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朗转身从行李上取下一卷竹简,递给云芷,温和道:"这是《黄帝内经》中关于 '治未病' 的篇章。
治国如治病,防患于未然比事后补救更重要。"
云芷接过竹简,手指抚过上面师父亲手批注的小字。
她记得十岁那年,师父开始教她读医书,第一本就是《黄帝内经》。
那时,她总是读不懂,师父便不厌其烦地解释,首到她完全明白为止。
"师父......"
云朗摆了摆手,打断了她的话,接着道:"昭阳郡主虽年幼,但天资聪颖,确实是个明主之选。只是......"
他顿了顿,"权力之争,往往身不由己。一旦卷入,再想抽身就难了。"
夜风忽然转强,带来远处酒肆里飘来的歌声。
那是个清亮的男声,唱着新编的小曲:"昭阳郡主仁德广,洛州百姓得安康......"云芷听着,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一阵整齐的马蹄声。
师徒二人同时向窗外望去。
一队身着轻甲的侍卫停在客栈门前,为首的骑士翻身下马,铠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客栈老板慌忙迎出,不多时,楼梯上便响起了脚步声。
"云姑娘可在?"门外传来恭敬的询问。
云芷与师父交换了一个眼神,上前打开房门。
一名侍卫拱手而立:"郡主有请云姑娘明日一同启程回京,参加即将来临的秋狩。"
这个邀请来得突然,却又在情理之中。云芷回头看向师父,云朗只是微微点头,眼中满是了然。
待侍卫离去,房间再次归于平静。
云朗走回药架前,继续整理那些未完成的药材,动作却比先前慢了许多。
"秋狩是个好机会,"他背对着云芷说,"王公贵族都会到场。"
云芷明白师父话中的含义。秋狩不仅是皇家传统,更是各方势力暗中较量的舞台。昭阳郡主邀她同行,意义非同一般。
"师父不一起去吗?"云芷问道,尽管她似乎己经猜到了答案。
云朗转过身,脸上挂着云芷熟悉的、带着几分洒脱的笑容:"我这把老骨头,还是继续游历更适合。"
他指了指桌上整理好的药箱,"这些你带上,京城不比洛州,万事小心。"
他走到床边,从枕下取出一个锦囊,交代道:"这里面有三颗'回魂丹',危急时刻可保一命。"
又拿出一块玉佩,"这是为师年轻时所得,据说能辟邪挡灾,你随身带着。"
云芷接过礼物,喉头一紧,声音哽咽 :"师父......"
"记住,"
云朗的声音突然严肃起来,"无论发生什么,先保全自己。只有活着,才能救更多的人。"
月光渐渐西斜,为师徒二人镀上一层银边。
云芷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雨夜,师父也是这样站在药架前,对浑身湿透的她说:"从今往后,你就叫云芷吧。"
如今,她要踏上另一段旅程了。
窗外,洛州城的灯火依旧明亮,仿佛在为她指引前路。
"师父,我会常写信回来。"云芷轻声道。
云朗笑着摇摇头:"不必牵挂我。
记住为师教你的——望闻问切不仅适用于病人,也适用于你今后遇到的每一个人。"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星空:"天色己晚,你早些休息吧。明日还要赶路。"
云芷点点头,却站在原地不动。她知道,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云朗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去吧。记住,无论你走多远,师父这永远是你的家。"
这句话击中了云芷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她突然跪下,向师父行了三个大礼:"师父的养育之恩,云芷永世不忘。"
云朗扶起她,眼中闪烁着慈爱的光芒:"芷儿,为师只希望你平安快乐。"
这一夜,师徒二人促膝长谈至东方泛白。
云朗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不仅是医术,更有处世之道。
云芷认真聆听着,将每一个字都刻在心底。
.............................................................
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纸照进房间时,楼下的侍卫己经整装待发。
云芷背起行囊,最后看了一眼师父住的房间,然后转身下楼。
客栈门口,昭阳郡主的车驾己经准备就绪。小郡主亲自掀开车帘,向云芷招手:"云姐姐,这边。"
云芷深吸一口气,迈步向前。
她知道,从今天起,她的人生将走向一个全新的方向——不再是单纯的医者,而是政治漩涡中的参与者。
临上马车前,她回头望了一眼客栈二楼。
师父的身影立在窗前,正目送她离去。晨光中,他鬓角的白发更加显眼,但身姿依然挺拔如松。
云芷向他挥挥手,然后坚定地踏上了马车。车轮转动,载着她驶向未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