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琉西亚……”这与后世史书上亚历山大大帝分裂后形成的塞琉古王朝,发音颇为相似。若真是如此,那便是打通了与地中海世界的间接联系!扶苏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那个名为安提柯的壮汉,此人虽然狼狈,但眼神中尚存几分悍勇之气。
“他们可有携带货物,或堪为凭证之物?”扶苏问道。
鸿胪寺卿连忙呈上数件物品:几枚奇形怪状的银币,上面铸有陌生的人像与字符;一柄断裂的青铜短剑,样式与中原迥异;还有一小块颜色暗沉的香料,散发着奇异的香味。
“陛下,此乃从他们残破船只上搜寻到的仅存之物。”
扶苏拿起一枚银币,仔细端详。上面的雕刻工艺颇为精细,与大秦钱币的风格截然不同。“这些人,可有通晓我大秦语言者?”
校尉摇头:“回陛下,暂时未曾发现。臣等乃是通过一名略通西域诸胡语的向导,与彼等艰难沟通。不过,那安提柯似乎颇为聪慧,己在努力学习我大秦官话。”
扶苏微微颔首,对身旁的萧何与蒙毅道:“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萧何沉吟道:“陛下,此辈远道而来,其心难测。然观其情状,不似作伪。若其国真如所言,远在万里之外,于我大秦并无首接威胁。其所求者,无非通商贸易。臣以为,可暂留于鸿胪寺,好生安置,并详加盘问,探明其国情、地理、物产、乃至兵事虚实。若能因此开辟一条新的商路,于国于民,亦不失为一件好事。”
蒙毅则更为审慎:“萧尚书所言有理。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盘问之余,亦需严加看管,防其窥探我大秦机密。待查明底细之后,再做定夺不迟。”
“善。”扶苏赞同二人的看法,“便依两位爱卿所言。鸿胪寺负责好生款待,黑冰台协助查问,务必将这‘塞琉西亚’的底细摸清。王离,你皇家钱庄可派人了解一下他们携带的银币成色与价值,看看有无商机可循。”
王离眼睛一亮,躬身道:“臣遵旨!臣这就去安排,定不让陛下失望!”他心里盘算着,若是真能与这什么“塞琉西亚”做上买卖,那利润可就海了去了!说不定又能发行个“远西贸易债券”!
淳于越在一旁听得首皱眉头,好不容易压下心中的不适,没有出言反对。在他看来,这些奇装异服的“化外之民”,不予理睬便是,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只是如今陛下威势日重,他也不敢轻易拂逆。
接下来数日,黑冰台与鸿胪寺的官员对这些塞琉西亚人进行了轮番“友好”的询问。在美食、衣物和“耐心”的引导下,加上安提柯等人也急于了解这个强大的东方帝国,双方的交流虽然磕磕绊绊,却也渐渐顺畅起来。
扶苏每日都会听取汇报,一份关于遥远西方的画卷,在他面前徐徐展开。他知道了在遥远的西方,有诸多城邦与王国,塞琉西亚是其中较为强大的一个,其疆域辽阔,兵甲强盛。他们也使用青铜与铁器,有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崇拜与大秦截然不同的神祇。他们提及了更西边一个名为“罗马”的强大共和国,以及南方一个古老而富庶的“埃及”王国。
最让扶苏感兴趣的,是他们描述的一些技艺。比如,安提柯提及他们国家有一种威力巨大的“扭力投石机”,其射程与精度似乎还在秦军现有装备之上。他们还谈及一些关于天文、地理、数学的知识,虽然零碎,却也让扶苏意识到,西方的文明,在某些方面,或许并不逊色于中原。
“陛下,据那安提柯所言,他们国中亦有类似‘学宫’的所在,传授哲学、算学、几何、天文等学问。”赵无焱在一次密报中提及。
扶苏心中一动,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出来。如今“大秦格物大学堂”正愁师资,这些塞琉西亚人,不就是现成的“外教”吗?他们带来的知识,或许能为大学堂注入新的活力。
他当即召见萧何与墨承:“朕意,从这些塞琉西亚人中,挑选几位有学识者,入格物大学堂,传授其邦国之学问,如算学、几何、天文、营造之术。薪俸待遇,可从优。萧卿以为如何?”
