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庙

第二章:八拜之交

加入书架
书名:
吕洞宾庙
作者:
老山情
本章字数:
6004
更新时间:
2025-05-09

一、山水寄情

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蒲州永乐县的桃花开得格外绚烂。吕洞宾骑着青骢马,载着瑶姬穿行在中条山的桃林小径,马蹄踏过落英缤纷,惊起几只彩蝶追逐着车辕飞舞。瑶姬倚在车架旁,望着男子挺首的背影,发间簪着的桃花被山风吹得轻轻颤动:“公子可还记得,去年此时我们在五老峰撞见的那株百年古松?”

“自然记得。”吕洞宾回头一笑,眼中映着满山烟霞,“你说那松针上凝结的露珠像星辰碎落,后来我特意取了露水研墨,竟真写出半阙《松露词》。”话音未落,忽闻山涧深处传来隐隐钟声,清越如鹤鸣穿云。

瑶姬拢了拢鬓边碎发:“这钟声似是从玉虚观方向传来,听说观里新来了位道长,专替人解签问卦。”吕洞宾勒住缰绳,只见云雾缭绕的半山腰处,飞檐斗拱若隐若现,钟声正是从那里飘来。他心中一动,想起近日常做的怪梦——总见一位跛足道人拄着铁拐,在云雾中向他招手。

二、初遇跛仙

玉虚观的偏殿里,檀香袅袅。吕洞宾扶着瑶姬拾级而上,忽见丹墀下坐着个邋遢道人,鹑衣百结的灰袍上补丁摞补丁,露在外面的脚踝皮肤黝黑,拄着根碗口粗的铁拐杖,正闭目晒太阳。殿中知客道童见二人衣着华贵,忙迎上来:“两位施主可是求签?”

“且慢。”吕洞宾盯着那跛足道人,只见他头顶竟有三缕青气盘绕,状若仙鹤展翅,“敢问这位道长法号?”道人忽然睁眼,浑浊的眼珠竟似藏着星河流转:“山野之人,哪来的法号?世人皆称我铁拐李,你这小友倒有几分眼力,能看见凡人看不见的。”

瑶姬悄悄扯了扯吕洞宾衣袖,只觉这道人虽形容猥琐,谈吐却自有一股仙风道骨。铁拐李忽然盯着瑶姬笑道:“小娘子眉间有贵气,只是近日山风侵体,回去可饮三剂防风汤。”说罢竟从袖中摸出个油纸包,“现成的药材,分文不取。”

三、铁拐李的前世

暮色西合时,玉虚观后殿。铁拐李踞坐在青石上,铁拐杖往地上一磕,竟在石面刻出个太极图。吕洞宾与瑶姬围坐两旁,听他讲述往事:“五百年前,我本是巴国一位郡守,因不满官场腐败,弃官入华山修道。那时我住在云台峰的石洞里,每日吞风饮露,观想黄庭。”

“有一日,太白金星化作砍柴老翁,问我‘道在何处’,我指了指山间云雾:‘道在自然。’老翁却笑我执着于形,随手折了根树枝给我:‘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说罢便消失不见。”铁拐李忽然解下腰间酒葫芦,猛灌一口,酒水顺着胡须滴在补丁上,“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的修道,是要修这副臭皮囊里的元神。”

瑶姬听得入神,忽见铁拐李卷起裤腿,露出膝盖上的陈年伤疤:“这是我第一次元神出窍时留下的。那年我在洞中闭关,元神刚出窍三尺,忽遇山火,肉身被烧去半只胳膊。好在我及时附在一只瘸腿狐狸身上,才保得一命。”

西、元神出窍的考验

“真正的劫数,是十年前那次。”铁拐李的声音忽然低沉,“我感应到华山上有灵光现世,便让徒弟看守肉身,元神往昆仑山寻那灵光。”他抬头望着夜空中的北斗,眼中闪过痛楚,“谁知那灵光竟是太上老君的紫金葫芦,我刚触碰,便被卷入时空乱流。等我好不容易挣脱,赶回华山时——”

吕洞宾见他铁拐杖重重顿在地上,石面竟裂开细纹:“肉身己被野狼啃食殆尽。我那徒弟胆小,见肉身被毁,竟吓得跳了悬崖。”铁拐李忽然笑起来,笑声如洪钟震耳,“好在山脚下有个叫李玄的樵夫刚咽气,我便借了他的身子还阳。只是这身子瘸了条腿,倒比从前更自在。”

瑶姬忍不住问道:“那道长如今可算成仙了?”铁拐李忽然从袖中取出个玉瓶,倒出三粒金丹:“仙路漫漫,我不过刚摸到门槛。这是用华山五百年茯苓、黄河源头冰魄草炼成的‘还魂丹’,小友你收着,日后或有大用。”

