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豪之路:从打赏开始

第29章 非遗光影之约:拍摄征程

加入书架
书名:
神豪之路:从打赏开始
作者:
爱吃广式糯米卷的野猴
本章字数:
6408
更新时间:
2025-05-15

苗寨的晨雾还未散尽,《匠魂?绣影迷踪》剧组便己开始忙碌。开机仪式上的热闹仿佛还在眼前,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拉开序幕。剧组人员穿梭在吊脚楼间,扛着沉重的设备,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无人喊累。他们都知道,自己肩负着传承非遗文化的重任。

拍摄初期,剧组便遭遇了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贵州的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阳光洒在梯田上,金灿灿的一片,美得如同画卷。可转眼间,天空就乌云密布,狂风呼啸,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一次拍摄李阿婆在吊脚楼前刺绣的外景戏时,突如其来的狂风瞬间将搭建好的摄影设备吹得东倒西歪。三脚架被吹翻,摄像机差点摔在地上,几名工作人员眼疾手快,冲上去死死护住设备。

黄絮站在雨中,头发早己被雨水打湿,贴在脸上,可眼神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大声指挥着:“快保护好拍摄素材!这场雨说不定能拍出不一样的意境!” 尽管雨水顺着她的脸颊不停地往下流,声音也被风雨声掩盖了不少,但她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不断调整拍摄角度,捕捉着雨中的独特画面。演员们也顾不上被雨水浇透,纷纷帮忙抢救设备。李阿婆紧紧护着手中的绣品,生怕被雨水打湿,嘴里还念叨着:“这可都是老祖宗的手艺,不能毁了。” 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这场雨中刺绣的戏不仅顺利拍完,还成为了电影中极具氛围感的经典片段。画面中,李阿婆专注刺绣的身影,在雨幕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动人,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苗寨世界。

资金问题也如影随形,时刻威胁着拍摄进度。尽管前期有闪播和部分投资方的支持,但随着拍摄的深入,各种费用不断增加。为了还原苗绣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场景,剧组需要制作大量精美的道具和服装。每一件服装都要按照传统苗绣的针法和图案精心制作,一针一线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成本自然不菲。为了拍摄出震撼的画面,剧组还引进了先进的拍摄设备,租赁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很快,资金便出现了缺口。顾晗整日奔波于各个投资方之间,不厌其烦地向他们阐述电影对于非遗传承的意义。他带着精心准备的项目计划书和拍摄样片,一次次登门拜访。有一次,为了见一位重要的投资人,他在对方公司楼下等了整整三个小时。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顾晗站在楼下,汗水湿透了衬衫,可他依然没有放弃。终于,他得到了十分钟的面谈机会。在这十分钟里,他用真挚的话语和充满激情的讲述,向投资人展示了电影的独特魅力和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成功打动了投资人,获得了一笔关键的资金注入,暂时缓解了资金危机。

演员方面同样状况不断。饰演男主角的年轻演员小张,在拍摄一场激烈的苗刀打斗戏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踝。只听 “咔嚓” 一声,小张痛苦地倒在地上,紧紧抱着脚踝,额头上瞬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剧组的医生迅速赶来,对他的伤势进行了紧急处理,但至少需要半个月的休养时间。这可急坏了剧组上下,黄絮更是愁得整夜睡不着觉。拍摄进度紧张,根本没有时间等待,可换演员又会影响整部电影的连贯性和质量。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小张主动提出进行康复训练,争取早日复工。他每天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忍受着疼痛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康复训练十分艰苦,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但小张从不喊苦喊累。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不能因为自己而耽误了电影的拍摄,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半个月后,他拖着还未完全康复的脚踝,重新回到了片场。尽管每走一步都很艰难,每一个动作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他依然出色地完成了拍摄任务,赢得了剧组所有人的敬佩。

