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辰在小旅馆简单过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刚租下的店面。卷帘门拉开,一股陈旧与灰尘的气息扑面而来。但他没有在意,眼中只有对未来的规划。
他没有急着联系王德发要人手,清理这种小事,他习惯亲力亲为。从附近的五金店买了扫帚、簸箕、水桶和抹布,苏辰便一头扎进了这间破败的小店。
扫帚扬起漫天灰尘,他弯腰清扫着地面的垃圾和蜘蛛网。墙壁的灰尘更是厚重,轻轻一碰便剥落大片。他没有嫌弃,一下一下擦拭着,想象着这里将来焕然一新、药香弥绕的样子。
他发现这间店面比他想象的要更宽敞一些,前面是门面,后面有一个小隔间,还有一个带窗户的小厨房,甚至还有一个独立的洗手间。虽然都很破旧,但功能齐全。
清理工作比预想的要耗时耗力,整整两天,他才勉强将室内的垃圾清理干净,地面和墙壁也擦拭了一遍,勉强能见人。虽然依旧斑驳,但至少露出了原本的格局。
第三天,苏辰去旧货市场淘了一些简单的家具。一张老旧的实木桌子,几把椅子,一个勉强能用的药柜,还有一张折叠床。花了不到一千块钱,将店面勉强布置了起来。
他将折叠床放在后面的小隔间,那里暂时是他的卧室。药柜放在前面的门面靠墙处,桌子摆在中间,算是临时诊台。虽然简陋,但己经有了医馆的雏形。
这天下午,苏辰正在门口擦拭着生锈的卷帘门,旁边的杂货铺老板娘走了过来。
“哟,小伙子,这么快就收拾好了?”老板娘看着干净了许多的店面,有些惊讶。
“大姐,勉强能用了。”苏辰笑了笑。
“你这是打算开什么店啊?看你买了药柜,是药店吗?”老板娘好奇地问。
“算是吧,医馆。”苏辰回答道。
老板娘一听,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医馆?小伙子,你这么年轻,看病行吗?现在看病都去大医院啊。”
苏辰知道她的意思,没有解释太多:“大姐说得是,不过我这里主要看一些大医院看不了的疑难杂症。”
“大医院看不了的疑难杂症?”老板娘愣了一下,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叹了口气,“唉,说起疑难杂症,我这身子骨也真是怪了。”
苏辰停下手上的动作:“大姐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吗?”
老板娘见他问起,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唉,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这都快一年了,头老是晕晕沉沉的,有时候还犯恶心,吃不下东西。晚上睡不着觉,白天又没精神,浑身没力气。去医院做了好多检查,脑CT、核磁共振、血常规……什么都查了,医生说我没啥大毛病,就是有点神经衰弱,开了点安眠药和维生素,可是一点用都没有。这日子过得真是遭罪。”
她说着,脸上露出痛苦和无奈的神情。
苏辰听完,仔细看了看老板娘的面色。她脸色确实有些发黄,眼圈发黑,舌苔也有些厚腻。
“大姐,方便让我给您看看吗?”苏辰问道。
老板娘有些迟疑,她不确定这个年轻人是不是真的有本事。但看着他平静自信的眼神,以及之前帮她联系房东的热心,她心里又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
“就在这门口看看?”她问道。
“可以。”苏辰点头。
老板娘坐到店门口的一把小板凳上。苏辰在她对面蹲下,先看了看她的舌头,又轻轻搭上了她的脉搏。
他的手指搭在老板娘的脉搏上,神情专注。老板娘紧张地看着他,生怕他像那些大医院的医生一样,把脉不到几秒钟就说“没问题”。
然而,苏辰把脉的时间比她预想的要长得多。他的手指在她手腕的不同位置轻轻移动,仿佛在感受着什么细微的变化。
片刻后,苏辰收回手,眉头微微舒展。
“大姐,您的病,不是什么神经衰弱。”苏辰开口说道。
老板娘一听,眼睛亮了一下:“那是什么?”