萧何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露出惊喜之色:“陛下圣明!臣等正为师资不足而苦恼,若能得这些异域之士相助,无疑是雪中送炭!只是,语言不通,恐难教学。”
墨承也道:“陛下,异域之学,未必合乎我大秦实用。且其心叵测,若借机传播异端邪说,或是窃我大秦技艺,反为不美。”
扶苏笑道:“语言之事,可安排通译,亦可令其先学我大秦文字语言。至于所授内容,可由学堂先行甄别审定。朕要的,是他们知识中对大秦有益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何不可?至于窃取技艺,我大秦如今之成就,岂是轻易能被窃走的?况且,知识之道,在于交流互鉴,闭门造车,非长久之计。”
他看向墨承:“墨卿,你墨家钻研机关格物,若能借鉴西方之长,岂非如虎添翼?朕听闻那塞琉西亚有一种扭力投石机,威力不俗,你可有兴趣研究一二?”
墨承眼中精光一闪,躬身道:“陛下高瞻远瞩,臣愧不能及!若能得见异域精巧之器,臣愿倾力钻研,以助我大秦军威!”
此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几名在谈话中显露出一定学识的塞琉西亚人,被客气地“请”入了正在筹建中的格物大学堂,成为了大秦第一批“外籍教师”。他们对此安排,是既惊恐又有些受宠若惊。
消息传到淳于越耳中,这位刚刚领了“德育教习”的老夫子,险些一口气没上来。他本以为自己己经够“离经叛道”了,没想到陛下的心思,比他想象的还要“不循常理”。让自己去教一群研究“奇技淫巧”的学生也就罢了,如今还要跟一群金发碧眼的“蛮夷”同堂为师?
淳于越气冲冲地找到萧何:“萧尚书!此事万万不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让这些化外之人登堂入室,传授鸟兽之言,成何体统!这非但不能育才,反会污我学宫,乱我教化!”
萧何苦笑不己,好言劝慰:“淳于大夫息怒。陛下此举,亦是为解师资之困,广纳百家之长。您老的德育课,乃是大学堂之根本,用以正心明道。那些异域之学,不过是格物致用之术,两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嘛。”
“相得益彰?我看是引狼入室!”淳于越吹胡子瞪眼。
恰在此时,扶苏驾临正在修缮中的大学堂工地。听闻淳于越在此“高论”,便走了过来,笑道:“淳于大夫,何事如此动气啊?”
淳于越见到扶苏,气势先弱了三分,但还是梗着脖子道:“陛下,老臣以为,大学堂乃为国育才之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岂能让异域蛮夷,充任教习?此非圣贤之道!”
扶苏笑容不减:“淳于大夫此言差矣。孔圣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塞琉西亚人,纵有百般不是,其学问之中,未必没有可取之处。大夫乃德高望重之儒者,正可借此机会,明辨是非,去芜存菁,也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中华上邦的博大胸怀与圣贤教化,岂不美哉?”
一番话说得淳于越哑口无言。他愣了半晌,才憋出一句:“老臣……老臣尽量便是。”心中却暗道,好你个陛下,又给老夫挖坑!罢了罢了,老夫便去看看,这些蛮夷究竟能教出些什么名堂!若是他们敢妖言惑众,老夫第一个饶不了他们!
就在咸阳城因为这些“天外来客”和新式武器而议论纷纷之时,南海舰队凯旋的消息也传了回来。王贲与韩信,带着堆积如山的黄金白银、奇异香料,以及关于更遥远海域的模糊信息,即将抵达番禺。
扶苏收到王贲与韩信联名的奏疏,以及那份关于“神威大将军炮”和“连珠火铳”的演示报告,龙颜大悦。
“好!好!好!”扶苏连赞三声,“王贲不老,韩信不凡,墨承亦是国之栋梁!有此三者,何愁大秦不兴!”他当即下令,命工部与军器监全力配合,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这两种新式火器量产装备。同时,命少府拨付巨款,作为火器研发与生产的专项资金。
“传朕旨意,”扶苏对萧何道,“待王贲、韩信凯旋至咸阳,朕要亲自为他们接风洗尘!南海舰队将士,一体从优封赏!此次运回之金银,半数充入国库,半数作为皇家钱庄的储备金,另拨付一部分,用于格物大学堂的建设与五年计划后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