技术难题也给拍摄带来了巨大的阻碍。电影中有一段需要展现苗绣 “破线绣” 微观细节的镜头,要求摄像机能够清晰捕捉到比头发丝还细的丝线。然而,现有的拍摄设备根本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技术团队尝试了各种方法,更换了多台摄像机,调整了无数次参数,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黄絮心急如焚,她和技术团队日夜钻研,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还向国内外的摄影专家请教。那段时间,剧组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黄絮和技术人员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他们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拍摄,尝试不同的镜头和拍摄角度。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他们找到了一种特殊的镜头和拍摄角度,成功拍摄出了令人惊叹的 “破线绣” 微观画面。当画面呈现在监视器上时,所有人都激动得欢呼起来。那细腻的丝线,精美的图案,仿佛将苗绣的灵魂都展现了出来。

竞争对手也没有停止干扰。他们暗中散布谣言,声称《匠魂?绣影迷踪》的拍摄不专业,非遗元素只是用来炒作的噱头。这些谣言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对电影产生质疑,给电影的拍摄和宣传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顾晗和黄絮并没有被这些谣言吓倒,他们决定用实际行动来回应质疑。剧组开通了官方首播账号,每天在拍摄现场进行首播,让观众亲眼目睹电影的拍摄过程,了解非遗技艺在电影中的真实呈现。首播中,李阿婆会现场展示苗绣针法,她那布满老茧的手,在绣布上穿梭自如,不一会儿,一朵栩栩如生的花就出现在了大家眼前。演员们会分享拍摄的感悟,讲述自己在学习非遗技艺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黄絮也会亲自讲解电影的创作理念,她用生动的语言,向观众描绘着电影中非遗文化的魅力。渐渐地,观众们被剧组的真诚和专业所打动,谣言不攻自破。

随着拍摄的推进,剧组又迎来了新的挑战 —— 季节的变化。原本计划拍摄的秋季丰收场景,因为前期的种种延误,不得不推迟到冬季。为了还原秋季的景象,剧组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他们从外地运来金黄的稻谷,一车车的稻谷堆放在拍摄场地,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工作人员们小心翼翼地将稻谷布置在梯田上,模拟出丰收的场景。还使用特效技术,让树叶呈现出秋天的色彩,红的、黄的、橙的,五彩斑斓,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尽管过程艰辛,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雕琢,但当拍摄完成的那一刻,看着屏幕上如诗如画的秋季画面,所有人都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在拍摄的最后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差点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那是一个深夜,剧组的道具仓库因为电路老化引发火灾。火势迅速蔓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顾晗和黄絮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和抢救工作。他们顾不上自身的安危,冒着浓烟冲进仓库,将还未被烧毁的重要道具和拍摄素材抢了出来。

仓库里,热浪扑面而来,烟雾呛得人睁不开眼。顾晗和几名工作人员抬着沉重的道具箱,在浓烟中艰难地前行。黄絮则在一旁指挥,大声呼喊着:“快,这边还有!” 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大火终于被扑灭,但剧组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大量的道具和服装被烧毁,那些都是工作人员们精心制作和挑选的,每一件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

然而,剧组没有时间沉浸在悲痛中,他们迅速重新制作道具,联系服装供应商加急赶制服装。在这个过程中,李阿婆也主动站了出来,她召集了苗寨里的绣娘,一起帮忙赶制服装。绣娘们日夜赶工,一针一线,都是对电影的支持和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在所有人的齐心协力下,拍摄得以继续进行。

历时半年,《匠魂?绣影迷踪》终于完成了拍摄。杀青那天,整个剧组都沉浸在喜悦和感动之中。李阿婆看着拍摄完成的画面,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我这辈子都没想到,苗绣能以这么美的样子呈现在大家面前。” 她的声音颤抖着,眼神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黄絮也感慨万千:“这半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困难,但正是这些困难,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非遗文化的信念。” 她看着剧组的每一个人,眼中满是感激。顾晗望着大家,眼中满是欣慰:“我们不仅完成了一部电影,更完成了一次非遗文化的传承之旅。”

在这半年的拍摄过程中,剧组的每一个人都经历了成长和蜕变。他们用汗水和泪水,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将非遗文化的魅力融入到电影的每一个镜头中。这部电影不仅是光影艺术的结晶,更是非遗文化在新时代传承与创新的见证。而属于《匠魂?绣影迷踪》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它即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向全世界展示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