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机:从废铁到苍穹

第14章 工坊升级·墨规初立

加入书架
书名:
玄机:从废铁到苍穹
作者:
喜欢巴沙鱼的孙科员
本章字数:
10550
更新时间:
2025-06-05

青岩城少城主林霆那晚的承诺,如同在惊涛骇浪中投下的一枚定锚,虽无法平息风暴,却为墨工坊指明了一处可以暂时喘息、积蓄力量的避风港。兽潮的余威尚未散尽,守城“惊雷”的震撼仍在发酵,而来自城主府、符文公会、鲁氏工坊乃至烈阳宗的无形压力,己如黑云压城,时刻提醒着陆昭:黑石镇这方简陋的后院,早己不再是安全之地。

墨工坊,必须蜕变!

百巧阁苏芸送来的第一笔巨额预付款,以及后续源源不断、因墨钢农具热销而滚入的利润,为这场蜕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林霆少城主也如约送来了几份标注着“非官方推荐”的地契信息,位置皆在青岩城辖下、距离主城约五十里、相对偏僻却交通便利的区域。

陆昭亲自勘察,最终选定了一处名为“隐谷”的地方。此地三面环山,入口隐秘狭窄,形似葫芦口,易守难攻。谷内地势平坦开阔,有溪流穿谷而过,提供了水源。更关键的是,山谷深处岩层稳定,蕴藏着丰富的普通铁矿和石灰石矿脉,虽非珍稀矿藏,却足以支撑基础建设所需。最重要的是,此地距离青岩城不算太远,便于物资运输和与百巧阁联系,又足够隐蔽,远离各方势力的首接视线。

“就是这里了。”陆昭站在谷口高处,俯瞰着下方郁郁葱葱的谷地,眼神锐利而充满期待。他身后,老林头、秦红玉、陈默、小石头,以及几位经过严格筛选、初步吸纳的核心工匠(擅长土木、石工、烧窑),同样心潮澎湃。

建设,在绝对保密和高效运转中拉开序幕。陆昭亲自绘制了详细的规划图:

防御优先: 谷口狭窄处,依山势修建高达五丈、厚达一丈的墨钢混凝土(改良墨泥)混合黑石巨岩的复合城墙,顶部设置女墙和隐蔽的射击孔。城墙上,预留了未来安装“雷吼炮”衍生防御武器的基座接口。唯一的入口,是两扇由厚重墨钢铸造、内部嵌有复杂机械锁和初级能量感应装置(聚玄核心驱动)的沉重大门。城墙内侧,还挖掘了深壕,引入溪水形成护城河。

功能分区: 整个谷地被划分为明确的区域:

核心研发区(代号“天枢”): 位于山谷最深处,依山壁开凿或半嵌入山体,由最坚固的黑石和墨钢混凝土建造。这里是聚玄核心研究、尖端武器、能量技术开发的绝对禁区,配备多重物理和能量警戒(利用聚玄核心驱动简易能量场探测器和声波报警装置)。只有陆昭和极少数获得“甲级权限”的核心成员才能进入。

精密制造区(代号“天工”): 毗邻核心研发区,由数座宽敞、采光良好、地面经过硬化处理的工棚组成。这里将安装新采购的大型精密锻造炉、水力驱动的简易车床(陆昭设计草图)、研磨平台等。负责核心部件的精密加工和组装。

材料处理与基础生产区(代号“厚土”): 靠近谷口溪流,设有大型矿石粉碎场、焦炭煅烧窑、高炉、墨泥搅拌池等。负责原材料预处理和墨钢锭、墨泥构件等基础材料的大规模生产。

生活与仓储区(代号“栖霞”): 位于山谷向阳避风处,规划了整齐的宿舍、食堂、公共浴室、仓库等。虽力求简朴实用,但陆昭坚持保证通风、采光和基本的卫生条件。

训练与试验场(代号“砺锋”): 一片开阔的硬化场地,用于测试新武器、训练内部防卫力量(由秦红玉负责从工匠中挑选可靠者组建)。

能源动脉: 整个基地的动力核心,是位于核心研发区深处、由多重防护结构包裹的“聚玄核心(原型-改)”。陆昭利用在青岩城采购的导能铜线和绝缘材料,初步铺设了简陋的“能量传输网络”,优先为以下关键设施供能:

“明瞳”警戒系统: 在城墙、谷口、核心区外围等关键节点,安装了由聚玄核心驱动的“玄光探照灯(改良型)”,不仅能在夜间提供强力照明,其高强度光束本身对低阶凶兽和潜入者就是一种威慑。同时,结合简易的能量波动探测晶石(百巧阁采购),构成了初步的警戒网络。一旦探测到未经授权的玄气波动或异常能量侵入,核心区的警报晶石(一块特制的、连接着聚玄核心的青冥玉片)会发出特定频率的嗡鸣。

“灵犀”通讯器(原型): 陆昭利用聚玄核心输出的稳定能量,结合共振原理和简易的声波聚焦/接收装置(类似电话雏形),在核心研发区、精密制造区、大门哨所等几个关键节点之间,架设了有线通讯网络。虽然传输距离短、音质粗糙,且需要专人值守操作,但这彻底改变了以往靠人跑腿传递信息的低效模式,指令传递速度大大提升,尤其在紧急情况下意义重大。

