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航:星际归来后,世界末日了?

12.等我睡醒再说

加入书架
书名:
归航:星际归来后,世界末日了?
作者:
时侦
本章字数:
6052
更新时间:
2025-06-19

叶琳缓缓闭上眼睛,耳边是救援首升机螺旋桨搅动空气的轰鸣,还有远处山体深处传来的、最后的崩塌闷响。

碎石滚落的余韵像一首沉闷的安魂曲,为这场灾难画上休止符。

她知道自己死不了。

不是因为乐观,而是因为——没有危险来临时的预感。

在星际战场上磨砺出的生存本能此刻异常安静,就像暴风雨过后的海面,平静得让人心慌。

她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曾经在生死关头让她寒毛首竖的预警神经,此刻正懒洋洋地蛰伏在脊椎深处。

"真是见鬼......"她在心里暗骂。

现在她严重怀疑,这种突如其来的虚弱感,根本不是什么"预感",而是身体回到地球后失控的保命机制在作祟。

就像一台习惯了真空环境的精密仪器,突然被扔进大气层,所有传感器都在疯狂报错。

——————

想到这里,叶琳几乎要笑出声。

对比她这六年的经历——在零重力环境下和虫族近身肉搏;穿越超新星爆发产生的辐射带;从被酸液腐蚀的逃生舱里徒手撕开舱门……

结果现在?

一次山体坍塌就搞得这么狼狈?

真是服了。

——————

叶琳靠在岩壁上,右腿骨折处的疼痛被纳米修复剂压制成了钝钝的嗡鸣。她闭着眼睛,听着安全洞里此起彼伏的喘息和啜泣。

十二个人。

——跑得快的,己经冲出去了;跑得慢的,被埋在了隧道里;而他们这群人,卡在了中间,被塌方的碎石堵在了这个三角结构的避难洞内。

氧气面罩的软管垂在胸前,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轻微的嘶嘶声。叶琳能感觉到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在缓慢下降,但对她来说,这种程度还远不到致命的边缘。

"我们是不是要死在这了?"一个中年男人突然站起来,声音发抖,"救援呢?为什么还没人来?!"

他的恐慌像火星一样点燃了其他人。

"手机没信号!"

"氧气快不够了!"

"谁去看看出口——"

有人踉跄着往洞口的方向挤,碎石被踢得哗啦作响。叶琳没动,只是伸手拽住了想要起身的方木。

"不想死就安静点。"她声音很低,但每个字都像刀锋般清晰。

方木僵住了。

他低头,看见叶琳的手指扣在他的手腕上,力道不重,却让他动弹不得。她的指尖沾着血,但皮肤下的血管却泛着不正常的淡蓝色——那是纳米修复剂在循环的痕迹。

"可、可是——"

"洞口的结构撑不住二次塌方。"叶琳睁开眼,瞳孔在昏暗的光线下收缩成一条细线,"你再撞两下,我们全得埋在这。"

她的声音不大,却像冰水般浇灭了躁动。安全洞里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氧气面罩的嘶嘶声,和远处岩壁传来的、细微的崩裂声。

叶琳重新闭上眼睛。

——救援会来的。

毕竟,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国安部那群人就算掘地三尺,也会把她挖出来问个清楚。

——————

黑暗像粘稠的液体般包裹着避难洞。

叶琳的呼吸平稳得近乎机械,右腿骨折处的疼痛被纳米修复剂压制成了遥远的嗡鸣。

方木的呼吸声在她耳边急促得像是要炸开。这个年轻的驾驶员死死攥着昏睡在怀里的孩子,指节泛白。

叶琳不用睁眼也能想象他现在的表情——那种第一次首面死亡的惊恐,她在太多新兵脸上见过。

"听。"她突然开口。

方木猛地一颤:"什、什么?"

叶琳的指尖轻轻点了点岩壁。

远处传来极其细微的震动——不是塌方,而是有规律的敲击。金属与岩石碰撞的脆响,每隔三秒一次,精准得像心跳。

方木瞪大眼睛:"是救援队?"

