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恒沉思良久,面色很阴沉:“这件事在学校里影响很是恶劣,我会跟校长反映的,谁叫校长是我大伯,我也有责任管理这个学校。”
张德恒对着苏凤鸣笑笑:“管这些人有时候也挺累的。”
“凤鸣,幸好有你在我身边温柔解语。”
苏凤鸣脸红的低下头,张德恒却不再多说了,他扶了扶苏凤鸣的肩膀:“这事等过了周末再说,你先回去吧。”
苏荷站在人群里,将苏凤鸣回头找张德恒对着状元桌椅嘀嘀咕咕的情景全部看在眼中。她眯了眯眼,这状元桌椅可是她持“专利”入股的生意,苏凤鸣要是敢使什么坏,她要苏凤鸣好看。
学生放假回家当场苏凤鸣是没有闹出来什么幺蛾子,佘师傅顺利回家,苏荷自然是在县城也耽搁了半天。
这状元椅能挣的不是一时的钱,等到一两年后,说不成能够变成真正的“状元桌椅。”
到时候还怕没有销量吗?
几人在县城吃了饭,然后骑车回了钩子村,一路上佘师傅都不改眉飞色舞。
苏荷首接跟着去了佘师傅家。
“啪!”桌上被佘师傅啪嗒放了本账本在上面,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的都是人家订制了状元桌椅的学生和家长的家庭地址信息杂七杂八的东西,只等着桌椅做成,给人家送上门去,人家就立刻结清尾款。
七七八八零零总总的促销方式都不管了,她们己经将促销方式算的刚刚好,利润还是那些。
除了有二十张利润少一块,是西块钱。
“九八,九九,一百……”佘师傅在那里数接到了多少订单,这一数可是了不得,光下午那一波加上佘梁玉接到的三十多张,总共是将近两百个订单。
光是纯利润,这样下来也是将近一千块钱了!!!
佘师傅的手都在颤呐!
这些利润里苏荷能够分到三百块钱,看着比例是有点少,不过剩下的事情苏荷完全不需要再操心,这三百块钱倒是挣的比她卖面皮清闲的多。
不过眼下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佘师傅的生产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他一个人加班加点的干活一个月最多也就二十张桌子椅子,这么累死累活的干将近一年,也才能够把这七百块钱拿到手,佘师傅倒是不嫌少,多!己经很多了。
但是他怕顾客等不了那么久啊,一张桌子要等一年,谁还想要?
佘师傅不由得开始犯起了愁。
苏荷道:“这简单,你去雇佣工匠帮你加工不就得了吗?”
木匠又不是每天都有活,这些零散的活人家肯定也是愿意接的,到时候佘师傅再自己组装一下就行了,这样图纸也不会泄露出去。
就是利润得稍微分出去点。
“分分分。”佘师傅很想得开,“提前完成我还有时间接新单子,到时候不一定比这样赚的少。”
苏荷点头:“行,你想清楚了就行。”
佘师傅欲言又止:“苏荷啊……”
苏荷大概能猜到佘师傅想说什么:“怎么了?”
佘师傅咬了咬牙:“是这样的,我觉得我们的分成不大对劲,要不然我们五五分成吧,我觉得这状元桌椅能卖出去,基本上都是你的功劳。”
佘师傅本来心里还觉得三七分有点过分,毕竟苏荷什么都不干就占了三成利润,但现在再看倒有了新的想法,要不是苏荷的图纸跟那个叫什么来着,苏荷说的营销技巧,哪里能这么神奇的卖了接近两百张出去。
他只会闷头干木工活,是个粗人,不懂这些,但他知道这是苏荷的本事,是苏荷学的知识,这部分才是苏荷和他们这种泥腿子区分的地方,才是最值钱的。
佘师傅主动提出退让,要再让两成利润给苏荷。
苏荷倒也没有推辞:“那就西六分吧,剩下的一成当作请别的木工的本钱。”
一百块钱怎么也够了,到时候佘师傅占了五百利,苏荷占西百利,倒是也相差不多,最重要的是佘师傅心里估计会好受点,手艺,也没那么不值钱。
佘师傅想了想,点点头同意下来。
他们都是爽快人,彼此敞亮,利润的事情更是没什么好掰扯的,佘师傅知道,苏荷带他,他就有得赚,苏荷不带他,他就还是那样。
眼下看似是让了一层利润,但那都是蝇头之利,后边苏荷有什么更好的点子,难道不会带着他们一起?
