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朱雀大街蒸腾着暑气,青石板被晒得发烫,小贩的叫卖声、车马的喧嚣声交织成市井特有的热闹。就在这寻常的午后,一声尖锐的惊呼如石子投入深潭,瞬间打破了街道的固有节奏:"看!是寿安公主在绣荷包!"
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中,人群如潮水般朝着绣坊搭建的三丈绣架涌去。只见寿安公主褪去了平日里的华丽宫装,一袭藕荷色常服衬得她清雅脱俗,三千青丝随意挽成发髻,仅用一支镶嵌着珍珠的银簪固定。此刻,她手持莹白的荧光丝线,正全神贯注地在绣架前演示"错针绣"。特制的琉璃灯将她的动作放大,投射在一旁巨大的白布上,围观百姓即便站在人群外围,也能清晰看清她指尖银针起落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人群中议论纷纷。"公主用的是梅氏新线?"一位衣着朴素的妇人扯了扯身旁的同伴,眼中满是好奇。话音未落,另一个年轻姑娘便指着绣架上的荷包惊呼:"看那荷包!荧光丝在夜里会发光!"只见那枚尚未完工的荷包,在日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隐约可见丝线中暗藏的玄机,仿佛蕴含着神秘的力量。
就在众人惊叹之际,一阵清脆的铜锣声由远及近。柳如烟率领的商队浩浩荡荡而来,十几辆马车满载绣品,车身上醒目标注着"梅氏绣坊"的字样。柳如烟身着一袭大红色绸缎衣裙,站在最前方的马车上,手持扩音的竹筒高声喊道:"梅氏绣品,公主同款!买一送一!"她的声音极具穿透力,瞬间吸引了更多路人的目光。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绣架旁特意开辟出的"首播"区域内,德妃正端坐在精致的绣墩上,面前摆放着各种瓶瓶罐罐的染料。她手持一支毛笔,耐心细致地向众人讲解梅氏绣坊独特的染料配比:"这靛蓝染料,需用蓝草浸泡七日,再加入特殊配方......"温柔的声音通过扩音装置传遍全场,引得不少对刺绣感兴趣的闺阁小姐驻足聆听。
黄梅站在一旁,望着眼前热闹非凡的场景,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她转头对身旁目瞪口呆的陆子谦解释道:"这是'街头示绣',让贵客现身说法,比贴告示管用。"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显然这一切都在她的计划之中。
然而,这场别开生面的带货活动并非一帆风顺。正当现场气氛达到高潮时,几名身着官服的保守派御史怒气冲冲地挤开人群而来。为首的御史手持弹劾奏折,涨红着脸高声斥责:"成何体统!公主抛头露面,有失皇家尊严!"
但他的呵斥很快被淹没在一片嘈杂声中。此时,寿安公主正好绣完最后一针,她优雅地首起身子,高高举起手中的荷包,清脆的声音响彻全场:"此乃'梅氏绣坊'正品,有防伪印章!"说着,她翻转荷包,展示底部精致的防伪印记。
围观百姓们早己被精美的绣品和热闹的氛围点燃了热情,纷纷涌向前抢购。绣坊伙计们有条不紊地维持着秩序,将一件件绣品递到顾客手中。混乱中,御史手中的弹劾奏折被挤得皱成一团,最后不知何时掉落在地,被来往的人群踩得粉碎。
这场史无前例的"公主带货"活动,不仅让梅氏绣坊的名声更加响亮,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街头示绣、名人效应、现场讲解,多种元素的巧妙结合,让梅氏绣坊的产品供不应求。寿安公主和德妃的参与,更是为绣坊镀上了一层皇家的光环,引得无数达官显贵、富商巨贾慕名而来。
而那些保守派御史,在这场风波过后,也不得不承认黄梅的商业头脑和创新能力。这场发生在朱雀大街上的带货现场,不仅改变了梅氏绣坊的命运,更如同一场及时雨,为传统的刺绣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它让人们看到,即便是古老的技艺,也能通过创新的方式,在新时代焕发出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