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大宋之最强乞丐

第56章 比试(二)

加入书架
书名:
风起大宋之最强乞丐
作者:
鸽子捎
本章字数:
2442
更新时间:
2025-07-02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清朗地吟诵起来:“月满青山夜色幽,银辉漫洒古村头。阶前桂影浮香梦,井畔苔痕映素流。稚子牵衣寻远客,邻翁倚杖话乡愁。何时再赏家乡月,共醉桑麻岁月悠。”

他的声音富有韵律,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诗意。随着他的吟诵,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古村之中。明月高悬,洒下银辉,铺满了整个青山。古村的阶前,桂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仿佛散发着阵阵香气,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井畔的青苔上,倒映着银色的月光,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画面中,天真的稚子拉着客人的衣角,好奇地询问着远方的事情;年迈的邻翁倚着拐杖,诉说着心中的乡愁。而诗人则在这宁静的氛围中,憧憬着何时能够再次与家人一起欣赏家乡的月亮,共同沉醉在这田园般的岁月里。

徐如云这首诗甫一吟罢,萧云峰不禁暗自点头,心中暗道:徐如云这首诗写得还是相当不错的,遣词造句极为精妙,意境营造更是一绝。那月满青山的静谧,古村生活的质朴,乡愁情思的婉转,皆被他以灵动之笔勾勒而出。看来他是得到了老徐的几分真传,不愧是徐阁老之子。

有了李沐风和徐如云这两人开了头,原本还稍显安静的大厅里瞬间热闹起来。众人仿佛被点燃了创作的热情,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各自献上了自己精心创作的诗。一时间,吟诗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然而,这些诗作的水平却是参差不齐。有的诗意境优美,文采斐然,让人听后不禁拍手称赞;有的诗则语句生硬,内容空洞,读起来味同嚼蜡。

就在这时,萧云峰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他身姿挺拔,神情从容,双手抱拳,微微躬身,朗声道:“在下也不揣浅陋,献丑作了一首,请仙儿姑娘赏鉴。”说罢,他迈着沉稳的步伐,一边缓缓前行,一边高声诵读起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那声音清朗而豪迈,仿佛带着一种对宇宙的好奇与追问。众人仿佛看到一个人手持酒杯,仰头对着苍天,询问着明月的来历和天上宫殿的情形,那洒脱不羁的形象跃然眼前。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萧云峰的语调微微一转,流露出一丝犹豫与思索。他似乎想要乘风飞向那遥远的天宫,但又担心那琼楼玉宇的高寒。于是,他在月下翩翩起舞,与自己的影子相伴,思考着天上与人间的优劣。这一番情感的波折,让众人的心也随之起伏。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此时,萧云峰的声音变得轻柔而惆怅。他仿佛看到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照进雕花的窗户,照着那些因离别而难以入眠的人。他不禁发出疑问:月亮啊,你本不应有怨恨,为何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格外圆满呢?这细腻的情感,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后,萧云峰的声音逐渐高昂,充满了豁达与祝愿。他告诉人们,人生总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总有阴晴圆缺一样,这是自古以来都难以圆满的事情。但他希望人们都能长久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