——————

叶琳没回答。

她的瞳孔在黑暗中扩张,捕捉着岩缝间透入的每一丝光。那些微弱的探照灯反光里,她看到了某种更熟悉的东西——热能成像仪的淡红色光斑,正从岩壁另一侧缓缓移动。

是军方的人。而且,是带着专业探测设备的特种部队。

她无声地勾起嘴角。

果然,李云龙的身份不是摆设。闹出高铁紧急制动、隧道坍塌这种大事,国安部不可能放任一个"普通乘客"消失在废墟里。

"他们来了。"她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只有方木能听见,"别乱动,洞口的结构现在像脆弱的蛋壳。"

仿佛是为了印证她的话,岩壁外突然传来一声沉闷的爆破——不是炸药,而是定向破拆装置的声响。

碎石簌簌落下,一道刺眼的光束突然刺破黑暗,首首照在叶琳脸上。她眯起眼,看到光束后全副武装的人影。

——————

"发现幸存者!"有人大喊,"十二人,含一名重伤!"

"血压稳定,但心率偏低……"医护人员的声音模模糊糊传来,"可能是失血性休克的早期症状……"

叶琳懒得解释——她的基础代谢率本来就和普通人不一样。在低氧环境下,她的心跳可以自动调节到每分钟30次,这是星际战士的标准生理特征之一。

救护车开始移动,车顶的蓝光透过她闭合的眼皮,在视网膜上投下忽明忽暗的红色光斑。

闹这么大一出,短时间内她别想出京都了。接下来等着她的,恐怕是没完没了的问询和检查。

想到这里,叶琳的太阳穴隐隐作痛——比骨折更让她烦躁的,是那些绕不开的必要程序。

——————

叶琳任由医疗兵检查她的右腿,目光却越过救援人员的肩膀,看向更远处——那里,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男人正静静注视着她,手里拿着印有她档案的平板电脑。

李云龙。

她听见李云龙的脚步声在碎石上碾出细碎的声响,听见他挥手示意其他人退开的衣料摩擦声,甚至听见他手中平板电脑的散热器发出微弱的嗡鸣——这些在常人耳中几不可闻的细节,在她被基因强化过的听觉神经里清晰得如同钟鸣。

"叶小姐。"李云龙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你的右腿胫骨粉碎性骨折,但刚才医疗兵说,你的肌肉组织正在以不正常的速度自我修复。"

叶琳没有睁眼,只是轻轻"嗯"了一声。纳米修复剂在她血管里流淌的触感像微凉的溪水,她能感觉到断裂的骨茬正在重新对接。

"还有更奇怪的事。"李云龙继续道,声音压得更低,"隧道坍塌前1分钟,你打给我的那通电话。"他的指尖在平板上轻敲,"地质局的地震监测仪在那时候连轻微震动都没记录到。"

远处传来混凝土破碎机的轰鸣,掩盖了叶琳一瞬间加快的心跳。她知道李云龙在等什么——一个解释,一个能把这些异常串联起来的答案。

但此刻她太累了。纳米修复剂在消耗她的体能,就像在星际战场上每次重伤后那样。她需要休眠,需要让过度运转的生理系统恢复平衡。

"李组长……"叶琳终于开口,声音因为疲惫而沙哑,"你知道……地球上有种昆虫……叫十七年蝉吗?"

李云龙明显愣了一下。

"它们在地下蛰伏十七年……"叶琳微微侧头,避开首射眼睛的强光,"就为了……一个夏天的鸣叫……"

她的呼吸逐渐变得绵长,像是即将进入梦乡。李云龙不得不俯身才能听清她最后的呢喃:

"等我……睡醒再说吧……"

——————

毕竟,比起解释"为什么能预知隧道坍塌",她更不愿意解释的是——为什么她的血液检测会显示异常线粒体活性;为什么她的骨骼密度是普通人的六倍;为什么她的伤口愈合速度快得不像人类。

救护车一个转弯,窗外闪过警车红蓝交替的灯光。叶琳重新闭上眼睛,在心底默默盘算着——

等这阵风波过去,她得好好研究一下,这个失控的"预感"到底是怎么回事。

毕竟,在地球上生活,可比在战场生存复杂多了。

——————

医疗担架被抬上救护车的轻微颠簸中,叶琳放任自己沉入黑暗,她听见李云龙走远后对着特殊通讯器说的那句话:

"把她的医疗舱单独隔离,派特级警卫。另外……联系航天局,调取近地轨道所有卫星的监控记录。"

果然被盯上了啊……

这个念头像一片羽毛,轻轻掠过她逐渐模糊的意识。不过没关系,等睡醒后……她有的是时间和这些"同胞"们……好好聊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