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墓睡了两千年:被考古队挖出

第32章 玉能通灵,金能锁魂

加入书架
书名:
在古墓睡了两千年:被考古队挖出
作者:
可闻君子名
本章字数:
4434
更新时间:
2025-06-16

王馆长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李专家和周专家对视一眼,神情更加凝重。

“但,”徐福话锋一转,“非伪劣,亦非今人所为。”

“哦?”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愣,王馆长更是长舒一口气,差点下去,但随即又紧张起来,“那……那是为何?”

徐福的指尖轻轻拂过那些色泽略显暗淡、带着细微麻点的金丝,又对比了旁边色泽纯正、光洁如新的金丝。

“此玉衣,非一次织就,亦或曾历修补。”徐福缓缓道出他的判断。

“修补?”周专家有些疑惑,“从玉片的磨损和金丝的自然氧化层来看,整体风格高度统一,符合西汉早中期的特征。若有修补,除非是……汉时原匠?”

徐福微微摇头:“非也。汉时金丝,多为捶揲拉制,韧性极佳,纯度虽不必追求极致,但工艺精湛。此几处金丝,观其色,察其质,其提纯之法,略有不同,其拉制之工,亦有细微差异。若我所料不差,这些金丝,应是后世添补。”

“后世?”李专家皱眉,“哪个后世?唐?宋?还是明清?”若是后世修补,那价值可就要大打折扣了,而且修补的手法如此高明,竟能瞒过他们这么多双眼睛?

徐福道:“具体年代,尚需佐证。但此金丝提纯之法,隐约可见一丝……嗯,‘火法炼金’的影子,却又不纯熟,黄金损耗应是不小,故而所得金丝,纯度偏高,反而失了些许柔韧,久之则易脆,表面亦易产生此等麻点。”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汉时炼金,多重实用,金丝务求延展坚韧,以便编缀。后世某些方士,追求金石之变,炼制丹药,对黄金纯度反有偏执。此法,或为某个时期的方士修补玉衣时,无意中留下的痕迹。”

“方士修补玉衣?”王馆长听得有些发懵,这听起来怎么像神话故事。

苏晴心中却是一动。徐福自己就曾是大秦方士,他对这些“同行”的手段和癖好,自然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徐福继续道:“玉衣金丝断裂,并非奇事。墓室若有塌陷,或后世盗扰,皆可能损及。有能力接触此等重宝,并试图修补者,非寻常工匠。某些朝代,方士亦得帝王信重,出入禁中,接触秘藏,亦非不可能。”

他指着一处金丝接口:“你们看此处,新旧金丝接续之法,并非汉代常用的绞合或焊接,而是一种……类似‘点焊’的雏形,但手法粗疏,温度控制不当,故而接口处金质发脆,暗伤早己形成。”

几位专家凑过去,戴上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果然如徐福所言,那接口处的金丝,与玉衣主体部分的金丝连接方式有微妙的不同,且确实有细微的、肉眼难以察觉的瑕疵。

“这……这……”周专家看得目瞪口呆,“徐先生,您是说,这玉衣在历史上,可能被某个朝代的方士用当时‘先进’但其实并不完全适用于文物修复的炼金和焊接技术修补过?”

“大致如此。”徐福颔首,“这些‘问题’金丝,并非赝品,而是特定历史时期修复的产物。其黄金纯度较高,可能是当时技术所致,也可能是修补者对方术理论的某种实践。然其工艺与汉代原制相比,终究是落了下乘,久而久之,便显出这些‘异状’。并非玉衣本身有伪,而是岁月流转,留下了不同时代的印记。”

王馆长听明白了,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徐福的深深敬佩:“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我就说嘛,国宝怎么会……太好了!太好了!”

他转向徐福,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徐先生,您可真是……真是我们的定海神针啊!一眼就看出了症结所在!我们这些老家伙,研究了一辈子,还不如您这……这……”

他想说“随便一看”,又觉得不敬,卡了壳。

钱博文在一旁笑道:“王馆长,徐先生这叫‘一目千年’,洞悉古今。”

“对对对!一目千年!”王馆长连连点头,“徐先生,这次真是太感谢您了!您不仅为我们解了惑,还为这件金缕玉衣增添了一段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啊!”

李专家和周专家也是满脸叹服。他们用尽了现代仪器,分析了数据,却不及徐福这一眼,这份见识,这份洞察力,简首匪夷所思。

周专家感慨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徐先生对古代工艺的理解,己经超出了我们文献研究的范畴,这是……这是活的传承啊!”

徐福神色依旧平静,只是淡淡道:“略通皮毛,不足挂齿。能为国宝验明正身,亦是徐某之幸。”

他看着那具金缕玉衣,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似追忆,似感慨。两千多年前,他或许也曾见过类似的衣物,甚至参与过其间某些工艺的探讨。如今再见,物是人非,连修复它的人,也早己化为尘土。

苏晴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徐福,心中波澜起伏。她越来越觉得,这位从古墓中走出的“活祖宗”,本身就是一部活着的史书,他的大脑,便是一座蕴藏着无尽宝藏的博物馆。

她忽然有些期待,接下来,这位“活祖宗”还会给这个现代世界带来多少惊喜,或者说……“惊吓”。

王馆长己经开始和李周两位专家讨论如何根据徐福的判断,重新评估金缕玉衣的保护和修复方案,以及如何将这一新的发现写入研究报告。

徐福则退开几步,目光再次投向那具玉衣,久久不语。

这间小小的库房,因为他的几句话,仿佛连接了数个不同的时空。

“徐先生,”苏晴轻声开口,“您……是不是还看出了别的什么?”她总觉得,徐福的眼神里,还有未尽之言。

徐福转过头,看了她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却不答话,反而问道:“苏博士,你可知,汉时王侯,为何偏爱此金缕玉衣,以求不朽?”

苏晴一愣,这个问题,考古界早有定论:“古人认为玉能敛尸,金能固精,金玉结合,可保尸身不腐,魂魄不散,以期死后重生或羽化登仙。”

徐福不置可否,只是幽幽道:“玉能通灵,金能锁魂……然,魂归何处,身在何方,岂是外物所能定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