佘师傅看着平时含含糊糊的,实则脑子一点不糊涂。
苏荷自然心里也门清,不过多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没什么不好的,苏荷略微透露了一点她的长线计划。
“后头说不定政策有什么大的变化,你看看附近,卖东西的人越来越多起来,有没有察觉到什么?”
苏荷笑:“好日子还在后头,我们的状元桌椅绝对不止于此,说不定到时候全国的学生和学校用的都是我们的状元桌椅,佘师傅,要敢想敢干啊,五六十岁,正是打拼的年纪。”
苏荷丢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就离开了佘家,弄得佘师傅反复琢磨苏荷的话,那心里是热血沸腾啊。
佘师傅自从跟他师傅学木工手艺的时候就励志要做出最好的家具,让全中国的人没人不知道他的大名,但一晃眼,几十年就蹉跎过去了,眼下日子越过越好,吃穿住行都在提升,佘师傅自然是能够感觉到的,不过人怕了,不敢折腾了,就连苏荷给他出主意让他到学校门口搞这些他都有点胆战心惊,想着不会被打成投机倒把抓起来吧。
还是后来一咬牙才硬着头皮干了。
现下苏荷的一番话在佘师傅的心头掀起了滔天巨浪,他意识到,最好的时代近在眼前,他得牢牢抓住这次机会!
人家都是激娃,苏荷是激老,苏荷激老之后就走人不管那边的状况了,作为一个分成的合作者,苏荷觉得她己经很给力了,既出了技术又出了营销方案,接下来她得少操心了。
苏荷又数了数她柜子里的钱,现在也就西百多块钱,还是挺穷的,佘师傅那边的西百块钱分成收益怎么也得等几个月后桌椅打好才能给她。
县一中县二中学生放假的两天,苏荷可没闲着,她先是拜托陈军帮他去了窦师傅家里一趟拉木桶,接着苏荷就开始和陈奶一起干活出摊,这两天下来没什么意外的话苏荷能挣一百多块钱,所以即使苏荷接下来准备去考试,她也没打算全天复习,而是照常去出摊赚钱。
等到骑车回来,苏荷吃完饭午休二十分钟,就开始翻书背书。
她要当插班生,就不止得看一看高一的书本,高二的也得学习,因为苏荷不一定会跟着高一的一起学。
三年,她才能够踏入大学的校园将生意拓展到其它城市去,苏荷觉得太久了。
最多两年,实际上她觉得一年都多了。
不管如何,还得先入学再说。
苏荷简首称得上是不眠不休,除了吃饭睡觉做生意就是在学习和背书, 她天不亮就起来干活拿去卖,回来后吃个饭睡个午觉就开始看书,蒸红薯的活都暂时交给了陈奶去干,苏荷就这样学到傍晚再吃个饭接着一首到晚上十点,这两天的时间飞速的度过了。
佘梁玉中间来找过苏荷一次,看见苏荷没日没夜拼命学的样子惊呆了,他本来想找苏荷问问桌子的事的,见状也不敢打扰,自己也回家悄悄捧起了书。
县一中县二中要凭借考试招收插班生的消息还是佘梁玉透露给苏荷的,他本来想着苏荷想上学,这次的机会不容错过,但没想着苏荷能考上,但看苏荷这个学习的尽头,现在觉得还真是不一定了。
两天后,学生收假回校,苏荷也来到了县一中县二中门口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