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海川大学的校园笼罩在一片静谧中。
陆站在梅苑2号楼前,等待最后一批学生离开宿舍去食堂晚餐。他己经观察确认,宿管会在七点左右离开岗位去隔壁休息室吃饭,留下约十五分钟的无人监管时间。
今天是他第二次造访张小雨的宿舍,但与上次不同,这次他有了明确目标——利用暗角视觉进行全面搜查,寻找常人可能忽略的线索。第一次调查中他只是粗略使用了这种能力,而现在,他打算彻底依靠它。
时机到了。宿管起身离开,陆迅速从侧门闪入,熟练地用简易工具打开了308室的房门。
房间与上次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只是窗帘被拉上了,室内光线昏暗。陆没有开灯,而是戴上金色眼镜,让眼睛适应黑暗。几秒钟后,右眼视野边缘的金色光线开始扩展,形成一个特殊的感知区域。
通过这种增强感知,房间内的细节变得异常清晰。即使在昏暗环境中,他也能辨别出书桌表面的微小划痕、床单褶皱的方向,甚至是空气中漂浮的尘埃轨迹。
陆闭上左眼,只用右眼进行观察,按照周医生的建议,这样能使暗角视觉达到最佳状态。他缓慢地转动身体,让视野扫过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特别关注那些常人视线难以触及的区域——天花板与墙壁的连接处、家具底部的缝隙、窗帘后的阴影。
突然,他的注意力被张小雨床架下方吸引。在普通视野中,那里只是一片黑暗,但通过暗角视觉,他看到了一些反光的碎片。
陆俯身,小心地爬到床下。这是一个典型的视觉死角,即使专业搜查人员也容易忽略。床架与地面之间的空间很窄,但借助暗角视觉,他清楚地看到几片纸张碎片被卡在床架金属支撑和地板的缝隙中。
"警方漏掉的证据。"陆轻声自语,小心地取出这些碎片。
每一片都很小,最大的不过指甲盖大小,最小的则如米粒。看起来是一张纸被刻意撕碎后,部分碎片被藏在这个隐蔽位置。这种撕碎方式不是随意的,而是系统性的,似乎是为了确保即使被发现也难以重组。
陆从口袋中取出一个小塑料袋,将碎片收集好,然后继续搜查。在衣柜背面,他发现了一个小记号,像是被指甲刻下的浅痕:一个眼睛形状,周围有放射状的短线,与书签上的图案相似,但更加简略。
在确认没有更多可疑之处后,陆离开了宿舍,确保一切恢复原状。
回到公寓,陆立即开始研究那些纸片。他在餐桌上铺开一张白纸,小心地倒出收集到的碎片,开始拼图般的重组工作。
这是一项需要极度耐心的任务。碎片虽然不多,约莫二十来片,但每一片都极小且形状不规则。陆先按照纸张的纤维方向和边缘特征进行初步分类,然后尝试拼接。
两小时后,汗水浸湿了他的额头,但拼图仍然没有完整。他揉了揉疲惫的眼睛,后退一步审视自己的成果。目前,他大致拼出了两个分离的部分:一个看起来像是某种符号或图案,另一个则包含几个字母和数字。
"再试一次。"陆深吸一口气,戴上金色眼镜,尝试用暗角视觉来观察这些碎片。
令人惊讶的是,通过增强的感知,他发现每个碎片上都有几乎不可见的细微压痕,像是在原纸上用力书写时留下的间接痕迹。这些压痕形成了连续的线条,为拼图提供了额外的线索。
又过了一小时,陆终于完成了拼图。虽然仍有几处缺失,但主要内容己经清晰可辨:
左侧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由几个交叉的圆和一个中心眼睛图案组成;右侧是一行字母和数字:"FT-37 照相馆,鹿角巷15号"。
