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是读书人,平日里多是吟诗作对,谈古论今,对于萧云峰这番深入浅出、富含哲理的言论,确实有些难以立即接受。在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下,读书人多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他们中的许多人,尤其是富贵人家出身的,往往缺乏对底层百姓生活的切身体会。因此,萧云峰的话在他们听来,虽然新颖,却也显得有些突兀。
萧云峰见众人表情淡然,心中明白,自己的这番话确实有些超前,甚至可以说是石破天惊。在这样的场合,他的话语显然没有引起大家的共鸣。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萧瑟之感,在这热闹非凡却又暗藏着文人之间暗自较量的场合里,巧儿的目光始终紧紧追随着萧云峰。当她瞧见萧云峰那神情中透露出的落寞之意时,心中不由得一阵揪紧。她全然顾不上此刻正处于众人环视的公开场合,那平日里的羞涩与矜持瞬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只见她缓缓伸出手,轻轻地握住了萧云峰的手,动作轻柔而又坚定,仿佛是在传递着一股无形的力量,以此来给予他温暖的安慰。
萧云峰只觉得一股暖流瞬间涌上心头,心中不禁暗自感叹,好一个善解人意的女孩啊!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能有这样一个懂自己的人,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就在这时,信王那沉稳而又威严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三位的言论,各有千秋,都展现出了独特的见解和才华。这一时之间,还真是难以评出个高下。不知徐阁老有何高见?”信王的目光转向徐华亭,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徐华亭微微欠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缓缓说道:“的确,三人立意不同,各有其精妙之处,的确很难分出高下。依老夫之见,不如算作平手如何?”他的声音不疾不徐,沉稳而又有分量。
顾青依听闻,轻轻点了点头,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自是没有意见。她本就不是一个争强好胜之人,对于这样的结果,她觉得倒也公平。
然而,那宋青书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心中却是极为不忿。他可是当朝状元郎,才华横溢,声名远扬。和顾大才女打成平手,他还勉强能够接受,毕竟顾青依也是才名远播。可如今居然还和一个籍籍无名之辈也打成了平手,这让他如何能够咽下这口气?他的脸色微微涨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和愤怒,但当朝王爷和阁老都己经发话了,他也只能无奈地同意,心中却暗暗记恨上了萧云峰。
此时,在那高高的阁楼上的老者正静静地看着楼下发生的一切。他的眼神深邃而又犀利,仿佛能够看穿每个人的心思。他突然转过头,对着身后那个面白无须之人问道:“小林子,你觉得这萧云峰与宋青书二人今日这番见解如何?实话实说。”他的声音低沉而又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身后面白无须之人微微躬身,恭敬地说道:“主子,那我就说一下我的浅见。宋状元的言论,看似花团锦簇,热闹非凡,各种华丽的辞藻堆砌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但总感觉华而不实,如同那镜中花、水中月,看似美好,却难以触及到实质。而萧公子这番言论虽有离经叛道之嫌,但却感觉如同盖房子打地基,十分牢固,有着扎实的根基和深刻的内涵。”
老者听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而又豪迈:“小林子,看来你没白跟随我这些年,你这哪是浅见,这番话说得很合我意!”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赏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