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保安室门口。
陈烨捡了条不大不小的鲤拐子送过去。
“朱大爷,昨天刚抓的,您回去尝尝鲜!”
刚刚陈烨卖鱼的时候,己经摸清了门卫大爷的身份。
姓朱,正宗的林场子弟兵。
只不过早些年意外受伤,提前退休,如今在这木材厂家属院谋个看门儿的闲职。
“你这小伙子倒是会办事儿!”
朱老头没有作假,笑呵呵的收下这条鲤拐子。
刚刚人多,陈烨就算是想和对方拉关系也没办法。
鲤拐子的价格虽然不高,但是一条咋地也得两块钱,白得一条大鲤鱼,任谁心里都会乐开花。
更何况是如今这个物资贫瘠的年代。
“还剩多少鱼?”朱老头问道。
“约莫还剩下五六十斤,不多了!”陈烨回道。
“那确实不多!”朱老头指着前面的家属院,指点道:“这样,你们沿着这条路往前,看到第二个胡同往里拐。”
“那有个小广场,今儿天不错,院子里小孩大人应该都在那旮沓聚着,你这点鱼,估计都不咋够卖的!”
陈烨顿时大喜。
“多谢朱大爷。”
告别朱老头,陈烨和李大壮赶着驴车来到对方口中说的小广场。
果然,这里聚集在不少人,大部分都是小孩儿,还有一些大人一边唠嗑一边看孩子。
看到陈烨李大壮的驴车,一群小家伙马上围上来。
“叔叔,你们是卖什么的?有牛轧糖和炉果儿吗?”
陈烨有些后悔没带些大白兔在身上了,要不把这些小家伙哄好了,他们家长还不乖乖掏钱?
“不好意思啊,叔叔这没有牛轧糖糖,”陈烨笑呵呵道:“不过,我这有大鲤鱼,牛尾巴还有大狗鱼,回去让你们家长红烧清炖一下,那可老香了!”
陈烨声音里诱惑满满。
说的几个小家伙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妈,俺要吃红烧大鲤鱼!”
最前面的小胖子,朝着远处喊了一句,一个穿着花棉袄的大姐走过来,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
“瞎嚎啥玩意儿呢?小伙子,你这有鱼卖?”
见来了生意,陈烨麻溜的把袋子解开,露出里面的鲤拐子和牛尾巴等鱼货。
“昨天下午刚在乌河抓的,保证新鲜!”
对方扣起一条鲤拐子的鱼鳃看了几眼,颇为满意:“还不错,咋卖的?”
“鲤拐子大的三块,一般个头的两块,最小的一块!”
“一斤?”对方有些吃惊。
“大姐您误会了,是一条!”
“那这价还行!”对方点点头,“这条啥价?”
“两块!头炮生意,我再送您几条鲫鱼熬汤喝!”
大姐顿时喜笑颜开:“小伙子会做生意!”
她也投桃报李,呼朋唤友,很快就把驴车围起来。
“小伙子,这条牛尾巴给我看看!”
一个干部打扮的中年人,指着那条最大的牛尾巴道。
“大哥,您好眼光,这条牛尾巴看着就肥,拿回去炖着吃肯定蒜瓣肉,香得很!”
“您要是要的话,我再给送你几个柳根子,回去鱼酱!”
“行!那帮我装上吧!”
“呦呵,还有鳊花呢?这玩意儿可不多见,帮我装两条!”
“........”
陈烨嘴里的大哥大姐都没停过,还时不时送几个鲫鱼和柳根子之类的杂鱼做添头,让买鱼的众人都是笑逐颜开,对他的印象极佳。
李大壮手里拿着草绳,穿鱼鳃都快穿的冒烟儿了。
两人一人负责卖鱼,一人负责打包,分工明确,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就己经把剩下的五十多斤鱼卖的差不多了。
剩下两条小些的嘎牙子和狗鱼以及一些鲫鱼。
让陈烨意想不到的是,后世最受欢迎的鳊花和铜罗,居然还剩了五六条!
等了半天,不见有人来了,陈烨吩咐李大壮收摊,准备回家留着自己吃。
不过就在两人准备离去的时候。
“小伙子,这鳊花和铜罗咋卖的?”
一个身着黑色棉袄,剪发头,身材微微发福的中年妇女走过来。
她笑容喜庆,脸上还带着喝酒窝,看起来就给人一种亲切感。
“大姐,我这该收摊儿了,看您也是识货人,这些鳊花和铜罗您应该知道价,这剩的也不多了,您要是要的话,总共十五块钱,我再送您一斤鲫鱼,您看咋样?”
鳊花剩西条,铜罗两条,个头都不大,加起来约莫五六斤的样子。
还不到三块钱一斤,比黑市的价格还便宜了。
对方闻言,也没讲价,点了点头:“我刚看你半天了,小伙子够实诚,我才过来的!对了,你把那两条狗鱼也给我算便宜点儿,晚上给我宝贝孙子做个红焖鱼吃了!”
“好咧!”
陈烨麻溜的把两条狗鱼穿起来,有把剩下的鲫鱼和柳根子都给对方装了起来:“大姐,这些鱼,您一共给我十八块钱,行不?”
“没问题!”
对方提着鱼,一摸兜,这才哎呦一声:“你看我这记性,我这下来看孩子,没带钱!小伙子,你在这等一下,我上去给你拿钱去!”
她说着,对着远处几个趴在地上摔面包的小家伙喊了一声。
“远啊,在这等着奶奶,别乱跑,我回家给人取钱去,马上回来!”
那几个小家伙自顾着玩,头也没抬。
她叮嘱完,还有些不放心,“小伙子,你俩在这帮我看好我大孙子,就那个带军绿帽的小胖子,这临过年的,人贩子猖狂的很,我家就在二楼第304户,我取完钱马上下来,绝不让你等长!”
陈烨还未说话,李大壮就马上回道:“大姐你放心,有俺两个在,啥人贩子也不敢过来!”
他知道,陈烨出门可都是带着猎枪的,安全的很。
“那可太谢谢了!”
胖大姐道了个谢,提着鱼,慢悠悠的拐进巷子里。
“二烨,咱今儿个运气真不错,没想到临收摊了,还能碰到个大户!”
陈烨也笑着点头。
重生回来的这几天,他的运气确实一首不错。
趁着这会功夫,两人干脆开始盘点今天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