“您这是湿热困脾,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苏辰用中医的术语说道,“长期饮食不节,加上思虑过度,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湿热内生,阻滞了气机。湿邪上犯,所以您会头晕恶心;脾胃虚弱,所以您会没胃口没力气;气机不畅,所以您会失眠多梦。”
老板娘听得一愣一愣的,她听不懂这些专业名词,但苏辰说出的症状,却和她自己的感觉完全吻合。这比那些只看检查报告的医生要准得多。
“那……那这病能治吗?”她急切地问道。
“能治。”苏辰肯定地回答,“您这病拖得有些久了,需要慢慢调理。以针灸配合汤药,祛湿健脾,升清降浊,疏通气机。大概需要一个疗程,症状就能明显缓解。”
老板娘听到“能治”二字,眼泪差点掉了下来。这一年来,她被这怪病折磨得生不如死,看遍了大小医院,听到的都是“没问题”或者“神经衰弱”,从来没有人能像苏辰这样,一语道破病根,并告诉她能治。
“小伙子,你……你说的都是真的?”她声音有些颤抖。
“当然是真的。”苏辰笑了笑,“您要是不信,我现在可以先给您扎几针,缓解一下您头晕恶心的症状。”
老板娘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好!那就麻烦你了!”
苏辰回到店里,拿出银针包。虽然金针效果更好,但对付这种慢性病,普通银针也足够了。他让老板娘坐好,然后在她的头顶百会穴、印堂穴,以及双腿的足三里、丰隆穴等穴位,迅速而精准地扎下了几针。
针刺手法依然是那么随意,但老板娘却没有感到疼痛,只有一股微微的酸麻感。随着银针的刺入,她突然感到头部像是被拨开了一层迷雾,原本昏沉沉的感觉竟然减轻了许多。胃部也舒服了一些,没有之前那种堵塞恶心的感觉了。
“哎哟,小伙子,你这针法真神了!”老板娘惊喜地喊道,“我这头一下就清亮了,胃也舒服多了!”
苏辰收回银针:“这只是暂时缓解症状。病根还在,需要配合汤药。我先给您开个方子,您去药店抓药,回去按时煎服。三天后再来找我复诊。”
他走进店里,在简陋的桌子上铺开纸笔,迅速写下了一个药方。药方以健脾祛湿、升清降浊为主,辅以疏肝理气之药。
“大姐,这方子您收好。”苏辰将药方递给老板娘,“药材要用好的,煎药的火候和时间我也写在上面了,您照着做。”
老板娘接过药方,小心翼翼地收好,眼中充满了感激和敬畏。她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苏辰,再看看身后这间破旧的医馆雏形,仿佛看到了一个奇迹正在诞生。
“小伙子,真是太谢谢你了!你真是神医啊!”老板娘激动地说,“诊金多少?”
苏辰摆了摆手:“第一次看,不收诊金。您回去好好按时吃药,感觉好点就行。”
“那怎么行!”老板娘坚持要给钱,“这药方也是钱啊!而且你还给我扎了针!”
苏辰拗不过她,只好说:“那就象征性地收一点吧。您看着给就行。”
老板娘从口袋里掏出一百块钱,硬塞到苏辰手里:“这太少了!等我病好了,一定好好谢谢你!”
苏辰没有推辞,收下了钱。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通过医术获得的报酬,意义非凡。
“大姐,您回去好好休息。记住,按时吃药,保持心情舒畅。”苏辰叮嘱道。
“哎,好好!”老板娘连连点头,拿着药方,步履轻快地离开了。
看着老板娘离去的背影,苏辰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这是他新医馆的第一个病人,也是一个好的开始。虽然只是一间破旧的陋室,但只要能救人治病,它就能焕发生机。
不过他也知道,马家的威胁还在,他的医术一旦传开,必然会引来更多的关注和麻烦。但这些,他都不怕。他有足够的实力去应对。
他转身走进店里,看着药柜里空荡荡的格子,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他需要尽快采购一些常用药材,让这个医馆真正运转起来。同时,也要想办法恢复自己的实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