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严峻的局面,王昊及大炎帝国高层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冲突,更是一场复杂的情报战、舆论战和民心争夺战。
赵中将亲自坐镇突厥斯坦前线指挥部,调兵遣将,调整策略。
强化情报搜集:
“天眼”系列战略侦察无人机和各类战术无人机进一步加密了巡逻频次和范围,重点监控边境地区和可疑活动区域。
电子战部队加强了对无线电通讯的监听和破译,试图找出武装分子的指挥网络和联络方式。
情报部门投入巨资,在突厥斯坦各地发展线人网络,收买部落首领,悬赏征集武装分子的情报。
特别成立了“猎狐”专案组,专门负责追查境外势力的渗透渠道和资金来源。
特种作战升级:
“利刃”特战旅和“蛟龙”突击队改变了以往大规模清剿的模式,化整为零,组成多个精干的特战分队,实施“精确猎杀”和“快速反应”任务。
他们配备了更先进的单兵装备,包括新一代夜视系统、单兵信息终端、微型无人机和攻坚武器。
利用无人机和情报部门提供的线索,特战分队乘坐“首-20”或“山猫”全地形车,对可疑目标进行快速突袭。
基地防御与巡逻强化:
所有军事基地和重要设施都加强了防御工事,增设了传感器、监控摄像头和自动武器站。
巡逻队增加了装甲车辆的比例,改进了行军队形和战术,并配备了随队无人机进行前方侦察和空中掩护。
在重点路段和区域,部署了“刀锋”系列巡飞弹和遥控武器站,对可疑目标进行威慑和打击。
扶持与训练突厥斯坦国防军:
大炎军事顾问团加快了对突厥斯坦国防军的训练进度。尽管这些新兵经验不足,装备也相对落后(初期主要装备大炎淘汰下来的二线武器),但比这些恐怖分子强一大截,而且他们熟悉当地情况,可以协助炎军执行一些低烈度的巡逻、警戒和搜查任务。
大炎希望通过突厥斯坦国防军,逐步将治安维持的责任转移出去,减少自身伤亡。
一场夜间突袭行动正在展开。
“幽灵07,目标区域己进入监控范围,是否有异常?”“利刃”特战分队队长林峰少校通过加密通讯询问。
“幽灵07收到,目标为一处废弃村落,红外扫描发现约15-20个热源信号,分布在三座主要建筑物内,村口有暗哨。根据线报,这可能是‘沙漠之狼’游击队的一个临时据点,头目‘毒蝎’可能在内。”无人机操作员的声音传来。
林峰看着单兵终端上显示的实时红外图像,迅速做出部署:“一组负责清除村口暗哨,二组从西侧迂回,控制制高点,提供火力支援。三组随我从东侧主攻。行动!”
夜色中,十几名特战队员如同鬼魅般向村落摸去。消音器让枪声变得沉闷而短暂。村口的哨兵几乎没发出任何声音就被解决。
然而,当林峰带领三组队员冲入村内主要建筑时,却遭到了顽强的抵抗。对方似乎早有准备,火力凶猛,而且战术配合也相当娴熟,完全不像乌合之众。
“小心!他们有重机枪和手雷!”一名队员在通讯中喊道,他被压制在一堵残墙后。
“二组!压制对方火力点!”林峰命令道。
西侧高地上的狙击手和机枪手开始发挥作用,精准的射击暂时压制了对方的火力。
“攻击-11,目标C点建筑,清除屋顶火力!”林峰呼叫空中支援。
数秒后,一枚小型精确制导炸弹从天而降,准确命中目标建筑的屋顶,剧烈的爆炸将上面的机枪手连人带枪炸飞。
趁此机会,林峰带领队员们投掷闪光弹和震撼弹,强行突入。激烈的近距离交火在狭窄的房间内展开。QBZ-191突击步枪的短点射声、手雷的爆炸声、武装分子的嘶吼声交织在一起。
经过一番苦战,大部分武装分子被歼灭,但头目“毒蝎”却趁乱从一条地道逃脱了。
“该死!”林峰一拳砸在墙上。
清点战场后,他们发现这些武装分子装备精良,除了AK系列步枪,还有西方式的冲锋枪枪、轻机枪,以及不少美制和欧制的手雷、火箭筒、通讯器材。在一个角落,他们甚至找到了一具用过的“标枪”反坦克导弹发射筒的包装。
“看来我们的‘欧洲朋友’们,这次是下了血本了。”林峰的副手冷笑道。
这次行动,虽然歼敌十余人,缴获不少装备,但也付出了两名队员轻伤的代价,而且主要目标逃脱。这让林峰深感游击战的难缠。
大炎的网络安全部队与西方情报机构支持的黑客组织,在互联网上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对方试图瘫痪大炎在突厥斯坦的军事通讯网络、入侵新政府的数据库、散布谣言和煽动性信息。大炎网军则针锋相对,进行拦截、反制和溯源。
同时,大炎的宣传机构也开始发力。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在突厥斯坦当地扶持的媒体,揭露西方国家资助恐怖活动、干涉他国内政的虚伪面目,宣传大炎帮助突厥斯坦重建的“善意”,并试图争取当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他们拍摄了大量炎军帮助当地修建道路、学校、医院,提供医疗援助和人道主义物资的视频和照片,与武装分子制造爆炸和杀戮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根深蒂固的部落文化、宗教影响以及长期的战乱,使得民心的争取异常艰难。许多突厥斯坦人对大炎军队的到来,既有对结束战乱的期望,也有对“占领军”的疑虑和不信任。而武装分子则利用这种情绪,将自己包装成“反抗侵略的自由战士”。
时间一天天过去,红沙戈壁的硝烟仍未散尽。
大炎军队在突厥斯坦的军事存在,从最初的雷霆一击,逐渐转入漫长而艰苦的“治安战”和“反游击战”阶段。伤亡仍在继续,尽管数量得到了控制,但每一次牺牲都牵动着后方。
黑沙油田的原油开始通过新铺设的管道和修复的铁路断断续续地运往大炎,但产量远未达到预期。黑山港和波澜岛的军事基地建设仍在进行,但时常受到袭扰。
突厥斯坦新政府在炎军的保护下艰难运作,试图推行各项改革和重建措施,但收效甚微。国内的反对声音和武装抵抗此起彼伏。
欧洲列强和新大陆则乐见其成,他们不断向反大炎势力提供各种明里暗里的支持,期望将突厥斯坦变成拖垮大炎帝国的“流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