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本身就是老工业基地,城市化发展己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叶苏略带骄傲的说道“再加上大片沃野,吃的东西自然也不愁。”
再加上北方人口密度不高,灾变后很快便形成了有组织的生产自救。北方的安全区和南方最大的不同是依托工厂建立起来的,之所以可以供养数万名居民,一方面是收集物资另一方面是恢复了部分物资生产。
“如果不是这场暴雪。”叶苏声音变低了一些继续说道“说不定大型安全区可以接纳更多人。”
但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挣扎向来无济于事,几个大型安全区自身也陷入了即将崩溃的局面。
为了挽救安全区,这些大型安全区的领袖迫不得己也开始驱除人员,数万规模的安全区人口一夜之间骤降到一千以下。
前来寻找庇护的人群非但没有得到收留,反倒有更多的人跟他们一样,成为被迫在极寒天气中赤手空拳在冰天雪地生存的人。
各种惨剧开始上演。杀人食肉、易子而食,抢夺御寒物资和庇护所,或者仅仅是因为发泄不满就随机虐杀附近的人。
大灾变后,人类的末日似乎又一次到来。
就在所有人放弃了希望之际,自称真神教的组织忽然出现。他们向绝境中的人施舍物资,维持起最基本的秩序,带领失去希望的人向南前行。
在他们的预言中,向南,只有向南才能活下去。
于是,无数难民汇聚成潮跟随这些身着灰衣的人向南方迁移。
“这个宗教并不坏呀!”马小黑评价。
“一开始是这样。”刘苏开始讲述关于真神教的事情。
真神教据说一个叫秦时的人所建,他自称收到神明的感召,来拯救陷入末日的人类。
在真神教中,秦时被所有的教徒奉为真神。秦时之下有三种负责不同教务的教职,分别是神启、神罚和神牧。
这三种教职互不隶属也没有等级之分,具体有多少人在任职也说不清楚。
最早出现在难民潮中的教职人员都自称神牧,这些人虽然很严酷。动不动就会用断手断脚来惩戒难民中质疑真神权威的人。
但做事还算公正,对物资的需求很低。基本上所有获得的物资都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包括他们自己。
于川注意到刘苏这里用的是获得而不是收集,看来这些神牧有多种获取物资的手段。
“是的,神牧会组织难民对沿路的安全区和庇护所进行抢劫,强迫没有遭到严寒的安全局、庇护所居民和难民潮一起向南迁移。”刘苏看出了于川的疑问,解释了一下继续说道。
后来,自称神启和神罚的人开始出现。
神侍制度便是在成神启的人建立的。他们在难民中选取大量年轻男女,经过特殊的培训和制作成为神侍。
“所谓制作就是阉割了。”于川问道。
“不全是,还有他的。我没有见过,但听一些靠近神启的人说过,制作的手段很残忍、诡异。”刘苏解释“他们甚至会用活人制作一种特殊的丧尸,用来感应神明的启迪。”
于川皱皱眉,这些所谓的神启者和丧尸也有联系?
刘苏解释完,继续讲述。
神启声称需要大量物资来侍奉神明,以求获得神明的启迪。他们强迫难民通过各种方式收集物资,然后从难民手中拿走大部分只把极少一部分留给难民。
部分神启甚至没有跟随难民潮向南方迁移,而是在获得足够多的物资后选择一个地方建立自己的庇护所。他们称之为神舍。
“我知道的那处有大量燃煤的地点便是一处神舍。”讲到此处刘苏的神情变得难看起来,像是回忆起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于川没再追问,只是简单闻问了一下这处神舍的位置。是在距离街区三百公里的北方,一处煤矿。
对妈妈桑刘苏的问讯,于川收获大量信息。
看了一眼窗外,远处即将压过来的阴云。乔教授预测的降温和暴雨将要如期而至。
两天后,第二批难民的先头部队抵达街区。
这一批难民人数有上万人,和第一批相比这些人己经看不出人的样子,更像是某种在退化成野兽的动物。
人群中出现了刘苏所说的神启者。这些神棍和街区交换了物资,于川用少量食物换取了10名熟练技工及他们的家人。
除此之外,这一次留在街区外的难民人数更多。
第一批和第二批留在街区的难民人数加起来己经超过了两千人,这些难民就在工厂门前一百米左右的位置搭建了大量简易窝棚和地沟,靠着每日收集物资艰难生存。
以孙教授为首的一些街区居民建议收容这些难民,却被于川坚决拒绝。
后续还有大量难民在路上,一旦开了收容的口子,红柿街区的物资和秩序肯定会承受不住压力,短时间内就会崩溃。
“于主任!锅炉造成了!”门被推开,孙教授和乔教授带着一帮子人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
“这么快?”前几天于川听说锅炉制造进度卡在了某个材料上,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
“全靠二明!”孙教授的兴奋溢于言表“昨天二明和收集队外出收集物资,找到了锅炉需要的材料。”
最后一步问题解决,锅炉房准备试运行。众人是来邀请于川参加试运行仪式的。
“走,去看看!”于川也很开心了,拍了一下姜明明的后脑勺跟着大伙出了办公室。
锅炉房为了节省供暖管道,就建立在厂房附近。食品厂原本是有供暖系统的,但是没有独立的锅炉设备,灾变前是依靠市政供暖过冬。
孙教授和乔师德只需要建造一座锅炉房,再把锅炉房和工厂的供暖系统连接起来,便可以给整个厂区提供供暖。
厂房目前己经被改造成了居民住所,按照孙教授的设计,在厂房外墙加装了保暖层。再加上己经建成的供暖系统,于川这个冬天红柿街区的居民将不再难熬。
小山一般的木材己经被堆积在锅炉房门口,时间紧张还没来得及建储物棚,就露天堆放着。
地下仓库的抽水系统己经被连接过来,给供暖管道供水,只要点燃锅炉源源不断的热水便会被加压送到厂区各个地做热源。
己经有不少居民聚集了过来,见于川到来。负责引燃的工作人员把火把扔进了早己填满木材又洒了汽油的锅炉中。
连续三声巨响,三台联装锅炉开始运转。巨大的烟囱冒出冲天白烟,水缸的温度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
人群中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街区第一个自主建造的工程终于开始试运行。
“于主任,我有几句话跟你说。”在人群中的欢呼声中,乔师德忽然找到于川面色严肃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