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墓睡了两千年:被考古队挖出

第49章 碑林藏锋

加入书架
书名:
在古墓睡了两千年:被考古队挖出
作者:
可闻君子名
本章字数:
4876
更新时间:
2025-07-02

离开了市局大楼,午后的阳光带着几分暖意,驱散了证物室里残留的阴冷。

苏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刚才发生的一切,如同一场光怪陆离的梦,若非亲眼所见,任谁跟她说,她都会斥之为无稽之谈。

她侧头看向身旁的徐福,他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仿佛刚才只是随手拂去了衣上的一点尘埃,而不是进行了一场神秘莫测的古代仪式,更不是从死神手里抢回了半条人命。这种极致的从容,让苏晴心中既安定,又生出一种遥不可及的距离感。

“徐先生,我们……还去碑林吗?”苏晴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经历了这么一档子事,她觉得寻常的游览都变得有些索然无味。

“为何不去?”徐福反问,“难得清静,正好去看看后世之人的笔墨,比应对那些官面文章有趣得多。”

苏晴莞尔,这位老祖宗的关注点总是如此清奇。她点了点头,两人没有再打车,而是顺着古城墙下的林荫道,缓缓向着碑林博物馆的方向走去。

路过一家冷饮店,苏晴见徐福似乎对橱窗里五颜六色的冰淇淋颇感兴趣,便笑着买了两支甜筒,一支香草,一支草莓。“尝尝这个,今人的消夏之物。”

徐福接过那支香草味的甜筒,学着苏晴的样子,小心翼翼地舔了一下。一股冰凉香甜的味道在舌尖化开,让他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罕见地掠过一丝新奇。他没有说话,只是安静而专注地小口吃着,动作优雅得不像是在吃街头小食,倒像是在品尝什么琼浆玉液。

e 苏晴看着他这副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心中那点残余的紧张和后怕,也在这寻常的市井气息中消散无踪。或许,对这位活了两千多年的“老祖宗”而言,再大的波澜,最终也不过是回归于这人间烟火的平淡。

碑林博物馆内,游人如织。一踏入这片石碑林立的院落,空气中便弥漫开一股翰墨与时光交融的厚重气息。苍松翠柏之间,一通通巨大的石碑静静矗立,无声地诉说着千百年的沧桑。

苏晴作为考古学者,对这里自然是熟稔于心,她低声为徐福介绍着:“这里收藏了从汉代到清代的碑石墓志西千余件,是名副其实的书法艺术圣殿。你看这通《开成石经》,是唐代将儒家十二部经书刻于石碑,以作标准……”

徐福的目光并未在那些整齐划一的经文上过多停留,他信步穿行在碑林间,目光在一块块风格迥异的石碑上扫过。他的脚步最终在一块巨大的石碑前停下,那上面龙飞凤舞的草书,气势磅礴,正是唐代书法家张旭的《肚痛帖》刻石。

“此人,倒是深得癫狂之趣。”徐福看着碑上恣意汪洋的字迹,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笔走龙蛇,心无挂碍,比那些循规蹈矩的馆阁体,有趣得多。”

旁边一个正在为游客讲解的导游听到了,忍不住插话道:“这位先生好眼力!张旭可是被誉为‘草圣’的!据说他每次都是大醉之后才挥毫泼墨,所以作品才如此不拘一格,出神入化。”

徐福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目光又转向了不远处另一通更为雄浑端庄的碑石——颜真卿的《多宝塔碑》。

“颜家小子的字,倒是越发沉稳了。想当年,他祖上颜之推还曾向我请教过养生之法,一晃眼,竟己是几百年前的旧事了。”徐福像是自言自语,声音不大,却清晰地落入了苏晴的耳中。

苏晴的心猛地一跳。颜之推,那是北齐的大学者,距离秦代己有七八百年之久。听徐福这口气,仿佛是在说一个不久前才见过的晚辈。这种横跨时空的错位感,让她再次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身边站着的,究竟是怎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存在。

她正出神,徐福忽然指着《多宝塔碑》一角一个不起眼的字,对苏晴道:“你看此‘之’字,最后一捺,入石三分,力道有余,却在收笔时稍显迟滞,不甚圆融。想来刻碑之时,那石料此处应有一道肉眼难辨的暗纹,扰了工匠的刀锋。”

苏晴凑过去仔细看,又拿出手机放大碑文的高清照片,反复比对。果然,如徐福所言,那个“之”字的收笔之处,确实有那么一丝微不可查的凝滞感,若非他这等超越时代的“巨匠”亲口点出,恐怕就算是顶级的书法鉴定家,也只会当做是颜真卿本人的笔锋特点,绝不会想到是石料的问题。

“徐先生,您……您是怎么看出来的?”苏晴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叹。

“昔年我与李斯论及篆刻之道,曾一同研究过泰山刻石。天下石材,其纹理、硬度、吸墨之性,皆有不同。此碑石质虽佳,终究带了些许瑕疵,瞒不过眼睛。”徐福说得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

然而,这番对话,却一字不落地被旁边几个人听了去。

“呵,好大的口气!李斯?泰山刻石?小兄弟,你是穿越剧看多了吧?”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

苏晴和徐福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正抱着双臂,一脸讥诮地看着他们。这人穿着一身剪裁考究的名牌休闲装,手腕上戴着一块百达翡丽的表,头发梳得油光锃亮,身后还跟着两个身材魁梧、面无表情的黑衣保镖,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纨绔子弟。

在他身边,还站着一位六十多岁,身穿唐装,留着山羊胡的老者,正捻着胡须,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但看向徐福的眼神里,却充满了不屑和审视。

苏晴眉头微蹙,她不喜欢这种盛气凌人的态度。“我们只是自己讨论,与你何干?”

“与我是没什么关系。”那年轻人嗤笑一声,晃了晃手腕上的名表,“我只是听不得有人在这书法圣地胡说八道,信口雌黄。还颜家小子,还李斯,你当你是谁?秦始皇吗?真是笑掉大牙!”

他说着,还故意提高了音量,引得周围一些游客都好奇地看了过来。

徐福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仿佛根本没听到他的话,依旧自顾自地欣赏着碑文,口中淡淡道:“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与俗人论道,是我的不是。”

他这话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洞穿人心的力量。

“你!”那年轻人顿时被噎得满脸通红,他从小到大被人捧着,何曾受过这等无视和讥讽。他指着徐福,怒道:“你说谁是夏虫井蛙?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在这里装神弄鬼!”

他身边的山羊胡老者拉了他一下,低声道:“秦少,何必与这等黄口小儿一般见识,平白降了身份。”说着,他上前一步,对着徐福傲然道:“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老夫钻研金石碑帖五十余年,也不敢妄议颜公笔法,更不敢首呼丞相名讳。你这般狂悖,就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