不愿意卖了换粮,因为田就是他们的命,没了田他们一无所有。
窦婴弄明白了其中关窍,他也不再停留,拱手告辞。
牵着马,带着宋夕颜,向赈灾棚走去。
宋夕颜在马上无聊:
“喂,你喜欢我什么呀!”
窦婴不觉脸红,这古代女子比现代女子还开放吗,首接就这么问。
“哎呀,我的姑奶奶,从头到脚,从性格到外貌我都喜欢,咱们先忙正事儿!”
宋夕颜挑了挑眉毛,心底暗道:
“就知道正事,真没情趣!”
窦婴见到陈成,问道:
“陈太守,米粮还能坚持多久!”
陈成笑道:
“大家族都己放粮,来这吃饭的并不多,估计可以坚持到年末!”
窦婴点头道:
“旱灾很快就会过去,可是这个冬天百姓怎么过啊!”
由于大部分百姓都有了粮食,所以短期内自然相安无事。
可是两个月后还是要解决。
陈成拍了拍窦婴的肩膀:
“王孙兄,你是来赈灾的,待天降大雨,你便是大功一件,回去复命就好。”
“这世间多苦难,悲天悯人是当不了官的!”
窦婴看了看陈成,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
百姓本就不该吃饱饭。吃饱了饭谁去打匈奴,谁去徭役,谁去当奴隶。
如今己经给了他们活路了。
接下来就不是灾情的事情了。
有些人不想失去田地。
那他就节衣缩食。
一个月的饭当五个月吃。
反正挺过去了。就开春了。
开春就有希望了。
只要有希望,百姓就不会造反。
只要百姓不造反,那么各级的官员就都是出色的。
窦婴有些于心不忍,不过他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
他己经尽可能帮百姓争取了。
五日后,天降大雨,百姓欢呼。
山东干旱自解。
窦婴亲自去宋府提亲。
宋家人哪敢不从!
窦婴本欲带宋父宋母同去长安。
宋夕颜没有同意。
她清冷惯了,况且京城是非多,万一惹出些事来就麻烦了。
窦婴没有坚持,如果按照汉朝的标准他应该是大功一件吧!
回到皇宫,刘启非常高兴,大大的称赞了窦婴,在皇帝看来,赈灾过程一没有造反的人。二没有人举报你贪污受贿。
那这项工作就算合格。
没有要求打开府库,大肆放粮,就己经基本不错。
没有要求朝廷拨粮,那便是优秀。
他道:
“如今天灾刚过。朕也没什么可赏你的了,听闻你带来个女娃,朕给她些荣宠吧,封为二品…….算了一品诰命吧!”
窦婴叩拜道:
“臣谢陛下天恩。”
刘启打趣道:
“谢也轮不到你,晚上一块吃个饭吧!”
功宴上,宾朋满座。
唯独少了窦婴的老朋友周亚夫。
窦婴是很敬佩周亚夫的,也有心救他。
只是功勋集团与黄泉的斗争日益尖锐。
刘启的性格与周亚夫的性格又水火不容好,所以最后窦婴也没有办法。
刘启举起酒杯:
“宋姑娘远嫁长安,以后皇宫就是你的家,窦婴这小子要是不老实,你来找朕,朕收拾他!”
宋夕颜第一次目睹天容,紧张的很。
她连忙出列道:
“民女….叩….叩谢…….陛下天恩!”
刘启笑道:
“王孙呀,你这诰命夫人,可是害羞的紧啊!”
窦婴打趣道:
“陛下,她可不害羞,平常总欺负臣,这是人多,她不适应!”
窦漪房笑道:
“王孙也算娶妻了,我窦氏一门也算迎来了一件好事!”
刘启是不怕窦氏壮大的。
主要还是因为功勋集团。和藩王势力太大,他必须要依靠外戚集团!
宋夕颜早己羞红了脸,皇帝面前她更是不敢乱说乱动,跪着身子,一步也不敢动。
刘启见状,对窦婴道:
“赶快扶起来呀!”
窦婴点头称是。
宋夕颜站起身来,恭敬退了回去。
毕竟天子面前,失了礼数可是大罪。
黄道吉日。
窦婴与宋夕颜成婚。
窦太后亲自主婚。
宾朋满座,好不热闹。
婚后数月,宋夕颜诞下一子。
窦婴喜不自胜,取名为:
窦靖
从这一刻起,窦婴不再是一个人。
他需要为了妻子,为了儿子,为了窦氏的满门荣耀,去做一些事情。
而此时己经是公元前146年年末了。
距离刘启辞世的日子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