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依不经意间抬眸,目光扫过人群,恰好与萧云峰的视线撞在一起。刹那间,她的眉头微微一蹙,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上次萧云峰那句“好大”,如同刺耳的杂音,在她心中留下了极坏的印象,此刻回想起来,仍让她觉得厌恶。
就在这时,董瑶像一只欢快的小鹿,从人群中飞奔而来。她满脸笑意,一头乌黑的秀发随着奔跑的动作轻轻晃动。跑到顾青依面前,董瑶娇声说道:“顾姐姐,你啥时候来的呀?早知道咱们就结伴来了,一路上也好有个伴儿说说话。”
两女并肩站在一起,宛如两朵娇艳的花朵,各有各的风情。顾青依宛如一朵高洁的白莲,气质清冷,自带一种出尘的韵味;而董瑶则似一朵热烈绽放的玫瑰,活泼俏皮,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此刻,董瑶亲昵地晃着顾青依的胳膊,娇嗔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这不经意的动作,让两人胸前的风光若隐若现,显得格外动人。
萧云峰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他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贪婪。顾青依敏锐地觉察到了他的目光,脸上闪过一抹羞怒,她微微侧过身,用手轻轻整理了一下裙摆,嘴里小声地嘟囔了一句:“登徒子。”那声音虽小,但却充满了鄙夷。
李沐风也注意到了萧云峰,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认为绅士的微笑,走上前说道:“小师弟,你看为兄做的这首诗如何?”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得意,仿佛己经笃定自己的诗会得到称赞。
萧云峰心中明白李沐风眼中的讥讽之意,但他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淡淡地应付了一句:“不错。”
李沐风见萧云峰如此平淡的回应,心中有些不悦,他想借机让萧云峰出丑,便接着说道:“小师弟,你文采不错,此情此景你也来作诗一首吧。”他故意加重了“文采不错”这几个字的语气,带着几分挑衅。
萧云峰看着李沐风那充满讥讽的眼神,心中冷笑一声,说道:“好呀,如此我就当仁不让了。”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而自信,然后缓缓吟道: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他的声音清朗而富有韵律,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魔力,在空气中回荡。随着诗句的吟出,周围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原本的嘈杂声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萧云峰那悠扬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回响。
众人都被这首诗深深地震撼了,诗中描绘的那种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富贵贫贱的独特见解,让他们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就连顾青依也不禁微微睁大了眼睛,眼中满是赞叹。她原本对萧云峰的厌恶之情,在这一刻也因为这首诗而有了一丝动摇。
李沐风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没想到萧云峰竟然能吟出如此绝妙的诗,与自己的诗相比,简首是天壤之别。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嫉妒和不甘,但在众人面前,他又不得不强忍着,挤出一丝笑容,只是那笑容显得格外僵硬。
整个场面陷入了一片寂静,仿佛时间都为这首诗而停止了。萧云峰站在那里,眼神平静而从容,仿佛刚才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这首诗,却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在众人心中久久无法平息。李沐风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原本挂在脸上那自信且略带讥讽的笑容,如被寒风吹过的残花,瞬间凋零。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发不出半点声音。
周围人群的赞叹声,此刻在他听来,就像是一把把尖锐的刀子,首首地刺进他的心里。他的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却丝毫感觉不到疼痛。他的眼神中满是嫉妒与不甘,死死地盯着萧云峰,仿佛要把对方看穿。
过了好一会儿,李沐风才勉强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干巴巴地说道:“小师弟果然才华横溢,为兄自愧不如。”那声音干涩而沙哑,带着浓浓的酸涩。他心里却在暗自咬牙切齿,痛恨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让萧云峰出丑,反倒让他在众人面前出尽了风头。
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和愤怒,李沐风故作镇定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然后转身对周围的人说道:“今日能听到如此佳作,实乃我等之幸。不过诗词之道,本就各有千秋,小师弟这首诗虽妙,但也不能代表一切。”他试图用这番话来挽回自己的颜面,可众人的目光却依旧停留在萧云峰身上,对他的话只是敷衍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