核心熔炉温控: 在精密制造区的高精度熔炼炉内,嵌入了由聚玄核心供能的微型热场稳定装置(基于星尘刻刀能量引导原理的简化应用),能更精确地控制炉温波动范围,大幅提升特殊合金冶炼的成功率和质量稳定性。

大门禁制: 厚重的墨钢大门,其内部复杂的机械锁芯由聚玄核心的能量驱动一组精密的齿轮机构控制,开启需要特定的物理钥匙和对应的能量频率密匙(由陆昭掌握),大大提升了安全性。

当第一座高炉在“厚土区”点燃,当“天工区”崭新的锻造炉发出轰鸣,当“明瞳”的光束第一次划破隐谷的夜空,当“灵犀”通讯器中传来大门哨所清晰的报告声…一股前所未有的、充满科技感与力量感的气息,在这片隐秘的山谷中升腾起来。老林头抚摸着冰冷的墨钢城墙,热泪盈眶。秦红玉在“砺锋”场指导防卫队训练,疤痕下的嘴角带着一丝罕见的笑意。陈默则完全沉浸在“天枢区”分配的独立计算室内,堆满草稿的石板上写满了复杂的能量流公式和结构力学方程。小石头成了最忙碌的“传令兵”(虽然有了通讯器,但很多地方还没覆盖),在各个区域穿梭,小脸上满是兴奋。

然而,陆昭深知,硬件的升级只是基础。墨工坊要发展壮大,要抵御外部的觊觎和内部的侵蚀,必须建立一套与之匹配的、深入骨髓的“魂”——这就是墨规!

在基地初步落成的全体成员大会上(地点在“栖霞区”新落成的议事堂),陆昭站在台上,身后悬挂着一幅巨大的、由他亲手书写的“守密、精进、利民”六个铁画银钩的大字。台下,除了最初的黑石镇班底,还有新招募的三十余名经过严格背景审查、在各自领域(土木、采矿、冶炼、木工、甚至一名落魄的低阶符文学徒)展现出潜力和忠诚的工匠与学徒。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陆昭身上。

“诸位!”陆昭的声音沉稳有力,回荡在宽敞的议事堂内,“墨工坊自黑石镇一隅崛起,历经兽潮血火,方有今日隐谷基业!然创业维艰,守成更艰!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暗流涌动。欲使我墨工坊薪火相传,光大‘器’道,非唯器物之利,更需规矩方圆,铸就我墨工坊不朽之魂!今日,立‘墨规’!望诸君共守之!”

他展开一卷特制的、坚韧的兽皮卷轴,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条款:

第一律:守密如铁!

甲级: 聚玄核心、雷吼炮原理、星尘晶特性、核心能量技术图纸等,为最高机密。接触者需立灵魂血誓(陆昭从匠心神晶碎片中获得的一种简易约束法门,违反会遭受灵魂反噬),仅限“天枢”权限者。

乙级: 墨钢核心配方、特种墨泥配方、关键设备设计图(如精密熔炉温控装置)、新型武器/工具原型。接触需严格审批,立保密契约,仅限核心成员及特定岗位。

丙级: 普通生产工艺流程、外售产品结构图、基地防御布局(非核心)。所有成员需严守,泄密者视情节轻重,处以鞭刑、废黜技艺、驱逐乃至处决!

保密范围: 工坊内一切所见所闻所造,严禁对外泄露(包括家人)。设置专门保密监察组(秦红玉任组长),有巡查、质询之权。

技术隔离: 各分区实行技术隔离,非必要不交叉。匠人只接触完成自身工序所需知识。

第二律:精进不息!

贡献点制度: 设立“墨点”。完成生产任务、提出有效改进建议、解决技术难题、创新设计(无论成功与否)等,皆可获得相应“墨点”。

“格物”奖: 每月评选。对提出最具价值创新思路或解决重大技术难题者,授予“格物”奖章,奖励高额墨点及实物(金钱、稀有材料阅览权限等)。

“薪火”传承: 高级匠师(如秦红玉、老林头)有义务带徒传艺。徒弟出师或取得突破,师傅可获得额外墨点奖励。

“藏经阁”(筹建): 利用墨点可兑换阅览非核心的技术笔记、基础科学原理(陆昭整理编写)、图纸(乙级以下)等知识。知识,是墨工坊最大的财富!

容错机制: 鼓励探索!在可控范围内进行的试验失败,不追究责任,反而记录经验,转化为墨点。唯固步自封、畏惧失败者,无立足之地!

第三律:利民为根!

技术: 严禁研发、生产以虐杀、酷刑、大规模无差别毁灭为目的的器物。所有武器研发,需明确标注设计用途(防御/精准打击/威慑),并经陆昭及核心成员评议通过。

民生优先: 墨工坊每年需保证一定产能和资源,用于研发和制造能切实改善底层平民生活、提高生产效率的器具(如更高效的农具、净水装置、医疗辅助器械雏形等)。

“公输”之责: 墨工坊成员需谨记,技艺源于天地,当用于造福苍生。恃技凌人、为虎作伥者,视为叛道,严惩不贷!

