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觉得此举可行。
当即,李世民就让人把能找来的小船全部都集中在了黄河边,用绳索把所有的船都串联了起来,长度足以横穿黄河。
在捆绑完之后,李世民又让几人上了最前面的小船,又让另外几人身上绑上吹满气的羊泡当做漂浮物,在水中推船。
船上的人一边划,船下的人一边推。慢慢的,一条由小船串成的漂浮桥就横在了黄河上。
李世民派人先过了一遍,除了有些浮动以外,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这下好了,马上安排士兵分批过河!”
随后,两万人被分成小队,一队一队的过河。
等所有人都过去之后,时间己经过去了一天。
过了黄河就快了,李世民带着人和李渊在长安城外五里处汇合并且安营扎寨。
杨广继位登基之后,就迁都到了洛阳,长安作为陪都,但是兵力依旧是最精髓的地方。
此时,李密和王世充在洛阳打的火热,杨广躲在扬州不敢回来,都无暇顾及长安。
大帐中,李渊坐在首位,说道:“诸位,再往前十里就是长安城,我己经派出了探子打探敌情,只要能打下长安,我们起义之事就成了一多半。”
众人点了点头。
“建成驻守潼关,己经挡下了关东应援的隋军。剩下的就是看我们怎么吃下长安了!”一个副将说道。
这时,首座的李渊突然开口说道:“诸位,在攻打长安之前,我需要跟大家约法三章。”
“第一,士兵不得擅自离开军营。第二,不得进入附近村落烧杀抢掠。这两条,一旦被我知晓,连同带队将领,格杀勿论!”
这两条规定,是李渊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到达长安之前,在河东的大战,收编了整整十万兵马。李渊甚至,如果不立下强硬的军规,早晚会出乱子。
隔天,派出的探子回来了。
“目前长安城兵力空虚,守将是卫文生和阴世师。不过代王杨侑正在长安城里。”
“代王杨侑?他怎么在长安?”李渊有些惊讶。
杨侑是杨广最喜欢的孙子,杨广下扬州竟然没带着他,而且此时还出现在长安,这让李渊有些惊讶。
“以我们如今的兵力,拿下长安并不会有什么困难。我建议,可以加快速度,以免迟则生变。”李世民说道。
“好!那既然如此,各统领就部署下去,三日之后早晨,我们起兵,攻打长安。”李渊说道。
这三日,众人详细部署了作战计划。
三日,很快就过去了。
“诸位,前方十里就是长安,只要打下长安,我们就能建立一个全新的王朝,还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所以,为了我们都能过上稳定的日子,今日,我们必拿长安!”
随着李渊的振臂高呼,将近二十万士兵皆是齐声高呼“必拿长安”!
乌泱泱的二十万大军经过一天的跋涉,来到了长安城下。
长安城守将卫文升听得将士来报,赶紧来到了城楼上。
“是李渊的大军!”一旁的阴世师说道。
“这下不好办了。城内兵力空虚,李渊这这兵马看起来怕是有二十万人啊!”卫文升皱着眉头说道。
这时,一名副将骑马上前对着楼上的卫文升喊道:“城上的守将听着,我们大将军有意放你们一条生路,识相的就打开城门,可免去伤亡之苦。如若不然,我等大军定将踏碎这城门,将尔等格杀勿论!”
听罢,卫文升说道:“让李渊上前说话!”
听得,一旁的李世民对李渊说道:“爹,别去!”
他怕卫文升对李渊发难。
李渊摆了摆手说道:“无妨,他不敢对我出手。并且人家点名要见我,我要是不去的话,岂不是弱了士气!”
说完,不顾其他人的反对,李渊骑马来到了城门近前。
看着楼上的卫文升和阴世师,李渊笑道:“两位,多日不见了。”
“哼,李渊,你当真是风光无限啊!竟然做了反贼!枉你还是皇戚!”卫文升冷哼说道。
“哈哈,时至今日就不要说这些了。卫文升,阴世师,我奉劝你等还是打开城门吧。你们应该能看得出来,就算你们不开城门,今日我身后这二十万大军也能破了这长安城的守卫。”
“我来并不是劝降,而是念在你我同朝为官的情分上,给尔等一个机会,不想伤及你等性命。”
听罢,阴世师说道:“李渊,不要说的如此冠冕堂皇,叛乱就是叛乱!”
“怎么说都好,你们只有一炷香的时间。一炷香之后,如果我没见到城门打开,我身后的大军就会开始进攻。”
说完,李渊就退回了军中。
“怎么办?”阴世师问道。
“先回去商议一下!”
随后,卫文升和阴世师就下了城楼,找杨侑商议去了。
一炷香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城门没开。
见状,李渊也不再等。
“传令下去,攻城!”
随着李渊的命令发出,攻城正式开始。
先锋部队率先开始冲锋,后方投射部队以弓箭掩护,并且投石车也开始装填石块。
先锋部队一路到达城墙下,长梯搭在城墙上开始攀爬。
城下则是以巨木桩撞击城门。
长安城,岌岌可危,即将失守!
攻城的整个过程并没有持续太久,长安城门就被攻破了。
兵力空虚的长安城,在面对李渊二十万大军的时候显得那么的力不从心。
长安皇宫,李渊看着眼前这座巍峨的宫殿,不禁有些唏嘘。
“启禀大将军,卫文升和阴世师在冲城的时候被乱箭射死了。”
听了士兵的汇报,李渊点了点头。
这时,裴寂过来说道:“代王杨侑,在宫内。”
听到杨侑还活着,李渊就带兵进了皇宫。
凌宫,只有十几岁的杨侑正坐在案前,好像在等着李渊。
见到杨侑,一个副将就想上前杀了他。
“住手!”李渊说道。
“李渊,见过代王。”李渊对杨侑行了一礼。
脸庞稚嫩的杨侑看着李渊笑道:“如今的李渊己经不是当初的李渊,不用对我行下属之礼。”
李渊自顾的坐下,说道:“我虽然起兵反隋占据了长安,但我并不打算称王。天下,还得是杨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