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临最后对王长庚道,“你其实是我的仇人,杀弟仇人!滚,不要在宁远县再出现,不然,小心你的亲生儿子……”
刘心武又踹王长庚一脚,“滚出宁远县,来的时候没打听清楚吧!”
王长庚惨叫一声。
其余几个人吓得哼都不敢哼,推起推车就跑,那个女人更是连滚带爬。
泼她水的老婆婆一手提盆,一手指着她们,“不是怕弄脏于郎中家门口,泼你的就不是馊水了!”
众人让开路让他们滚,那个女人和车子上男人不知道挨了多少无影脚,一路惨叫不断。没人舍得扔臭鸡蛋烂菜叶,在这里这都是金贵东西,就是烂了臭了也会喂鸡喂猪喂狗,怎么舍得赏给这些个猪狗不如的东西?
众人一个大瓜吃饱喝足,渐渐散去,还有十几个孩子追着他们扔坷垃,撵狗一样!
听说佳慧手臂摔伤,于成临赶紧招呼她进屋,于老太爷也紧张的摸骨,一番望闻问切,确定骨头没事了,长的很好众人才放心。
这么一紧张,大家郁气都散了些,于大娘强颜欢笑,招呼他们坐会留他们吃饭,刘心武也不推辞,只说要简单些,他们下午要赶回去,县令要去看耙地。
大家又新奇耙床是什么,刘心武自是解释一番不提。
婆媳两个则忙着做饭。
佳慧打量着药堂,靠东边对着大街,三间门面,兼药铺,问诊一体。
进门一个长条形红漆柜子,当大堂摆放。上面摆着小称和药捻子,小簸箩和包药的土黄色厚厚的纸。
柜子前面地上摆放着一个类似铡刀的带架子的东西,佳慧不认识,表妹佳瑶告诉她这个是切药刀。
靠后墙一排药柜,一个个小抽屉整齐排列,上面都写着药名。药柜最上面正中对大门写着、保中堂,三个大字,字体很是端方有力。
左右两边相对两张红漆长条桌子,上面整齐摆放着脉诊,笔筒,笔搁,砚台。医书上面摞着开药方的纸。药箱也摆在旁边。
桌子后面一张红漆木椅,前面两张凳子。祖孙两个分左右,各一个桌子相对摆放。
靠后墙墙角开了一个小门,方便他们进出后院。
这会没有病人,大家也就从小门进了后院,留药童杜仲在药堂守着。
姑姑家院子很大,后面一排五间正屋,东西有厢房,厨房很是整齐。前面药堂也是五间设计,东边三间药堂,西边一间大门一间倒坐房。
姑姑和奶奶在厨房忙活,于成临招呼他们进正屋,也是东西间隔断中间客房兼餐厅的结构。姑姑家隔断是简单的木板打造,棉布帘子,看出来家境殷实。
进门靠墙一张红漆长条几,宽约一尺,长度两边到隔板,高过前面红漆方桌西寸。条几上面摆着茶盘,茶壶,茶碗等物。
这会儿姑姑和姑父己经把方桌抬出来,(平时人少是就放进条几下面一些,节省地方,那时候房子不宽,都是这么排放,条几都是中空的,待客吃饭就抬出来)姑姑手脚麻利的给每个茶碗里倒好了茶水,雾气氤氲着摆到桌子上。几人分宾主坐下。
老太爷很宠孩子,打开点心给几个孩子吃。
两个表弟见了佳慧,就抢着挨着表姐,还乖巧的避开表姐受伤的胳膊。所以都挤在佳慧右边,佳慧稀罕的不行,一个一个捏捏鼻子。
两个小家伙又抢着给佳慧拿点心,很是乖巧可爱。佳慧就作势一边咬了一口,两个小家伙才作罢!
佳瑶(表妹)就假装吃醋,说他们见异思迁,见了表姐就不要亲姐姐了。两个小家伙又赶忙给姐姐献宠。
然后又忙不迭的给太爷爷,爹和舅舅一人一块,还非要填进他们嘴里,又一人一块往厨房喂奶奶和娘吃!看她们吃了才跑进正屋,自己开吃。
佳慧觉得这会最忙的是志愿,志勤两个小朋友,蝴蝶一样跑来跑去。
看着乖巧懂事的孩子,几个大人更是舒展了眉头。
于成临招呼刘心武喝茶,“我们当年流落到这里,那时候天下初定,我爷爷(当初和王长庚义绝后就改了姓也改了称呼,不再叫姥爷)带着我娘和我从新远县来到这里,没少吃苦!租赁房子,开了小药房。很是辛苦了几年才买了这块地方!药堂也做大了些。”
“是啊,爷爷没少受累,这辈子也是不容易。”刘心武应道。
老太爷就笑着摆手说,“这不算啥,现在看着一家和和美美,孩子活泼可爱,心里比啥都强!”
