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的梅雨时节,青石板路上浮动着水墨般的雾气。吕洞宾倚在枫桥边的画舫栏杆上,看蓝采和蹲在船头逗弄一群锦鲤。她的青衫下摆浸在水里,发间别着的桃花被雨水洗得愈发娇艳,倒比画舫上悬挂的绢花更添三分灵动。
"纯阳子,你说这鱼能不能听懂我的踏歌?"她忽然转头,指尖溅起的水珠在补天石碎玉上折射出七彩光,"昨夜有个绣娘托梦给我,说她总在桥头看见咱们的影子,竟把咱们绣进了《山海经》。"
洞宾望着她发梢滴落的水珠,忽然想起三百年前在瑶池初见,小仙童躲在蟠桃树后,衣角沾着的正是这样的露珠。他取出袖中折扇,扇面上是他昨夜画的《踏歌图》,画中蓝采和单脚立在荷叶上,拍板敲得惊起鸥鹭,而他握着纯阳剑的手,正悄悄护在她腰间。
"绣娘的银针上缠着凡人的善念。"他展开折扇,墨香混着水汽飘向湖面,"你看桥边那座新修的仙姑庙,香火比吕祖庙还旺三分。"
蓝采和突然跳上画舫,湿了的鞋底在舱板上踩出桃花形的水痕:"那是自然,谁让咱们的吕仙长总爱扮女装哄小姑娘。"她指尖划过扇面上自己的衣褶,忽然看见画角藏着行小字——"红尘相遇,不问仙凡",正是他三百年前在终南山刻在剑柄上的誓言。
画舫行至寒山寺时,岸边突然传来争执声。个青衫书生正被衙役推倒在地,怀中的画卷散落满地,每幅画上都绘着持拍板的乞儿与仗剑的书生,分明是他们二人的模样。
"盗版字画,也敢在苏州城卖?"衙役踢翻砚台,墨汁溅在书生补丁摞补丁的袖口。蓝采和立刻冲过去,竹篮往衙役面前一挡,篮中桃花瓣化作蝴蝶缠住对方官帽:"这位大哥,书生卖画为生,何苦难为他?"
书生抬头,眼中闪过惊讶:"两位仙长,在下陆沉,曾在洛阳城隍庙见过你们......"他捡起被踩脏的画卷,上面画的正是他们在雷劫中相拥的场景,"百姓们都说,见着你们的画便能逢凶化吉。"
洞宾扶起书生,发现他腕间系着的,正是用补天石碎末染过的红绳:"你可知,画中之人为何笑得这般坦然?"他指尖轻点画卷,画面突然活了过来,蓝采和的拍板声混着寒山钟声响起,"因他们明白,红尘相遇本就是缘,无关仙凡。"
衙役们在蝴蝶阵中团团转,蓝采和忽然从竹篮里掏出块醒木,往石桌上一拍,竟说起了评话:"各位看官听真,且说那纯阳子与蓝采和,三百年前在瑶池初见......"她边说边抛洒桃花瓣,每片花瓣落地都化作微型戏台,重演他们在扬州、洛阳、昆仑的劫途。
围观百姓渐渐聚拢,有人认出了画中的场景:"那不是瘦西湖的花灯吗?""还有洛阳城隍庙的桃花雨!"书生陆沉趁机摆开画摊,新画的《仙凡踏歌图》刚一落地,便被百姓们用铜钱、点心、绣帕换走。
暮色西合时,枫桥边亮起灯笼。蓝采和坐在石栏上,晃着湿漉漉的脚,看陆沉收摊时对着补天石碎片发呆:"小书生,你画中的我们,比真人好看多啦。"
陆沉忽然跪下,眼中泛起泪光:"三年前我爹娘被妖物所害,是仙长的剑光引我找到城隍庙。"他掏出怀中半块玉佩,与蓝采和颈间碎玉竟能拼合,"这是母亲临终前给的,说持玉者能遇贵人。"
洞宾接过玉佩,发现上面刻着的正是赤脚大仙的鹤纹。原来陆沉竟是三百年前终南山小牧童的转世,当年他救下的孩童,如今又在红尘中与他们相遇。蓝采和忽然将竹篮里的桃枝送给陆沉:"种在你家门前吧,来年春天,会开出能驱邪的桃花。"
夜半时分,画舫泊在芦苇荡中。蓝采和枕着洞宾的腿,看他用剑尖在船板上刻字。补好的补天石放在船头,石面映着星空,隐隐浮现出瑶池的蟠桃宴、终南的观星台、洛阳的牡丹亭——都是他们红尘相遇的印记。
"你说,三生石上的下一世,咱们会是什么模样?"她指尖划过他新刻的"采和"二字,笔画间还带着剑气的锋芒,"是你做说书人,我做卖唱女,还是像陆沉画的那样,并肩坐在云端看人间灯火?"
洞宾忽然低头,吻去她眉间的水汽:"无论哪一世,只要你踏歌而来,我定仗剑相迎。"他望着补天石上永不褪色的桃花纹,想起在蓬莱三生石看见的场景:第一世他是修士她是鹤,第二世他是医者她是哑女,第三世同为仙人却历劫红尘——每一世的相遇,都是天道暗藏的温柔。
芦苇荡中突然传来异响,数道黑影破水而出,正是天枢星君残余的妖力所化的水鬼。他们手中握着的,是凡人对仙凡之恋的质疑与恐惧,化作利刃刺向画舫。
蓝采和轻笑一声,拍板敲出《水调歌头》的调子,桃花瓣在水面结成莲花灯,照亮水鬼们惊恐的面容:"你们看,"她指着灯影里浮现的百姓笑脸,"人间从不怕仙凡相恋,怕的是真心被辜负。"
洞宾的剑光在此时落下,却不是斩向水鬼,而是将他们手中的"恐惧"化作点点星光。水鬼们在光芒中渐渐消散,化作对新人的祝福,飘向苏州城的千家万户。
黎明时分,画舫抵达松江府。蓝采和站在船头,看着初升的太阳将补天石染成金红色,忽然想起在昆仑山桃林看见的场景:每片桃花瓣都是一段红尘记忆,而他们的故事,正是由这些相遇、相助、相知的瞬间写成。
"洞宾,你听。"她忽然抓住他的手,放在自己心口,"这里跳得好快,就像第一次在扬州瘦西湖看见你时那样。"
他忽然笑了,笑得比朝阳更暖:"因为我们的劫数,从来不是分开,而是在红尘中不断相遇,不断相爱。"他抽出纯阳剑,在江面划出一道光桥,桥的尽头,是陆沉新画的《红尘相遇图》,上面题着两句诗:
"踏歌十万里,红尘一笑逢。
仙凡本无界,心许自相通。"
风过枫桥,吹落蓝采和发间的桃花,正巧落在补天石上。那朵桃花,从此成了石面上最鲜艳的印记,见证着一段跨越三百年的仙凡之恋——在相遇时萌芽,在相惜中生长,在红尘的烟火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
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下一站,或许是长安的酒肆,或许是敦煌的石窟,或许是某个无名的渔村。但无论何处,只要蓝采和的拍板声响起,只要吕洞宾的剑光掠过,便会有新的相遇、新的故事,续写这段,属于仙凡的,最动人的情长。
(第十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