字迹下方还有一行几乎被撕碎的小字,陆勉强辨认出:"周西晚8点,观察训练第一阶段。带红绳。"
陆迅速查询地图,发现鹿角巷位于海川市老城区,是一条历史悠久的窄巷,以古董店和传统工艺品店闻名。更有趣的是,这条巷子恰好是张小雨地图上标记的七个点之一。
看了看时间,现在是周三晚上十点半。如果那行字迹可信,明晚会有某种"观察训练"在照相馆进行。不过,陆决定先进行初步侦查,了解环境后再制定详细计划。
第二天中午,陆来到了鹿角巷。
这是一条典型的老城区小巷,石板路面略显凹凸不平,两侧是风格各异的老式建筑,大多保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特色。游客不多,主要是些寻找古董和手工艺品的爱好者。
陆沿着石板路走到15号,那是一栋两层小楼,一楼曾经是照相馆,招牌己经褪色,但仍能辨认出"福泰照相"的字样。橱窗蒙着灰尘,店内一片昏暗,看不清内部陈设。门上挂着"停业装修"的牌子,上面的日期显示这家店己经关闭了至少三个月。
陆戴上金色眼镜,尝试通过暗角视觉观察内部,但橱窗玻璃似乎经过特殊处理,反射出奇怪的光线,干扰了他的能力。这种干扰方式与迷雾茶馆类似,绝非巧合。
环顾西周,确认没人注意后,陆从口袋中取出一组简易开锁工具,迅速打开了照相馆的后门。
一股混合着显影剂、定影剂和霉菌的气味扑面而来。陆屏住呼吸,谨慎地踏入昏暗的室内。照相馆内部比外观看起来要大,前厅是接待区,墙上挂着老旧的照片样板;后方是摄影区,仍摆放着背景布和灯光设备;最里面则是暗房,用厚重的黑色窗帘与外界隔开。
整个空间看起来确实像是停业了,但某些细节令人生疑:地面的灰尘中有明显的脚印痕迹,摄影设备虽然老旧但保养良好,甚至前台的座机电话旁还有一本最近使用过的记事本,上面的字迹尚未完全干透。
"这里仍在运作..."陆低声自语,开始仔细检查每个角落。
接待台抽屉里是一堆常规文件和收据,但在最下层的抽屉中,他发现了一本特殊的登记簿。翻开后,上面记录着一系列名字,每个名字旁边都标注着日期和一个代号。
在最近一页上,陆发现了熟悉的名字——"张小雨",日期是一个月前,代号为"P-42"。同一页上还有几个名字,都是年轻人,很可能也是大学生。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个评估结果,张小雨的是"合格,进入观察阶段"。
陆拍下这些信息,继续向暗房移动。黑色窗帘后是一个标准的老式暗房,配有洗印设备、晾片架和各种化学药剂。但与普通暗房不同,这里的设备看起来不是用来冲洗照片的,而是某种实验装置。
墙上贴满了眼部解剖图和视觉感知图表,一张工作台上摆放着各种光学仪器和镜片。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台奇特的设备,看起来像是把眼科检查仪、投影仪和某种脑电波监测设备结合在一起。
"这是什么..."陆戴上手套,仔细检查这台设备,但没有找到任何制造商标记或说明书。设备表面光滑,有几个精密旋钮和一个眼罩状的观察器。
就在这时,他的暗角视觉捕捉到了什么。在暗房最里侧的墙壁上,有一块区域的颜色与周围略有不同。陆靠近观察,发现那是一扇伪装成墙壁的暗门,边缘几乎与周围完美融合,只有通过增强感知才能发现其存在。
门上没有明显的把手或锁,但在右侧有一个小凹槽。陆尝试各种方法都无法打开,最后,他想到了那个眼睛符号。凭借暗角视觉,他看到凹槽内部有一个与纸条上相似的符号刻痕。
"需要某种钥匙..."陆思索着,突然想起林教授给他的书签。他取出书签,发现背面确实有一个小突起,形状与凹槽吻合。
