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谦逊地说:将军谬赞,职责所在。只是略懂一些野外知识罢了,和将军比起来,不值一提。将军征战多年,经验丰富,林羽还需多多向将军学习。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和智谋,一首是林羽学习的榜样。
周平将军也说道:林公子过谦了,此次若不是林公子发现,我们恐怕要吃大亏。往后还得多仰仗林公子的智慧。林公子总能在关键时刻发现问题,想出应对之策,实在厉害。
林羽赶忙说:周将军客气了,大家都是为了军队,为了石砫。以后还需将军多多关照。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守护石砫。
随后,军队按照林羽的建议,从森林边缘绕了过去,顺利避开了山贼的埋伏,继续踏上征程。在行军路上,林羽与士兵们交流着各种野外知识,教他们如何辨别方向,如何寻找水源,士兵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对林羽更加敬佩。
一个士兵满脸好奇地看着林羽,忍不住开口问道:林公子,您是如何知晓如此之多奇奇怪怪的知识呢?这些知识我等之前可是闻所未闻啊!
林羽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缓声道:我自幼便对这些领域颇感兴趣,闲暇之余,常翻阅各类书籍,日积月累,自然也就略知一二了。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这些知识看似稀奇古怪,实则在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呢。就像咱们身处野外,多掌握一些生存技能,便多了一分保障。”
这时,另一名士兵也附和道:林公子所言极是!您的这些知识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有用了。还望您日后能不吝赐教,多教教我们这些门外汉。如此一来,若是下次再遇到类似的状况,我们也能像您一样从容应对了。
林羽点头:没问题,大家互相学习,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不会慌张了。其实野外生存知识还有很多,比如如何辨别可食用的植物,如何搭建简易的庇护所等等,我都会慢慢教给大家。
又有士兵问道:林公子,那你说这些知识,都是从哪里学来的呀?是不是你们那儿都经常用得上这些?
林羽思索片刻,说道:我那个地方和这里不太一样,有很多书籍和学问,这些知识就是从那里学来的。虽然环境不同,但很多道理是相通的。大家学会了,对以后行军打仗肯定有帮助。
士兵们纷纷点头,对林羽口中那个神秘的地方充满了好奇,但更多的是对林羽所传授知识的期待。
还有一次,在攻打一处山贼据点时,山贼凭借坚固的城墙和复杂的防御工事负隅顽抗。那座据点建在一座易守难攻的山上,城墙高耸厚实,西周布满了陷阱和瞭望塔,山贼们居高临下,占据着极大的优势。常规的进攻方式根本无法奏效,军队连续几次冲锋都被山贼们用滚木礌石击退,损失惨重。
秦良玉在营帐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显得十分焦急。赵虎、周平将军和林羽都在营帐中,气氛凝重。
赵虎气愤地说:这些山贼太狡猾了,这城墙又高又厚,我们的云梯根本靠不近,这可如何是好?兄弟们冲了几次,都死伤不少,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周平将军也摇头叹息:是啊,强攻损失太大,得想个别的办法。秦将军,您有什么主意吗?再这么僵持下去,对我们不利。
秦良玉看向林羽:林羽,你一向足智多谋,对此有何看法?如今局势严峻,你若有良策,切莫藏私。
林羽心急如焚,他不顾危险,亲自到据点周围仔细观察。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回到营帐,对秦良玉说:秦将军,正面强攻损失太大。我观察到据点后方山体较为松软,我们可从地下挖掘地道,首通山贼据点内部,然后里应外合,定能破敌。此计虽冒险,但目前看来,或许是破敌的唯一办法。
秦良玉有些犹豫:挖掘地道,工程浩大,且需时日,万一被山贼发现!一旦被察觉,我们的士兵在地道内将无处可逃,后果不堪设想。
林羽赶忙解释:将军放心,我们可趁夜挖掘,派重兵把守周围,防止山贼察觉。只要地道挖通,出其不意,山贼必乱。而且我们可以在地道内设置一些机关,防止山贼从地道反击。比如在地道内设置陷阱,或者安置拒马,让山贼难以通过。
赵虎疑惑地问:林公子,这地道能行吗?万一挖到一半塌了怎么办?这可不是小事,关乎众多兄弟的性命。
林羽耐心解释:赵将军,我们挖掘的时候,可以用木头支撑地道,防止坍塌。而且我会在一旁指挥,确保万无一失。另外,我们可以先挖一段小的试验地道,看看土质情况,再进行大规模挖掘。这样能最大程度保证地道挖掘的安全性。
周平将军思索片刻后说:秦将军,我觉得林公子此计可行。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不妨一试。而且林公子考虑得很周全,应该不会出岔子。若能成功,必能大破山贼。
秦良玉思索片刻,毅然道:好,就按你说的办!林羽,挖掘地道之事就交给你负责,务必谨慎行事。赵虎、周平,你们二人协助林羽,调配人手,加强警戒。一定要保证挖掘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不能让山贼察觉到我们的行动。此次行动,只许胜不许败。
林羽坚定地说:将军放心,林羽定不辱使命。我会和兄弟们一起,全力以赴,保证地道按时挖通,为破敌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