五、八拜为交

月至中天时,吕洞宾与铁拐李并肩站在观前石阶上。山风掠过松林,传来阵阵涛声。铁拐李忽然指着东南方:“三日后,黄河渡口会有艘挂着杏黄旗的商船,船上有位姓汉的公子,腰间悬着玉笛。你若见着他,替我带句话——‘云台峰的老松子该熟了’。”

吕洞宾正欲追问,铁拐李忽然转身,铁拐杖在地上划出一道金光,竟化作金桥通向云海深处:“小友,你我前世便有仙缘,今日且结个兄弟如何?”说罢便跪倒在石阶上,冲着北斗连磕三个响头。吕洞宾心神激荡,也跟着跪下,两人以天地为证,结为异姓兄弟。

待他起身时,铁拐李己乘着金桥远去,只留下铁拐杖划过的金光在石面上凝成一行小字:“洞宾非洞宾,千年劫未终。若问来时路,云深第几重?”瑶姬凑过来细看,忽见那字迹渐渐隐去,石面上竟浮现出一座庙宇的轮廓,正是日后名震天下的吕洞宾庙。

六、神秘预言

回到永乐县的第三日,吕洞宾果然在黄河渡口遇见了铁拐李所说的汉公子。那公子身长八尺,面如冠玉,腰间玉笛刻着二十八宿,正是后来的汉钟离。两人相谈甚欢,汉钟离忽然从袖中取出幅画卷:“方才遇见位跛足道长,说这画是给吕兄的见面礼。”

画卷展开,竟是吕洞宾与瑶姬在中条山的踏青图,只是背景里多了八位仙人,或骑鹤,或踏浪,各显神通。瑶姬指着画角处的题字惊呼:“‘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是何意?”吕洞宾凝视着画中自己手持纯阳剑的模样,忽然想起铁拐李说的“千年劫”,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悸动。

是夜,吕洞宾梦见自己站在云端,俯瞰着人间百态。只见铁拐李拄着铁拐,踏浪而行,身后跟着汉钟离、张果老等七人,正朝着东海深处的蓬莱仙岛飞去。而他自己手中的纯阳剑,正发出耀眼的光芒,劈开重重迷雾……

七、命运交织

次日清晨,瑶姬在吕洞宾的枕下发现了那幅画卷,却见画中八仙的衣饰细节愈发清晰,连铁拐李拐杖上的葫芦纹路都纤毫毕现。正当她惊叹时,吕洞宾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从玉虚观带回的《云台观志》,翻到某页时忽然怔住——上面竟画着与铁拐李 identical 的跛足道人,旁边注着:“李玄,字拐儿,巴国人,遇太上老君点化,借尸还魂,终成上仙。”

“原来铁拐李大哥早己位列仙班。”吕洞宾喃喃自语,忽然想起铁拐李留下的还魂丹,取出玉瓶时竟发现瓶身刻着“八仙聚首之日,便是红尘劫满之时”。瑶姬见他神色凝重,轻轻握住他的手:“无论将来如何,瑶姬都会陪着你。”

窗外,春风拂过檐角铜铃,发出清脆的响声。吕洞宾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中条山,想起与铁拐李结拜时的情景。他忽然明白,自己的命运早己与八仙传说紧紧相连,而那座正在冥冥中召唤他的吕洞宾庙,将成为他红尘历练的起点。

八、仙缘初启

十日后,吕洞宾接到长安友人的书信,邀他赴科举考试。瑶姬替他收拾行囊时,特意将铁拐李给的还魂丹缝在贴身衣袋里。临行前,两人来到中条山的古松前,吕洞宾望着松针上的露珠,忽然笑道:“当年你说这露珠像星辰,如今才知,每颗露珠里都藏着万千世界。”

瑶姬望着他眼中倒映的晨光,忽然想起玉虚观石面上浮现的庙宇轮廓:“公子此去长安,定要多加小心。无论何时,这里都是你的归处。”吕洞宾点头,转身踏上官道,青骢马蹄声踏碎满地朝阳,却不知这一去,便是他从凡人吕岩蜕变为纯阳真人吕洞宾的开始。

而在千里之外的华山云台峰,铁拐李正与汉钟离对饮,望着东海方向的云霞变幻。汉钟离轻抚玉笛:“拐儿兄,你说那吕洞宾何时能悟透‘洞宾非洞宾’的玄机?”铁拐李灌了口酒,望着天边飞过的仙鹤:“待他在红尘中尝尽七情六欲,自然会明白——仙骨本从凡骨修,真形须向假形求。”

山风掠过,吹得两人衣袂翻飞。远处,蓬莱仙岛的轮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八仙聚首的传说,正从这尘世的烟火中,悄然拉开序幕。而吕洞宾与瑶姬的情缘,也将在仙凡交织的命运中,经历更多的考验与轮回……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