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民国开始的奋斗史

第155章 研究历程,摘取明珠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从民国开始的奋斗史
作者:
苦竹笋
本章字数:
4306
更新时间:
2025-06-23

从冯大壮选定哥德巴赫猜想开始,到是现在己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一开始他的破题之路并不顺利。

这个时候国内研究条件艰苦,资料匮乏,冯大壮也是凭借之前的张先生和现在的陈大姐的帮助,他才能弄到这么多的数学资料。

他在学校的时候,每日天未亮便起身步行至教室看书演算,等同学们来上课的时候,他就会把书收起来,认真的听取讲台上教授们的讲解。

当然数学系的教授们几乎全部都知道一名大一的学生正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只是他们并不看好冯大壮而己,当然如果冯大壮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来请教他们,他们也是非常乐意帮忙的。

在这个新华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年代,整个国家如同一位充满朝气的青年,在各个领域焕发出勃勃生机。

数学领域也不例外,不只是外界一群怀揣着梦想与热情的数学家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探索着未知的数学世界,就连学校中正在努力进学的学生们,每天都会争分夺秒的充实自己,好让自己未来可以更好的为新国家做贡献。

所以图书馆中的座位和书籍就成了抢手货,因为冯大壮总是比较早的去图书馆,所以他们宿舍的舍友们请冯大壮帮他们占座位,冯大壮也不好拒绝,所以每次冯大壮一去就是占一张桌子,正好能够坐满他们一个宿舍的人。

当然如果他们来的比较晚,这个座位就会被冯大壮腾出来,这个事情也和他们说过,舍友们也能理解。

至于说图书馆中的资料书籍,这个就要凭本事来借阅了,因为冯大壮来图书馆时间早,所以他总能抢在他人之前借阅一些最新的外文数学期刊,泛黄的纸张上密密麻麻的符号与公式在他眼中却是通往真理的。好在他看书比较快,别人不用等很久就可以看到这些期刊。

图书馆中,他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托腮沉思,稿纸堆满了桌子,这个时候,冯大壮就不得不收拾一下书桌上的草稿纸,以免影响到其他的同学。

所以他有时候会去学校附近的西合院里演算,往往待到深夜才会回学校,有时候时间太晚了,他就会在西合院里住一晚上。

冯大壮的研究并非一帆风顺,无数次精心推倒的公式在最后一步功亏一篑,无数个日夜,他在迷茫与困惑中徘徊,但每他想起北方的战争,以及新华国现在在国际上所面临的困境时,他便又燃起斗志,他不能就这样放弃,他要用这个这颗数学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为新华国在国际上打开局面。

此时的华国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丝毫不减,国家积极倡导科研创新,鼓励数学家们攻克世界难题,为国家的发展和荣誉贡献力量。

随着研究的深入,冯大壮逐渐找到了独特的思路,他常常沉浸在数字与公式的奇妙世界里,忘却了周围的一切。

哥德巴赫猜想指出任意大于二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这个看似简单的命题,却难倒了无数顶尖的数学家,数百年来悬而未决。冯大壮深知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需要深厚的数论基础和创新的思维方法,所以他拿起铅笔开始罗列各种数字,以及数论定理和公式,试图寻找其中隐藏的规律。

从图书馆出来,星辉洒在冯大壮的身上,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仿佛己经看到了自己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前行的身影。

随着冯大壮遇到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尝试了多种传统的数论方法,但都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有时候他会陷入深深的困惑和沮丧之中,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但每当清晨的阳光照进窗户,他看着那一张张写满公式的纸张,心中的信念又会重新燃起。

有的时候他也会和教授争论的面红耳赤,两人经常就一个问题争吵起来,这个时候,办公室里没有老师和学生的身份,他们的眼里只有数学问题的本质。

可是等问题解决,冯大壮和教授又和好如初,而很多的灵感也是从和别人讨论中萌发的。

通过热烈的讨论,哥德巴赫猜想的各种思路和可能的突破点被碰撞出来,而数学系的教授们也越来越看好冯大壮这个学生。

真正让冯大壮取得突破性灵感的是过年前的一次讨论,这次讨论让冯大壮找到了一种另类的解题思路。

他尝试着从筛法的角度入手,对质数的分布进行更细致的研究,通过筛选法,他能发现质数组合成偶数的新规律。

从那以后,冯大壮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他创新性的结合了数论中的多种方法,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破解哥德巴赫猜想。

终于在一个晴空万里的的春日,冯大壮完成自己的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猜想被证明了出来,草稿纸上罗列着他辛辛苦苦的努力以及心血。

之后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证明过程写成英文论文发表出去了,只是发到那个期刊,冯大壮还需要请教一下系里的教授。

至于说自己这篇论文到底正不正确,对此冯大壮非常的有信心。自己完全可以经受的住来自数学界的考验。

可能是从没见过冯大壮如此的高兴,舍友们纷纷打听,冯大壮又什么喜事,冯大壮只是笑着说自己的研究有了点进展,舍友们纷纷恭喜他。

之后的几天,冯大壮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在学校附近的西合院里写论文,这篇凝聚着他无数心血的论文,论文中他以严谨的逻辑,精妙的推导向哥德巴赫猜想发起了进攻。

等这篇论文完成之后,冯大壮拿着论文去找了系里经常和他讨论问题的那名赵教授。

这名赵教授也是从国外留学回来,听说是在m国常青藤大学那边留学。

后来新华国建立之后,他放弃了在国外的优厚条件,毅然决然的回到了国内。

而赵教授也非常的欣赏冯大壮这个少年,对,就是少年。用赵教授的话说,冯大壮还是被耽误了,如果他在国外接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那他的成就绝对会更加的高。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