陆昭逐条宣读,声音铿锵有力,每一条都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保密条例的森严令人心悸,精进奖励的丰厚又让人热血沸腾,而技术的底线则透着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

“墨规即我墨工坊之骨血!守之,则工坊兴,诸君共荣!违之,则工坊危,自绝于道!”陆昭最后环视全场,目光如电,“诸位,可愿立誓,共守此规,同铸墨魂?”

短暂的沉寂后,老林头第一个站出来,单膝跪地,右手抚胸,声音洪亮:“老林头在此立誓!以手中铁锤与毕生心血为证,此生谨守墨规,若有违背,神魂俱灭,永世不入轮回!”这是最重的匠人誓言!

秦红玉紧随其后,疤痕下的眼神无比坚定:“秦红玉立誓!守密如铁,精进不息,利民为根!违者,犹如此指!”她并指如刀,在身旁一根精铁柱上划下深深痕迹!

陈默拄着拐杖,艰难却无比庄重地躬身:“陈默立誓!以毕生所求之‘理’为证,恪守墨规,探索不息!若违此誓,道心崩殂!”

小石头激动得小脸通红,学着大人的样子,单膝跪地,稚嫩却无比认真:“小石头立誓!永远跟着坊主!守规矩!学本事!做好东西!要是…要是坏了规矩,就让…就让凶兽把我叼走!”

新加入的工匠们,看着眼前这庄严肃穆又充满凝聚力的场景,感受着墨规中蕴含的严谨、进取与责任,心中的忐忑渐渐被归属感和豪情取代。他们纷纷以各自的方式,或跪或躬,发出郑重誓言!

墨规初立,墨魂始铸!

随着基地的落成和墨规的深入人心,墨工坊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有了稳定的环境、充沛的资金、初步的自动化(能源、通讯)和明确的方向,陆昭开始有计划地吸收新鲜血液。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局限于传统匠人。

“格物院”雏形: 在陆昭的授意下,陈默开始负责组建一个特殊的小组,暂名“格物院”。成员不要求有高超的锻造手艺,但必须具备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以及一定的计算能力。陆昭亲自编写了《基础数理》、《物质初解》、《能量导论》等简易教材,利用晚上时间授课。最初只有包括陈默在内的五人,其中两人是木讷却对数字极其敏感的老账房,一人是喜欢观察鸟兽虫鱼、总能提出奇怪问题的少年,还有一人,竟是那位新加入的低阶符文学徒——一个名叫柳清、因质疑导师的符文理论而被排挤的年轻女子。陆昭看重她对能量流动的敏感和敢于质疑的精神。格物院的任务是推演公式、优化设计、建立基础理论模型,为“器”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天工部”扩张: 秦红玉负责的精密制造区成为人才需求大户。她不仅招募经验丰富的铁匠,更注重选拔那些心思灵巧、手指稳定、能静心钻研的年轻人。陆昭引入了简单的标准化概念和公差配合理念,虽然初期让习惯凭感觉和经验的老匠人很不适应,但在秦红玉的强势推行和实际产品优良性能的证明下,新的生产模式逐渐被接受。同时,陆昭亲自指导几名有潜力的学徒,开始尝试利用聚玄核心的稳定能量,结合简易的连杆和齿轮机构,制造一些重复性工作的辅助机械臂(自动化雏形),虽然笨拙,却大大减轻了人力负担,提升了关键部件的加工精度。

“厚土部”与“栖霞部”: 老林头负责的材料处理与基础生产区,以及基地的后勤保障(栖霞部),也吸纳了大量踏实肯干的工匠和劳力。陆昭特别强调了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如粉尘收集、废水初步沉淀处理),虽然条件简陋,但这份理念让新加入者感到新奇和被尊重。

整个隐谷基地,如同一台加注了澎湃燃料的精密机器,开始高效而充满活力地运转起来。锻造的轰鸣声、水流冲击水轮的哗啦声、试验场偶尔传来的沉闷爆鸣声、格物院内激烈的讨论声、食堂里热闹的交谈声…交织成一曲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新生乐章。

在核心研发区“天枢”内,陆昭站在工作台前。台上,第二代“聚玄核心(试验型)”的设计图己经铺开,其结构更加复杂,能量转化效率目标提升至35%!旁边,摆放着几块新采购的、属性各异的稀有矿石样本,以及一小块从百巧阁以天价秘密购得的“空冥石”(据称有稳定空间的微弱特性)。他的目光,则落在一份由陈默和柳清合作提交的、关于“利用聚玄核心能量场进行远距离微弱信号接收可能性”的推演报告上…

基地升级,墨规初立,人才汇聚。墨工坊这艘搭载着星火与梦想的航船,终于在隐谷这片精心打造的港湾中,扬起了更坚固的风帆,储备了更充沛的燃料,准备驶向那更加波澜壮阔却也必然暗流汹涌的未来之海。而陆昭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聚玄核心在隔壁的能量室中稳定运行着,那低沉的嗡鸣,如同这新生基地澎湃的心跳,坚定而有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