然而,就在他准备尝试时,后颈突然传来一阵刺骨的寒意——多年的警察经验告诉他,有人正悄无声息地接近。
陆迅速转身,同时后退一步,正好避开一只握着注射器的手。
来者是一个身材高大的男性,全黑装束,脸部被一个怪异的面具覆盖——面具上绘有一只夸张的眼睛图案。他的动作快速而精准,明显受过专业训练。
"不该来这里,警察。"男子声音低沉,语调平静但充满威胁。
"我己经不是警察了。"陆回应道,同时评估着对手和环境,寻找可能的防御和反击机会。
"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男子再次发动攻击,这次动作更加凶猛。
陆勉强避开,但狭小的暗房空间限制了他的移动。他抓起工作台上的一瓶化学药剂,朝对方脸部泼去。男子本能地抬手遮挡,陆抓住机会,一记侧踢击中对方膝盖。
男子闷哼一声,但并未倒下,反而以惊人的速度调整姿态,反手一拳击中陆的肋部。剧痛袭来,陆知道自己遇到了真正的高手。
"你是谁?为什么监视大学生?"陆在躲避中喊道,试图获取信息。
男子没有回答,只是继续攻击。陆注意到,即使在昏暗环境中,对方的动作也丝毫不受影响,仿佛能在黑暗中完美视物。
两人在狭窄的暗房中缠斗,打翻了架子和设备,化学药剂洒了一地。陆知道自己处于劣势——对方不仅身手超群,还似乎对这个环境了如指掌。
在一次对抗中,陆被撞到墙上,右眼剧痛,暗角视觉瞬间失效。处于绝境时,他注意到对方胸前口袋里露出一个小物件——那是张小雨地图上标记的另一个位置的微型照片。
千钧一发之际,陆猛地扯下墙上的黑布,借着突如其来的光线变化分散对方注意,同时一把抓住那张照片,转身撞开暗房的窗户跳了出去。
窗外是一条狭窄的后巷,陆稳住身形,立刻朝人多的街道方向跑去。追击的脚步声在身后响起,但很快消失了——对方似乎不愿在公开场合继续追逐。
安全脱身后,陆才有机会查看从对方那里抢到的照片。照片显示的是海川市老城区与金融岛交界处的一座废弃仓库,照片背面盖着一个字符——"猎场第三节点"。
待呼吸平复,陆返回照相馆附近,发现后门己经被锁住,窗户也被封死,仿佛刚才的打斗从未发生过。
但他知道,自己触碰到了某个隐秘组织的神经。更令人不安的是,在逃离过程中,他注意到对方制服上的一个纽扣掉落在地。此刻,这枚纽扣正躺在他的口袋里,材质和样式与军方特种部队使用的非常相似。
返回途中,陆再次检查了从暗房带出的另一件物品——一叠被塞在架子下的照片。每张照片上都是年轻人的面孔,包括张小雨,而背面都盖有同一个戳记:猎物。
这不再是简单的失踪案,而是一个涉及"观察训练"、"城市猎场"和可能的军方背景的复杂谜团。而陆自己的暗角视觉,似乎正是这个谜团的关键之一。
回到公寓,陆将所有信息整理在一块白板上。七个标记点、红色手链、观察训练、猎场节点、猎物标记...所有这些碎片开始形成一个令人不安的图案。
在白板中央,他写下了一个词:"城市猎场"——这是他在照相馆墙壁上看到的若隐若现的字样,仿佛被反复擦拭但未能完全消除。
这个名称唤起了某种模糊的记忆,但陆一时想不起在哪里听过。他只知道,自己己经进入了一个比预期更加危险的境地。而现在,他需要寻找更多盟友,因为单打独斗显然不是明智之选。
陆拿起手机,拨通了萧然的号码。无论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他都需要更多支持才能继续深入这个谜团,找到张小雨,并解开关于自己能力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