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那群人走近以后,萧云峰仔细一看,只见为首之人是一个老者,虽然己到花甲之年,却有一种上位者的气质,随从十多人皆是一身劲装,气质森人。老者见对面之人虽衣着破烂却神色淡然,见到自己如此多人,神色中也未透露出任何担心或者害怕之意。老者下马拱手道:小兄弟,我等一行人因着急赶路,错过了客栈,现天色己晚,看着天色马上也要下雨,想在你这借宿一宿。萧云峰刚来到这个世界,也想了解一下这个世界,看这群人着装打扮应该知道不少,于是有模有样抱拳说道:相逢即是缘,只要各位不嫌此地简陋,随意即可。老者也不再推脱,说了声谢谢之后。一群人纷纷下马开始生活做饭。萧云峰也去外面寻找吃的去了,刚出庙门抬头看了看天,乌云蔽日,看来马上要下雨了。找了一圈之后啥也没找到,萧云峰只能无奈回去,老者那边己经做好了饭,闻到香味萧云峰肚子也不争气的叫了起来。老者看到萧云峰回来,热情地招呼他:“小兄弟,快来一起吃。”萧云峰也不客气,坐下便吃起来。饭桌上,老者与萧云峰交谈起来,问起他的来历。萧云峰灵机一动,脑海中迅速闪过无数个念头,开始诉说起自己原主人的身世来。
“我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无依无靠,只能独自出来闯荡。”萧云峰的声音略微低沉,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这段经历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他继续说道:“这些年来,我历经千辛万苦,吃尽了苦头,但我从未放弃过。我一首坚信,只要我努力奋斗,总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萧云峰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生活的不屈和对未来的憧憬,让人不禁对他产生一丝同情和敬佩。
正说着,外面突然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众人庆幸能在这破庙避雨。饭后,老者拿出一锭银子递给萧云峰,以作借宿和添麻烦的谢礼。萧云峰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随后,老者向萧云峰讲述起这个世界,提及了一些江湖门派和奇闻轶事。萧云峰听得入神,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了解。就在这时,庙外传来一阵嘈杂声,像是有一群人在打斗。老者眉头一皱,对随从说:“去看看怎么回事。”随从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回来禀报:“外面是一群山贼在抢劫路人。”老者站起身来,对萧云峰说:“小兄弟,我们一起去帮帮那些人。”萧云峰热血上涌,跟着老者等人冲了出去。
冲出去后,只见一群山贼正围着几个路人,挥舞着大刀叫嚣着。老者大喝一声:“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抢劫,还不速速住手!”山贼头子看了看老者等人,不屑地说:“哪来的多管闲事之人,识相的就赶紧滚,否则别怪大爷的刀不长眼!”说罢,便带着一群山贼冲了过来。老者和随从们迅速摆开阵势,与山贼们战在一起。萧云峰虽然没什么武功,但也不甘示弱,捡起一根木棍加入了战斗。他瞅准一个时机,朝着一个山贼的腿上狠狠打去,那山贼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就在这时,一个山贼从背后偷袭萧云峰,眼看大刀就要砍到他身上,老者眼疾手快,一脚踢飞了那山贼的刀。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山贼们渐渐不敌,开始西处逃窜。路人纷纷过来感谢老者等人的救命之恩。交谈中,老者得知其中一位路人是当世大儒董子善。三人围坐一圈,气氛既庄重又融洽。大儒一脸严肃,正襟危坐,而萧云峰则显得轻松自如,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
当大儒开始谈论起治国之道时,萧云峰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用他那现代人的思维和独特的见解侃侃而谈。
萧云峰首先提到了民主与法治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让每个人都能在法律的框架内自由地生活和发展。同时,政府也应该倾听民众的声音,尊重民意,让人民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来。
接着,萧云峰谈到了经济发展的关键。他强调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国家的经济才能持续繁荣。
萧云峰还谈到了文化建设的意义。他说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其灵魂所在,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鼓励文化创新,让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发展。
老者与大儒静静地听着萧云峰的讲述,时而点头表示赞同,时而陷入沉思,时而反驳几句。萧云峰的观点虽然与传统的治国理念有所不同,但却充满了新意和前瞻性,大儒和老者听后,眼中均露出赏识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