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妹嫁到,傲娇农女她要翻天

第44章搜查盗贼

加入书架
书名:
御妹嫁到,傲娇农女她要翻天
作者:
王氏小妖
本章字数:
4580
更新时间:
2025-05-28

从鼎香楼出来,苏青和向氏父女一同送苏鸿来到青山书院。

“学堂这么远呀?”走了好一阵还不到,向氏挑开车帘说。

苏青,“这边是远些,不过学堂环境好。”

说着老常吁一声,“主子,书院到了。”

书院翠竹掩映,院落整洁。学子们有的三五成群说说笑笑,有人捧着书苦读,气氛宁静祥和。

下午课还没开始。依然是刘秀才接待她们。

苏鸿恭恭敬敬冲刘秀才一礼,“夫子好。”

刘怀仁把苏鸿引到一间教室,里头有十几个看着和苏鸿年纪差不多大的学子。

刘秀才手指后排空位,“这里是启蒙班,苏鸿,你就坐那边吧。”

“谢夫子。”苏鸿过去把书本放下。

待刘秀才出来,苏青叫住他,交了弟弟一学期的食宿费。

刘怀仁看着对方给的银子有点多,问,“不是只用午食吗?”

苏青清浅一笑,解释说,“夫子,食宿费我都交上,平时我弟弟只在此用午膳,若遇到雨雪天等特殊情形,他便住宿,这样方便些。”

人家愿意多交钱图便利,刘怀仁自是没意见。

问清楚什么时辰上下学,苏鸿留下,苏青几人出了学堂返回牛湾村。

……

县衙这边,杨氏醒来,想到自家老爷病的不省人事,家财一夜间被人洗劫一空,悲从中来,哇哇大哭。

心里暗骂自家老爷平日不做人,惹的天怒人怨,贾家遭此灾祸。

哭罢多时,杨氏擦干眼泪,写了一封书信,命贴身小厮送去保州张大人处。

她带着丫环气冲冲来到前头,找吴县丞。

自家老爷刚出事,吴得余就做出一派亲民好官模样,收买人心,他存的什么心?

“吴县丞,你倒是自在呀?”一见面,杨氏阴阳怪气的道。

吴得余看杨氏来了,忙起身笑脸相迎,“夫人,县令大人可醒了?不知夫人此来有何吩咐?”

杨氏冷着脸说,“哼!我家库房昨夜失盗,财物被盗一空,吴县丞不该派人捉拿贼人,为咱们追回财物吗?”

吴得余心里冷哼,面上惊讶,“竟有此事?”

说着叫人把陈捕头找来。

陈捕头带着几名捕快很快到了。一面分派人去后院查看现场,

陈捕头问,“夫人,你说说,昨夜可看到或听到啥动静?府上都丢了哪些财物?有了线索,咱们才好查案不是?”

一夜之间丢失那么多东西,总得有响动吧。

杨氏,“……”

她什么也没听见。问丫环婆子,她们也一问三不知。

老爷书房暗室那些金银珠宝,都来路不正自是不能说。

“库房里布匹、药材、金银玉器,书房内书籍摆件、还有厨房那边两千多斤粮食,统统不见了!”杨氏挑着能说的列举出来。连那几口铁锅沙锅都不翼而飞了,早膳都是打外头买的。

陈捕头听的皱眉,银两布匹药材粮食这些,没有啥标记,市面上都有,如何追查?

“吴大人,陈头,小的们查过了,库房书房空无一物,门窗墙壁完好无损,没有一点窃贼的蛛丝马迹。”

地上也没有车辙印,捕快们头疼,那么多东西,贼人是如何不声不响弄走的?

吴得余昨晚倒是遇到一个蒙面黑衣人。

不过这个他绝对不能透露。

“陈捕头,你带人全力追查贼人,务要给杨夫人一个交待!”

查案缉凶是陈捕头的事,吴得余当即吩咐下去。

“噢胡师爷呢?他或许知道些什么?”吴得余故意问。

胡师爷平日和姓贾的狼狈为奸,助纣为虐,许多馊主意都是胡师爷出的,叫他这么跑掉,太便宜他了。

“把姓胡的捉回来!”杨氏这才知道胡师爷卷了家当趁乱跑路了,气的倒仰。

后晌,苏青她们出城时,大街上出现不少衙役,城门口盘查的也很严。

尤其牛车马车骡车,衙役统统截住一通盘问搜查。

苏青的骡车上装着一千斤粮食,被衙役拦下来,问粮食哪来的。

苏青说了衙役不信,到底跟着她返回那家粮食铺子,三头对面说清楚,才放苏青她们出了城。

回到牛湾村,姥姥柳氏正急的不行,在村口张望呢。

瞧见苏青驾骡车回来,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

“青儿,你总算回来了!回来就好!你啥时候会赶骡车了?”柳氏笑着问。

苏青跳下骡车,手握马鞭傲娇的道,“赶车有啥难的,这不一学就会。”

回来路上,苏青叫老常坐一边教她赶车。

一回生二回熟。多练习几回就会了。

她身上有秘密,不可能时时事事叫旁人在身边。

学会赶车会方便许多。

回到家,苏青把给姥姥买的银簪子、点心、白酒和猪肉一一拿出来。

柳氏看的眼花缭乱的,“哎呦,干啥买这么多东西?”

苏青把银簪子插到姥姥头上,端详着说,“姥姥真好看!”

向氏也说好看。

柳氏摸着头上的银簪乐的合不拢嘴,“花这钱干啥?”

向氏笑吟吟的,“娘,你外孙女孝敬你的,你就收着。”

“主子!”夏荷和李婉君看到苏青福身行礼。

苏青环顾一眼西周,问,“其他人呢?”

夏荷,“回主子,春杏腊梅和苏南她们去青牛村那边开荒了。”

噢对了。

苏青一拍脑门,她把这茬忘了。

出去一天,都有点累了。夏荷给每人端来热茶,苏青悄悄出去给灶房的水缸加了些灵泉水。

她想让老两口喝点灵泉水身子强健些。

说了会儿话,苏青给李婉君打针,李氏症状明显见轻了,留下口服药,教她按时服用。

柳氏要留她们吃了晚食再走。

向氏看闺女一眼,摇头说,“不了,家里不少事呢,趁早回去收拾收拾。”

出了院门,不少村人围着骡车,羡慕的对柳氏说,“柳婶子,你闺女天天给你往家买好东西,你可享到闺女的福喽。”

“真是呀。这生女儿咋的了?”

有那眼尖的,一眼看见柳氏头上的银簪子,“哎呦,柳嫂,你头上戴的簪子真好看!”

柳氏摸摸头上的簪子,笑容灿烂,“外孙女给买的。小孩子乱花钱呗。”

嘴上嗔怪,语气里全是喜悦。

“啧啧啧,外孙女的福都享上了。向郎中一辈子治病救人,好人有好报啊!”

大伙正兴高采烈呢,突然传来一阵突兀的哭喊声,打破了一团和气。

看见来人,苏青撇嘴。

又来了!

真是晦气。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