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揉了揉胀疼的脑袋,缓过神来,眼前是绣着蒲公英的暖黄色的墙布。
——这一次重生竟然不在工位上,而是在自己的床上。
林希连忙掏出手机,屏幕上的时间显示着2024年5月19日上午10点。
也就是丧尸爆发的前一天,竟然提前了一整天!
每次死亡之后重生时间比上一次更提前一些,仿佛知道她来不及逃生要给她更多时间应对危机似的。
林希还没来得及好好感怀人生,就听到手机震动的声音,是他们财务部的组长周玲。
接通电话,那边清冷的女声传来:“林希,你没有请假无故迟到2小时,己经可以按旷工半天处理了。旷工是要扣工资和全勤的。”
听到工资林希反应过来——
钱!
上一世她成功躲回家里避难,但因生存问题出门领取物资死于丧尸暴乱。这一世要处理的主要BUG就是生存物资问题。
她打开手机银行app登陆查询余额,还有八万多。
林希今年25岁,工作三年,一个人生活自给自足,这一小笔存款加上父母留下存折里的十万,一共十八万。
回顾前世,暴乱当天物价就暴涨了,三万都只能买到几样零食。而现在,丧尸爆发的前一天,所有物价都是正常的。
计算着余额,林希己经脑补出自己美滋滋地居家宅起来养老的生活。
时不等人,林希快速起床,草草洗漱后也不去赶地铁,而是从抽屉里拿出那辆爸妈从前开的车钥匙。
她上班的地方远且堵,平时都是地铁出行,几乎不用那辆旧车。
车旧归旧,基本的代步功能还能用,林希驾车去了最近的生活超市。
等红绿灯的间隙,林希草草计算了一下这些钱的花费方式,十八万大半都要用在囤吃食上,只要能解决生存问题她就不会离开家,也就不会出门了。
也就不会碰到那个死神了。
嗯,对。
死神,陆未一出现就催命。
超市里,林希疯狂疯狂采买。
米,先上他个50袋。
由于不知道要在家里窝多久,锅碗瓢盆会不会坏,林希又分别备买了两套厨具,蔬菜没法保存不能买太多,林希决定回家先把部分煮熟冰冻起来,再囤些速冻馄饨和饺子……
她忽然想到家里那个老冰箱不大,放不了多少食物,当机立断买了两台随时能上门安装的大双开冰箱。
回家监工安装冰箱时林希顺路把第一批物资搬回了家,要把30袋米从没有电梯的老旧居民楼送上三楼,把她一个小白领累得够呛。
冰箱安装完后林希马不停蹄地再一次去采购,肉类,蔬菜,速食食品,塞到冰箱几乎关不上为止。
前几世她都只活了一周左右,不知道按正常发展暴乱什么时候停止。
出了家门要么被丧尸吞吃入腹,要么遇到陆未还是个死。这一世她坚决宅在家里不出门,所以要尽可能地囤够粮食。
物价正常情况下一万都能买很多生活必需品,林希的生活物资预算时十万,还有八万则换成黄金和少量现金。
她看过一些电影,乱世流通的货币都是现金和黄金,而黄金的流通性更强一些,且这样做还能预防暴乱后通货膨胀的问题。
搬了一下午物资,林希累瘫了,打开两台冰箱看着里面塞满的食物,心底升起一种安全感。
既然让她重生了那么多次,一定是为了让她找到活下去的方法。
死是死不成了,只能苟在家里等丧尸暴乱结束。
林希再次揣上手机进行采购,米和水囤的很够了,菜不能保鲜即便有冰箱也吃不了多久,因此准备些下饭的东西:
各种榨菜、咸菜、笋干、火腿肠、午餐肉、蟹、鱼罐头、肉罐头、肉干、卤蛋、辣条,林希毫不心疼把货架上现有的存货纳入囊中。
塞满两辆购物车,林希又让营业员首接搬出成箱的方便面和压缩饼干,预估着那辆小破车塞不下了她才收手暂时回家。
城中村老小区尤其是像林希家这种几家人合起来建的小楼房是没有电梯的,所有东西都靠林希手动搬运,这可把人累得够呛。
但一想到上辈子因为物资不足离开安全地带寻找物资才惨死的下场,林希一分也不敢浪费地一次次奔向大超市。
最基本的物资己经解决了,林希推着车查漏补缺——
新鲜的蔬菜水果会在一个月内消耗完,一个月如果丧尸暴乱没有结束,后面补充维生素将会成为大问题,林希首奔药店买了足量的维生素片,营业员见她付钱爽快便滔滔不绝地推荐起其他产品,林希最后捎上了一些蛋白粉和葡萄糖。
林希又买了退烧药、布洛芬、感冒药、消炎药、止泻药这些常备药品,纱布碘伏创可贴这些也必不可少。
如果可以,她还想买个见效快痛苦少的毒药以防不测。但在南华这种毒药包括安眠药都不允许流通,只能作罢。
刚才一股脑解决饱腹问题,买了那么多东西卡里还有五万多的余额,林希选择尽量把它们花掉。
浪费小事儿,保命要紧。
她自知胆小体力又差反应能力也不强,暴乱结束之前出门就是死路一条,她宁可不冒这个险缩在家里等待。
上了超市二楼,林希在生活区大买特买:
卫生纸、卫生巾、纸巾、湿巾、毛巾、拖鞋、洗发露、护发素、沐浴露、肥皂、洗衣粉、洗衣液、牙膏、牙刷、洗脸巾、洗面奶统统买了五年量,这些东西不怕浪费,哪怕囤在那儿以后也是要用的。
此外还有一些可能会用到的小工具:手电筒、电池、袖珍刀,路过体育器材货架时林希还揣上了两根棒球棍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林希还考虑到一个可能性就是丧尸没法一下子清除,有关部门可能会大规模组织武装部门保护市民迁移到安全地带。
这种情况需要谨慎决定,一定要等到有关部门有足够把握迁移居民的时候才能出门,否则就会重蹈覆辙。
既然考虑到未来可能会离家,林希做两手准备。
她买了两个质量极好的行李箱和一个大登山包,冲锋衣和野外涉水鞋也准备了两套。她不怎么进行户外活动,在营业员的介绍下又买了防毒口罩、保温杯、便携救生衣、紧急保温衣、便携医疗包。
这些专业装备不像食物比较平价,花了小一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