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沙尘暴的呼啸声隔着舱壁传来时,武擂正用机械臂加固着陆器的锚定系统。火星的环境远比地球上最恶劣的沙漠还要严酷,此刻外部环境监测屏上的数字像淬毒的匕首般刺目:温度 - 72℃,大气压 0.61 千帕,二氧化碳浓度 95.3%,太阳质子通量比预计值高 27%。"这鬼地方的大气压连地球深海 1000 米都比不上。" 他敲击着屏幕上的气压曲线,机械臂末端的钛合金爪钩深深嵌入玄武岩裂缝。
秦序调出星舰的热成像图谱,着陆器周围的红色地表在红外线下呈现出诡异的蓝紫色 —— 那是 - 125℃的极寒区域。"赤道正午的 20℃只是假象," 他指着奥林帕斯山方向的温度梯度,"昼夜温差超过 140℃,金属结构会像玻璃一样脆化。" 全息投影中,星舰的隔热瓦正以 0.001 毫米 / 小时的速度损耗,这是被火星大气中悬浮的高氯酸盐微尘持续冲击的结果。
李漾正在校准抗辐射纳米机器人的参数,显微镜下的机器人集群像银色的蜜蜂般围绕着白细胞。"太阳辐射和银河宇宙射线的叠加剂量," 他放大一段 DNA 链的模拟图,"会让端粒缩短速度比地球快 47 倍。" 医疗舱的培养皿里,暴露在模拟火星辐射下的人体细胞正在出现异常凋亡,而经过基因编辑的改良细胞则形成了奇特的防护性蛋白外壳 —— 这是他从西藏裸鲤抗辐射基因中获得的灵感。
暴效明突然咳嗽起来,航天服内的气体循环系统发出急促的蜂鸣。"高氯酸盐粉尘又渗进来了。" 他摘下头盔,面罩内侧凝结着白色的晶体。这种来自火星土壤的致命物质不仅具有强腐蚀性,还会在人体内分解出有毒的高氯酸,干扰甲状腺功能。他正在用《天工开物》记载的 "灰淋法" 原理改造空气过滤器,将着陆器备用的氢氧化钙粉末与沙尘反应,生成无害的氯化钙。
此时主控台突然爆出一串火花,秦序立即切断电源。"电压不稳," 他检查着过载保护器,"火星的尘埃静电积累到了危险值。" 武擂己经带着接地电缆冲出舱外,在低重力下像袋鼠般跳跃着铺设导电网 —— 这种由碳纤维和铝箔制成的网格能将静电导入地下,但在 - 63℃的低温下,电缆接头的焊接变得异常困难。暴效明递给他一个用导弹引信改造的低温焊枪,火焰在火星大气中呈现出诡异的蓝色。
李漾突然指着生物指标屏:"暴效明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到 92%。" 航天服的供氧系统正在全力工作,但火星大气中不足 0.15% 的氧气含量,让即使是最先进的循环系统也捉襟见肘。"启动应急氧合器。" 他按下红色按钮,舱壁上的纳米氧合器立即展开,将二氧化碳分解为氧气和碳单质的沙沙声清晰可闻。这种基于地球海洋蓝藻光合作用原理的装置,此刻正以最大功率运转,发出类似夏夜蝉鸣的高频音。
秦序突然调出地质雷达的三维图像:"东南方向 3 公里处有个地下洞穴,温度比地表高 12℃。" 他放大洞穴内部结构,那些规则的分支通道让西人对视一眼。"可能是熔岩管道," 武擂抚摸着下巴,"如果能找到入口,也许能作为永久基地的选址。" 暴效明己经开始计算洞穴的承重结构,他用手指在屏幕上画出《天工开物》中的 "券拱式" 支撑结构,这种源自中国古代窑洞的智慧,或许能在火星的低重力环境中派上用场。
就在这时,李漾的神经反馈仪突然爆发出尖锐的警报。"440 赫兹信号增强!" 他放大信号源方向,正是秦序发现的地下洞穴。脑波同步率监测屏上,西人的波形开始出现奇异的共振,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调拨他们的神经琴弦。"这不是自然现象。" 秦序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调出星舰的引力波探测器,屏幕上出现了一组微弱但规律的波动 —— 频率同样是 440 赫兹。
武擂突然指着外部摄像头:"看!" 只见着陆器周围的红色沙尘正在无风状态下自发聚集,形成无数细小的螺旋结构。暴效明抓起一把沙尘放在质谱仪下,结果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这些沙尘颗粒表面覆盖着一层纳米级的丝线,成分与之前在机械臂关节发现的完全一致。"它们在生长..." 李漾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恐惧,那些丝线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将红色沙尘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络。
此时火星的天空突然变得更加昏暗,粉红色的云层中透出诡异的紫色电光。"不是沙尘暴," 秦序的瞳孔追踪仪捕捉到异常的电磁辐射,"是某种能量释放。" 他话音未落,着陆器的通讯系统突然自动开启,扬声器里传出一阵由 440 赫兹为基频的复杂声波,听起来像是无数昆虫振翅的合鸣,又像是某种古老乐器的演奏。
暴效明突然举起手中的扭矩扳手,扳手刻度盘上的《天工开物》刻字正在发出微弱的荧光。"它们在和工具共鸣!" 他想起爷爷说过的话,"老祖宗的智慧能通神。" 李漾立即启动神经共振系统的反向模式,将西人的脑波调至 440 赫兹,试图与外界信号建立联系。令人震惊的是,那些编织沙尘的丝线竟然开始随着脑波频率摆动,仿佛在进行一场跨越星球的对话。
秦序看着导航屏幕上那个闪烁的撞击坑亮点,又看了看正在与沙尘丝线共鸣的扳手,突然做出决定:"武擂准备钻探设备,李漾校准神经共振频率,暴效明改造机械臂采样器。" 他的眼神锐利如刀,"我们去那个撞击坑,不管里面是什么,都得弄清楚 —— 这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在这颗红色星球活下去。"
当西人穿上航天服准备出舱时,李漾突然发现医疗箱里的藻类培养舱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原本绿色的藻类正在逐渐变成蓝紫色,并且自发排列成与沙尘丝线相同的螺旋结构。这个来自地球的生命形式,似乎正在与火星的未知存在产生某种神秘的共鸣,而 440 赫兹的频率,就是开启这场星际对话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