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风起九州,圣威初现
九州大地风云再起,蛮骑入侵的阴影依旧笼罩着边境,而王也与文道诸圣的力量开始展露锋芒,整个局势正逐渐向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迈进。
王也在京城中接连召集文士与将领,精心布局,以图破蛮骑的进攻。自从六圣觉醒之后,文冢的异象层出不穷,诸多隐藏的秘密逐渐浮现,给了王也极大的信心。
“诸位,九州命运系于我们一人一策。蛮骑尚未发动决战,我们便要以文道之力,击溃其锋芒,保我邦国安稳。”王也目光如炬,振奋人心。
京城的议事厅内,文武百官聚集,气氛紧张而凝重。文官代表陈抒吟说道:“王公,蛮骑之势如野火燎原,唯有凝聚九州文士之心,方能筑牢精神长城。”
武将统领赵玄策则言辞激烈:“再多的文道,也抵不过蛮骑那铁骑铁血!若无强兵护卫,文道终究空谈。”
王也淡然回应:“文武合璧,方能成大业。今日之文道,非昔日软弱之辈,我们有六圣助阵,亦有百部盟军相继加入,力足以敌。”
议事厅外,传来急报:蛮骑主力部队正向边境急速逼近,多处关隘告急。情势逼人如箭在弦。
王也当机立断:“即刻召集百部军队,严阵以待,调整防御阵型。派遣侦察军深入敌后,破其后勤供应,切断其粮道。”
京城中,王也亲自开讲,教导文士修炼文道之力,开拓心智与境界。文道不仅仅是文化传承,更是首接影响战场胜负的关键。
与此同时,蛮骑阵营内却出现了异动。蛮骑大将青狼,统领蛮骑精锐骑兵,被一股神秘力量所扰,屡屡受挫。
青狼怒不可遏:“是谁敢搅我军大业?”
他的手下汇报:“大王,边境出现一位文道人士,能使蛮骑军心动摇,多次袭扰后勤。且其身后似有神秘力量护佑。”
青狼猛然沉思:“看来,文道非昔日可欺之辈。必须先除此人,方能扫清前路。”
他立即调集骑兵,誓要斩断敌人后援,冲破重围,首取京城。
京城内,王也正与六圣之一的文圣长老商议:“青狼骑兵凶猛,且主帅狡诈,此次必定不简单。”
文圣点头:“吾等文道己觉醒,且经百部盟军助力,此战虽艰,却也非无胜机。”
王也凝神思考:“必须借助文道秘法,结阵与实战并重。以文破武,以智破强。”
与此同时,文冢深处,一道幽光闪烁,传来古老声音:“王也,诸圣之力将助你一臂之力,但终极试炼即将降临,非单凭文武可解。”
王也闭目静思:“我自当迎接,步步为营,登上诸天之巅。”
九州风云,风起云涌。蛮骑铁骑逼近,文道圣威初现,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浩大战争,即将全面爆发……
蛮骑的铁蹄声愈发逼近,边境的旌旗猎猎,号角连天。王也身披文士长袍,站在京城最高的文统楼上,俯瞰着万千军士列阵,心中却冷静如水。
他清楚,眼下的战斗,不只是刀剑相接的血腥拼杀,更是文道与蛮力、秩序与野性的较量。
王也手中轻轻翻转一卷古卷,这正是他近日从文冢深处挖掘出的《文魂秘典》,其中记载了古代文道圣贤如何借助天地文气,化解战争纷争的神秘法门。
他将秘典置于案头,命令手下刻苦研习:“诸位,此刻非唯用武之时,文之力量亦是利剑,击碎敌人铁骑的心志与胆魄!”
各路文士闻言,纷纷点头,明白这不仅是一场军争,更是一场文化与精神的盛宴。
与此同时,蛮骑军中青狼率领的精锐骑兵早己集结完毕,他们的铁骑如潮水般涌来,挥舞着长矛,扬起漫天尘土,震得大地微颤。
青狼坐镇军帐,目光如炬:“王也,你的文道再强,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待我将你斩于马下,蛮骑霸业将无可阻挡!”
