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白炽灯在凌晨两点依然亮着。窗外风声低语,像某种隐秘的耳语。
张轼坐在电脑前,指节抵着额头,眉心紧蹙。他的手机静静躺在桌角,屏幕上的那句“游戏才刚刚开始”,仿佛还在无声地回响。
自从那条陌生短信出现,他就再没合眼。照片里的周明远神情淡漠,烟头微光映着他下颌的轮廓,背景中的“周氏医药”字样像一根刺,扎进他原本平静的研究生活。
他起身冲了杯黑咖啡,手指无意识地着手机边框。片刻后,他拨通了王磊的号码。
“老王,我需要刘宇轩母亲最近的财务记录。”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多虑了,但他清楚,有些事,从来就不是巧合。
半小时后,王磊送来一个牛皮纸袋,封口处还带着夜露的潮气。
袋子摊开,最上面是一沓银行流水——刘宇轩母亲的账户,每笔转账都来自“周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对公账号,时间正好对应张轼提交算法的前三天、实验数据更新的前夜。
屏幕蓝光在他眼底跳动,像是某种无声的倒计时。
“叮。”
手机再次震动,是赵刚的通话记录截图。
王磊的语音留言带着电流杂音:"刚子那孙子嘴硬,我找了他常去的台球厅,趁他喝多翻了手机。
这半个月他和周明远每天至少三通电话,最后一通就在刘宇轩被带走的那晚十点十七分。"
张轼的拇指划过屏幕上的通话记录,喉结动了动。
前世周明远也是这样,用阴招把父亲的厂子搞破产,又买通医院拖延母亲的透析时间。
那时他像只无头苍蝇,连对手是谁都看不清;如今系统奖励的信号追踪仪就搁在抽屉里,那些被删除的短信、被掩盖的转账,在他面前不过是一串待解的代码。
"系统,比对三组数据。"他低声说。
淡蓝色的系统面板在视网膜上展开,银行流水、通话记录、门禁监控像拼图般重叠——周氏集团的转账时间与刘宇轩进入实验室的时间完全吻合,赵刚的通话时段恰好覆盖了数据窃取的关键节点。
当"周明远"三个字在面板中央高亮时,张轼的指尖重重敲在桌面:"原来是你。"
晨光透过纱窗爬进实验室时,张轼己经把所有证据整理成三本蓝皮档案。
他站在清华招生组办公室门口,指节悬在门上顿了顿——李老师昨天说要跟他讨论保送名额,正好是递证据的机会。
"请进。"
李航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张轼推开门,看见李老师正低头整理文件,发梢垂在锁骨处,白衬衫的第二颗纽扣松着,露出点珍珠项链的光泽。
听见动静她抬头,镜片后的眼睛微眯:"小张?
不是说下午......"
"李老师,我需要您帮个忙。"张轼把档案袋放在她桌上,封条"嘶啦"一声撕开,"这是'曙光计划'数据泄露案的完整证据链。"
李老师的手指刚碰到第一页监控截图,动作就顿住了。
她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再看时瞳孔微微收缩——画面里刘宇轩的白大褂衣角,和实验室门禁系统里的刷卡时间,还有银行流水上那个熟悉的"周氏"logo。
"你什么时候......"
"从刘宇轩第一次碰我笔记本开始。"张轼拉过椅子坐下,"他翻到错误参数时停顿了两秒,这个习惯和周明远一模一样——前世我在周氏实习时,他看合同漏洞也是这个表情。"
李老师的钢笔"啪"地掉在桌上。
她盯着张轼的眼睛,那里像深潭般平静,完全不似十七岁少年该有的沉稳。"你早就怀疑周明远?"
"他的目标从来不是数据。"张轼抽出一张A4纸,上面是周氏集团近三年的研发方向,"前世他靠打压竞争对手上位,这世'曙光计划'要是出了数据泄露丑闻,合作方会全倒向周氏。
我母亲的透析机,我父亲的厂子......"他喉间滚过一声冷笑,"不过现在,他的算盘该碎了。"
李老师的手指无意识地着档案袋边缘,首到把牛皮纸磨出毛边。
她突然站起来,绕过桌子拍了拍张轼的肩膀:"你比我见过的所有天才都更可怕——不是因为聪明,是因为清醒。"她抓起档案袋走向保险柜,"我现在就联系教育部科技司的老周,他们需要这个。"
三天后的清晨,实验室外突然响起警笛声。
张轼正对着显微镜观察细胞样本,就见周明远被两个穿黑西装的人架着往门外走。
对方的白衬衫皱成一团,领带歪在锁骨处,平时梳得油亮的头发乱蓬蓬翘着,看见张轼时突然挣开手臂。
"你以为赢了?"周明远的脸涨得通红,唾沫星子溅在张轼脸上,"我爸在部里有人,最多关我三天......"
"周少。"其中一个黑西装亮出证件,"国安局的人可不管你爸是谁。"他扯着周明远的胳膊往车上带,"另外,你母亲账户里那笔五千万的'科研经费',我们己经请审计署的同志喝茶了。"
周明远的脚步猛地踉跄。
他回头盯着张轼,眼底的阴鸷像淬了毒的刀:"你会后悔的,等我出来......"
"砰。"车门关上,警笛呼啸着远去。
张轼摸出纸巾擦了擦脸,系统面板适时弹出提示:"检测到关键反派失势,奖励积分+500。"他抬头看向实验室窗外的梧桐树,阳光透过叶子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前世此时,母亲正蜷在出租屋的破沙发上咳血,而他还在为下个月的房租发愁。
"小张!"实验室门被撞开,王磊举着手机冲进来,"你论文过了!
《生物信息学进展》的编辑刚给我发消息,说要推荐你去参加国际会议!"
张轼接过手机,屏幕上是编辑的邮件:"《基于量子计算模型的蛋白质折叠预测》创新性突破当前领域瓶颈,建议报送......"他的指尖轻轻抚过屏幕,想起这半个月在系统加速下的日日夜夜——别人需要三个月的实验,他用三天完成;别人要半年的论文,他用一周打磨。
系统的知识解析功能把《量子计算导论》拆成思维导图,过目不忘让他记住每一个关键公式。
"走,请你喝可乐。"王磊勾住他脖子往外带,"庆祝咱们市三中出了个能上国际会议的学霸!"
张轼任由他拽着,经过公告栏时瞥见自己的照片——"曙光计划杰出贡献者",旁边是周明远被划掉的名字。
风掀起公告栏的边角,露出底下半张旧海报,是前世他高考落榜后在工地搬砖的照片。
他伸手按住那张纸,指节微微发颤。
返程的列车停在站台时,张轼的行李箱轮子碾过水泥地,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
他站在基地门口抬头,蓝天像洗过的玻璃,连一丝云都没有。
前世的他总觉得命运是团乱麻,如今才明白,所谓逆袭不过是把每一步都走在系统算出的最优解上。
"滴——"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
张轼摸出来,屏幕上是条新短信:"欢迎加入'曙光计划二期',我们等你回来。
发信人:001-XXXXXXX。"
他望着渐行渐远的基地大楼,嘴角勾起一抹笑。
列车的汽笛响起时,他翻开书包里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系统面板在书页间展开,自动生成的考点思维导图泛着淡蓝色的光——月考前夕的布局,该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