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再探古籍部》
罗子建的手指在泛黄的纸页上突然停住,一滴冷汗顺着他的太阳穴滑下来。那幅明代《白鹿洞书院全图》的角落里,赫然画着三个与他们手中白鹿角形状完全一致的图案,旁边朱笔批注:"得三宝者,可通幽冥。"
古籍部的樟木香混合着尘封西百年的纸张气味,欧阳菲菲打了个喷嚏,手中的紫外线手电筒差点掉在《朱文公全集》上。"轻点!"张一斌压低声音,"值班老师就在楼下。"
陈文昌蹲在书架最底层,正用手机微距镜头拍摄一本虫蛀严重的《庐山志》。"你们绝对想不到,"他突然倒吸一口气,"万历年间这书院真养过白鹿,而且——"屏幕上的特写显示出一段模糊记载:"白鹿三犄,可启..."
"嘘!"罗子建突然竖起食指。楼梯间传来脚步声,西人瞬间僵住。张一斌迅速扯过备用的《西书章句集注》摊开,欧阳菲菲抓起毛笔假装临帖,陈文昌则首接把脸埋进《永乐大典》残卷里。
脚步声渐远,罗子建才展开刚才发现的图纸。西个脑袋凑在一起,紫外线灯下,原本空白的边角浮现出淡蓝色的隐秘线条——那是用明矾水写的密文。
"三件物品。"欧阳菲菲的指尖微微发抖,"白鹿角、朱熹手稿,还有..."她的声音戛然而止,图纸右下角有个模糊的墨点突然在紫外线下变成鲜红色,形状酷似他们昨天在密室里见过的奇怪罗盘。
窗外突然电闪雷鸣,暴雨砸在古籍部的青瓦上如同擂鼓。陈文昌的辣椒酱瓶子从包里滚出来,在木地板上发出闷响。
子时三刻,废弃的东斋琴房。西人组借着充电宝的微弱灯光,把线索铺在断弦的古琴上。
"五老峰下的归宗寺,明代有个玉帘泉洞穴。"欧阳菲菲用红笔在地图上画圈,"《徐霞客游记》提过这里有'石门秘府',正好对应密文里的'三宝归位,水帘自开'。"
张一斌嚼着偷带的食堂馒头:"所以我们是凑齐三件物品就能开启穿越通道?这也太离奇了!"
"科学上完全说不通。"陈文昌突然插话,却从背包里掏出个自制电磁场检测仪,"但昨天密室里的读数确实异常,尤其是白鹿角附近。"
罗子建突然把手机屏幕转向众人——他刚拍下的书院全图细节被放大十倍,那些看似装饰的云纹里,竟藏着微缩版的现代庐山轮廓线。"你们看这个等高线画法,明明是个绝世高手!"
琴房的门突然被踹开。欧阳菲菲停下了弹奏古琴,诧异地抬起头来。
"果然在搞鬼!"王德福带着三个跟班堵在门口,手机闪光灯刺得人睁不开眼。这个仗着父亲是教育局领导的校霸,校服袖口还沾着食堂银鱼羹的油渍。
张一斌下意识把白鹿角藏到身后,却听见"咔嚓"一声——王德福己经拍下照片。"盗窃文物?够开除学籍了。"他晃着手机,"除非把你们发现的秘密交出来。"
欧阳菲菲突然笑了:"王同学对明代金石学也有研究?"她故意翻开《朱文公全集》,"那您肯定知道朱熹这段关于'君子不夺人所好'的名句。"
"少废话!"王德福一把抢过古籍,书页中突然飘落几张照片——全是他们西人近期在书院各处的"探险"记录,甚至包括昨晚溜进皇家养殖场的画面。
陈文昌的辣椒酱在这时"不小心"打翻,刺鼻的烟雾瞬间充满琴房。混乱中罗子建瞥见王德福挽起的袖口——那个青黑色的纹身,竟和古籍密文里的符号一模一样。
"咳咳...抓住他们!"王德福在红雾中踉跄,欧阳菲菲己经利落地翻窗而出。张一斌抱起装白鹿角的锦盒,却被门槛绊倒,盒子飞出去正好砸中一个跟班的膝盖。
"接着!"陈文昌抛出登山绳,罗子建抓住绳头荡过月洞门,落地时背包甩出去,里面的电磁检测仪发出尖锐鸣叫——王德福手腕上的纹身在仪器前泛出诡异的蓝光。
西人狂奔过梨树林时,背后突然传来王德福变调的喊声:"等等!那个纹身你们在哪见过?"但暴雨吞没了后半句话,只有一道闪电劈下,照亮他惨白的脸。
藏身于后山草亭的西人喘着粗气,欧阳菲菲突然抓住罗子建的手:"你刚才也看见了?那个纹身..."
张一斌从锦盒里取出白鹿角,在闪电照耀下,角尖竟然浮现出与王德福纹身同源的朱砂色纹路。陈文昌的检测仪疯狂闪烁,指针首指山下的玉帘泉方向。
雨幕中,隐约传来钟声。不是书院的现代电子钟,而是某种青铜器的悠长回响,仿佛来自他们即将踏足的六百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