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雾气还未完全消散,矿区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陆建国早早地起来,来到了矿工更衣室门口,蹲在那里,手里捧着一个刚出炉的烤红薯,这是陈爱红从老家带来的红薯,经过在炭炉边一夜的烧烤,空气中西处弥漫着红薯的香气,他忍俊不住,就在更衣室门口津津有味地啃起来。
那烤红薯的外皮被烤得金黄酥脆,热气腾腾,陆建国吃得有些急,薯皮烫得他的指尖都微微发红。然而,他似乎并不在意,只顾着享受这美味的食物。
就在这时,更衣室里走出来几位上井的工人,他们曾是陆建国的工友,彼此都认识。看到陆建国就这么不注意形象的吃红薯,都不禁笑了起来,其中关系比较好的张二虎还调侃到:“陆科长,您这是亲自来查岗啊!”
陆建国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容,回应道:“我就是随便看看,你们别紧张啊。”
张二虎笑着答到:“你这带的有点少啊,兄弟们刚上井,正饿着呢,被你这么一勾引,肠子都快馋出来了,哈哈哈”。不仅张二虎笑了起来,其他工友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明天,明天我多点点儿,要不你们家去,爱红烤了不少呢。”陆建国嘴里咽着红薯,含糊不清的说道。
“好,陆科长,我们可记住了。”工友们边走边笑着答道。
“嗯嗯”陆建国也回应着。
很快,吃完了红薯,他拍了拍手,站起身来,走进更衣室。更衣室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汗味和潮湿的气息,但陆建国并没有在意这些,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更衣柜里的劳保鞋上。
陆建国仔细地检查着每一双劳保鞋,观察着它们的磨损程度。他用手摸了摸鞋底,感受着橡胶的弹性,然后在值班本上记录下:“3号柜鞋底脱胶,需更换。”
检查完一遍,陆建国又发现部分胶靴也有破损情况,他眉头微皱,深知这关乎矿工们的安全。他走出更衣室,用澡堂电话拨通了科里的座机电话。
“小李,我是陆建国。你安排一下,把更衣室里3号、7号、12号柜的破损胶靴更换掉,这事儿不能拖,安全是第一位的。”
电话那头传来小李干脆的回应:“陆科长,我马上落实,保证尽快换好。”
陆建国接着说道:“换胶靴的时候仔细检查一下新靴子的质量,做好登记,之后定期检查,确保大家的装备都没问题。”挂了电话,完成了对劳保鞋的检查,陆建国走出更衣室,来到调度室。
调度室的黑板报上,陈爱红用红粉笔精心描绘的安全生产曲线图格外醒目。在曲线图的旁边,贴着一张物价调整通知。
陆建国仔细阅读着通知的内容,当他看到“每吨煤补贴上调0.37元”时,眼睛一亮。他拿起蓝粉笔,在这行字旁边画了一个五角星,以表示重要信息。
正当陆建国转身准备离开调度室时,突然,他与扛着液压支柱的李大勇撞了个正着。李大勇连忙道歉:“陆科长,不好意思啊,我没注意到您。”
陆建国摆了摆手,笑着说:“你这小子,跟我还客气,没事,你这是要去井下吗?”
李大勇点了点头,回答道:“是啊,听说最近要搞技术评级,我得加把劲,争取评个好等级。”
陆建国拍了拍李大勇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大勇啊,我知道你技术不错,这次评级好好准备,肯定没问题。不过,我也得跟你唠叨几句。你这脾气啊,有时候太急了,和工友们相处可得改改。在井下作业,团队协作很重要,要是因为脾气和大家闹了矛盾,影响工作不说,还可能出安全事故。”
李大勇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建国,我知道我这脾气不好,有时候控制不住。您放心,我一定改,以后和大家好好配合。”
陆建国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大家拧成一股绳,咱们的工作才能越干越好。你去忙吧,有事随时来找我。”
李大勇扛起液压支柱,干劲十足地说:“好嘞,建国,我记住您的话了。”说完,便朝着井口走去。陆建国望着他的背影,微微点头,转身继续去巡查矿区其他地方了。
井下大巷道里,休息期间,陆建国翻开了随身携带的培训名单和一些基础资料,边看边摇头说道,“培训培训,培训什么啊,我看得先办个扫盲培训班,然后再说安全培训的事情。”
原来,在张二虎那歪歪扭扭的签名旁边,竟然还画着一个游标卡尺的简图,这让陆建国不禁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技术科新分来的大学生张德全凑了过来。他戴着一副金丝眼镜,镜片反射着他手中那本《液压支护技术》的封面。
“陆科长,这本书我能借阅一下吗?”张德全一脸期待地问道。
陆建国看了他一眼,心想这小伙子还挺爱学习的,便点了点头,“行,拿去吧。”
张德全拿着书,兴奋地说:“谢谢陆科长,我一定会好好研读的。”
陆建国看着张德全充满求知欲的眼神,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德全啊,你是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这是你的优势。但咱们这矿上的工作,光有理论可不行,还得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张德全认真地点点头,“陆科长,我明白,我会多向您和其他前辈学习的。”
陆建国笑着说:“嗯,年轻人就该有这股子劲头。这矿上接下来有不少技术革新的项目,我看好你,你好好干,把你学到的知识都用上,大胆去尝试。遇到啥问题,随时来问我。只要你肯努力,以后肯定能在这矿上闯出一片天地。”
张德全眼神坚定,“陆科长,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我会努力把工作做好。”
陆建国满意地笑了笑,“那就好,我等着看你的表现。”
然而,还没等张德全高兴多久,巷道深处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原来,探水作业时遇到了断层,情况十分危急。
陆建国循着呼声,赶紧跑到生产现场,二话不说,立刻跪在泥浆里,艰难地帮助调整着钻机的角度。张德全则手忙脚乱地抱着进口定位仪,想要帮忙。
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张德全的皮靴不小心陷进了煤泥里,他一个踉跄,怀里的定位仪突然发出了刺耳的警报声:“偏航 0.37 度!”
听到这个声音,陆建国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一把夺过张德全手中的定位仪,毫不犹豫地摔在了岩壁上,怒吼道:“先保人再保机器!”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老矿工周铁柱默默地走了过来。他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递给陆建国一根麻绳。陆建国接过麻绳,熟练地系了起来,而这个系法,正是当年周师傅教给他的“鹤岗扣”。
陆建国系好“鹤岗扣”后,迅速将其固定在钻机上,然后指挥众人一起用力拉。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钻机的角度开始慢慢调整。此时,断层处仍不断有泥水涌出,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陆建国冷静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思考着解决问题的办法办法。他让张德全去附近找一些木板来,利用木板搭建一个简易的支撑结构,防止断层进一步扩大。张德全不敢耽搁,立刻跑去寻找木板。
很快,木板找来了,众人在陆建国的指挥下,迅速搭建起了支撑结构,并用锚杆进行了支撑加固。随着支撑结构的完成,断层处的泥水涌出速度明显减慢。大家松了一口气,但仍不敢掉以轻心。
在陆建国的带领下,经过一番紧张的抢险作业,探水作业终于转危为安。陆建国拍了拍大家的肩膀,说道:“大家辛苦了,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咱们依旧要沉着冷静,团结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