然而,正当蛮骑铁骑准备出征,京城外围忽然传来异象。
数名文士突然面色苍白,惊呼道:“文冢震动!诸圣光华隐现,天地文气剧烈波动!”
王也闻讯立即召集六圣,一行人急奔文冢方向。文冢深处,圣榜浮现,古老铭文闪耀出瑰丽光辉,似有上古文圣灵魂苏醒。
文圣缓缓开口:“王也,文道之威己觉醒,百世光辉终将照耀九州。蛮骑虽猛,终不敌文道守护之力。”
王也沉声道:“文圣长老,我等当凝聚诸圣与百部盟军之力,利用文冢秘力筑成防御阵法,迎击蛮骑!”
众圣点头称是。瞬间,文冢周围光华大盛,形成一道璀璨无比的文阵,隐隐蕴含惊世威势。
京城军民闻讯振奋,文道之光如同曙光穿透阴霾,士气大振。
边境战场,蛮骑冲锋陷阵,却被文阵之力所阻,数次重创,不得不暂缓进攻。
青狼见状,勃然大怒:“文道果然非凡!不过我青狼岂会轻易退却!”
他率军突围,打算绕道京城后方,制造混乱,切断盟军联络。
王也洞察敌谋,及时布下伏兵,命文士以文阵守护防线,将蛮骑一举围困于险地。
激战持续三日三夜,蛮骑虽勇,但被文道制衡,伤亡惨重。王也坐镇战场,指挥若定,亲自出手,以文道秘术破敌,令蛮骑军心大乱。
蛮骑统领青狼终于大败,狼狈撤退。九州文武同心,终将蛮骑逐出边境。
胜利的消息传回京城,百部盟军欢呼雀跃,王也的名声如日中天。
他心中明白,此战虽胜,但只是开始,真正的征程还远未结束。
文道与武力的融合,将在未来的岁月里,谱写更加壮阔的传奇。
随着蛮骑退却,京城的夜空中渐渐恢复了宁静。但王也深知,这只是蛮荒力量暂时的收敛,真正的风暴远未平息。
文统楼内,王也将战况详细汇报给赵景曜天子。赵景曜面色凝重,缓缓道:“王也,你的文道确实令朕刮目相看,蛮骑暂时被遏制,实乃大幸。但此战不过是边境的前哨,南方、北地乃至天际之外,都有更深的危机等待着我们。”
王也点头:“陛下所言极是,文道虽强,但单靠文统之力难以持久。唯有整合天下诸圣与百部文士,联结诸界力量,方能稳固九州。”
赵景曜拍案:“正是此意!朕命你率领文统先锋,巡查九州要地,收集散落文道遗珍,拓展文阵疆域。更需开发修炼体系,将文道境界上升至实战巅峰,才能真正制衡蛮骑及未知的外族威胁。”
王也心中掠过一丝激动:“陛下的胸怀广阔,文道未来必将登峰造极。”
夜深,王也于书案前冥思良久。他决定设立三大板块地图:九州本土的百部领地,远东蛮荒的蛮骑之地,以及隐秘的诸天秘境,开启宏大世界观。
同时,他着手完善文道境界体系:
文初境:领悟文字真义,掌握基础文气。
文灵境:与天地文气相融合,能以文气御物。
文圣境:文气凝聚成形,能施展文道神技。
文尊境:文道造诣臻至,开辟文阵领域,影响天地。
文帝境:登顶文道巅峰,成为诸天文道之主,掌控万界文脉。
王也明白,唯有境界大成,才能实现文道霸业,镇压蛮骑,甚至超越皇权,成为万界的最终主宰。
他向赵景曜禀报新计划,获得天子大力支持。文统逐渐发展成为整合天下文化、力量的庞大体系,文道之光渐渐照耀九州大地。
与此同时,蛮骑未曾真正放弃,他们暗中联络北方异族,企图合纵连横,图谋再次南侵。王也与蛮骑的对决,也将由此掀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