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疯子传奇

风步少年康小远

加入书架
书名:
康疯子传奇
作者:
老山情
本章字数:
4910
更新时间:
2025-05-13

第一章 追着风跑的少年

光绪二十三年的深州后屯村,总有个穿青布衫的少年在田埂上疯跑。他边跑边笑,鬓角的碎发被风扯得乱蓬蓬,布鞋踩过带露的草尖,惊起的蚂蚱能蹦到他鼻尖上。

“小远又犯傻啦!”村口纳鞋底的王婶戳戳邻座,“你瞧他追着蒲公英跑,倒像是风在追他似的。”

没人知道康小远的爹娘去了哪儿,只记得他和奶奶、哥哥康大柱相依为命。哥哥在村口开包子铺,小远总蹲在灶台边,看雪白的蒸汽顶开竹笼,肉馅混着大葱的香味像活物似的往人鼻子里钻。

“小远,给你个热乎的。”哥哥递来刚出锅的包子,面皮软得能掐出水,咬开时汤汁顺着指缝流到手肘。小远却不接,突然指着窗外:“风说,东边的麦田要下雨啦!”

奶奶用沾着面粉的手抹他额头:“这孩子打小就怪,总说能听见风说话。”可当晌午黑云翻涌时,村民们才慌慌张张抢收麦子——小远说的竟分毫不差。

第二章 会飞的包子

霜降前,哥哥要去北京谋生。深州到京城足有三百里,奶奶连夜缝了个蓝布包袱,里面装着半块银元、两套粗布衫,还有小远偷偷塞进去的纸团,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包子。

“别担心,我每月都托人捎信。”哥哥摸着小远的头,天还没亮就背着包袱出了门。小远蹲在门槛上,看哥哥的身影缩成黑点,突然跳起来:“风说,哥哥在官道上摔了跤!”

他冲进包子铺,抓起刚蒸好的素馅包子——哥哥最爱吃白菜豆腐馅的,烫得指尖发红也不松手。当他跑过村口老槐树时,怪事发生了:脚下的土地突然变得像云一样轻,风托着他的布鞋,路边的杨树成了飞速后退的绿色影子。

北京城南的客栈里,哥哥正对着冷硬的窝头发愁,忽听见窗棂“嗒”地一响。推开窗,小远正挂在槐树枝上,蓝布衫兜着几个还冒热气的包子,鼻尖冻得通红:“哥,趁热吃。”

没人知道这三百里路他怎么跑的。有人说看见他脚不沾地,像片被风吹着的落叶;有人说他路过涿州时,守城的士兵只看见道青影掠过城墙。但从那以后,后屯村的人都知道,康家老二有双“风步”,能追着风跑遍天下。

第三章 庙前的泥像会起身

深州城西的真武庙,向来是村民祈福的地方。庙里的真武大帝泥像脚踏龟蛇,手持宝剑,眉峰如刀,连底座的砖缝里都透着威严。

小远却从不从庙前过。每次去西井打水,他都绕到庙后,踩着杂草丛生的小径。有人笑他:“疯子,庙前的路宽敞,你偏走羊肠小道!”他却认真道:“泥像爷爷们太累啦,我从后面走,不劳烦他们起身。”

冬至那日,大雪封了庙后小路,小远不得不从庙前经过。他抱着水罐刚踏上台阶,忽听见“咔嚓”一声——泥像的膝盖竟微微弯曲,持剑的手往旁让了半寸。小远慌忙低头,盯着水罐里自己的倒影:“惊扰各位爷爷了,小远打完水就走。”

等他绕过香案,身后突然传来“轰隆隆”的响动。回头看时,真武大帝和两侧的金童玉女竟都向前倾着身子,像是在给他让路。香客们吓得跪地磕头,小远却对着泥像作揖:“爷爷们不必多礼,小远只是个送包子的。”

这事很快传遍深州。有人说小远是真武大帝身边的风童转世,能驱使鬼神;也有人说他被狐仙附了身,专门在夜里偷小孩。但奶奶知道,她的孙子只是比旁人多了份心眼——连泥像都懂得尊重的孩子,怎会是疯子?

第西章 暴雨中的信使

第二年夏天,滹沱河发了大水。后屯村被淹了半条街,奶奶发着高热躺在床上,小远攥着郎中开的药方,站在村口的断桥上发愁。

河水像黄色的巨龙,卷着枯枝烂叶咆哮。平日里的“风步”在泥水里使不出劲,小远刚踩上晃悠悠的木筏,筏子就被浪头打翻。他抱着药方游到岸边,突然看见水面上漂着片巨大的荷叶——那是他去年救过的仙鹤送来的。

原来开春时,小远在芦苇荡看见只受伤的丹顶鹤,翅膀上插着猎人的箭。他蹲在旁边,用奶奶的金疮药给它敷伤,整整守了三天三夜。此刻仙鹤展开翅膀,鸣声穿透雨幕,小远突然明白:“风会带我去!”

他踩着荷叶,风在他耳边呼啸,雨滴竟像被什么挡住,在他头顶形成个透明的穹顶。等他带着药跑回村子,衣裳没沾半点水,药方上的墨迹还新鲜如初。奶奶喝下药后,烧渐渐退了,小远却累得倒在炕边,梦里还听见仙鹤说:“风步者,心正则风从。”

第五章 李二混的坏主意

村里的李二混早就眼红小远的本事。他见小远常帮人送信,便想出个坏主意:偷了外村货郎带给闺女的家书,却谎称是京城大官要加急信件,让小远送去保定府。

“这事办妥了,给你买新布鞋。”李二混晃着手里的铜钱,小远却盯着他袖口沾的槐花——那是藏信的地方。但他没拆穿,只是接过信封,笑着说:“风说,保定府的槐树正在开花呢。”

这一趟比去北京还远。小远路过唐县时,遇上了山匪。为首的汉子拎着刀逼近,却见小远不躲不闪,从怀里掏出个冷透的包子:“给你,我哥做的,白菜豆腐馅。”

山匪愣住了。他想起老家的娘,也是这样在灶台前蒸包子。等他回过神,小远己经不见了,只留下封信飘在地上,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包子,旁边写着:“饿了就去深州后屯村,我哥的包子铺叫‘顺风居’。”

第六章 风的使者

渐渐地,后屯村的人不再叫小远“疯子”。有人家闺女在保定读书,托他捎绣花帕;有货郎要赶去正定府,求他带个口信。小远总是笑眯眯的,把请求记在桦树皮上——他认得的字不多,却能把每个字都画成小包子的模样。

那年腊月,哥哥从北京回来,包子铺的招牌换成了“顺风居”。小远站在柜台后,给每个客人递包子时都会说:“慢些吃,风刚从你老家过来,说你娘给你做了新棉袄。”

除夕夜,小远坐在老槐树下,看漫天的孔明灯升向星空。仙鹤从云端掠过,投下片银白的羽毛。他摸着羽毛,忽然明白:这双能追风的脚,从来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思念和牵挂,能顺着风,早早地抵达。

如今深州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如果你在旷野里看见个穿青布衫的少年,脚不沾地地跑着,怀里揣着热乎的包子,那一定是康小远,带着风的消息,去赴一场跨越山海的约定。

故事主旨:通过“疯癫”少年康小远的奇幻经历,展现“不同”未必是缺陷,善良与真诚终将被看见。以包子为情感纽带,风步为象征,传递“思念无距,善意相通”的温暖主题,适合青少年理解接纳差异、勇敢助人的价值观。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