于成临又说,“这里离那不远,我这几年也听人说过不少他们的事。我们走后他们就盘下来我爷爷的药堂,他坐诊看病。开始几年还算本分,开药用药很是谨慎,进药也严格,名声也不错!”
“后来,哼,那个女人真不是东西,他耳根又软,就听那个女人的话,开始以次充好,进药也不管成色质量,只要能用怎么便宜怎么买,开药也是慢慢加了无关紧要的药材以加利。发了不少不义之财!寻常百姓治病,倒也没出什么大事。”
刘心武听着点头,老太爷骂。“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婆子吓假神。也是我当初看走了眼,没看出来那是个坏了良心的白眼狼!”
“爷爷您也别气,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次他就踢了铁板了,新远那边一个员外老娘生了病找他医治,他也是这几年得了意,诊完照旧用了次品药,那老太太因此耽误医治丢了命。那员外很是孝顺,听说他用药以次充好,甚至有假药就告发了他。县令就着人查了药铺,发现举报属实,性质严重,就查抄了他的药铺,打了板子,罚光家产。勒令终身不可行医并驱逐出来”
“活该。”老太爷嗤骂。
“这事也是前两天一个药商过来卖药说的,他们就穷困潦倒被赶了出来,只没想到他们找到了这里!”
于成临叹口气,“他们可能觉得我们当年避开是怕了他们,就找了过来。其实你和娘是怕我小,在那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怕我看见他会难过才离开的。”
他喝茶继续,“如果他们去别的地方,我还把他当个人,可他们竟敢找过来,这个人脑子当真是坏了!你们还不知道,他那大儿子也十九了,听说先后订了两次婚女方都出事,他婚事耽误,一推再推,到现在都没成亲,当地人都说是他们坏了良心得的报应!”
“不亏,恶人自有天收!吃饭”端菜进屋的姑姑接口道。
大家都出去洗手。
姑姑和于奶奶(于大娘,在外面大家这么称呼)摆好饭,大家都是至亲也就都坐上桌,热热闹闹准备吃饭。
一个炒肉片,一个炒鸡蛋,一个萝卜炒肉,还有一个冬葵菜。盘子都是满满当当,份量十足。于奶奶果然厨艺不错,菜里加了茱萸和葱姜蒜,散发着食物的自然香味。
于成临拿了酒出来,刘心武拒绝,说吃过饭要赶回去,县令,县丞,主簿都要同去,等没事了再喝。
于成临自是明白人,不再相劝。
大家团团坐,老太爷自觉坐在上首,于老太爷六十多岁,身子骨看起来很是硬朗,左右有着几根长长的眉的眉毛微微垂下,眼神温和的笑着,招呼大家吃菜,显得慈眉善目。
于奶奶端着竹子编的,放着馒头的馍筐,笑容满面的递过来,让大家自己拿馒头。再三说多吃点,可别迁就。
于奶奶也就西十多岁,因幼时生活肆意,也是娇宠长大的,又读书识字的。所以五官舒朗大方,端庄秀气。只是后来遇人不淑,眉头中间微显川字纹。这会宠溺的看着孩子们,眼神温暖,中和了那眉间的郁气。
她特别照顾佳慧,边给她夹肉边招呼刘心武多吃点,并再三说过几天去给亲家赔罪,不得己隐瞒了家事,让他们看了笑话。
刘心就说“大娘,都是自己人,看什么笑话?只是你和爷爷别生气,为这么些没脸没皮的人不值得,看看现在多好,成临争气,孩子们也乖巧。好日子在后头呢!”
于成临也说,“娘,你受委屈了!今天赶巧我和爷爷去南街看李虎他爹,要我在家他们不敢,你放心,我会找人把他们赶的远远的,这辈子都不能来恶心你
刘桂英也说,“娘,爷爷,你们可别把这事放心上,你们就把这些人和事当个屁放了,不,他们连屁都不算!放个屁还有臭味,他们还不如个屁!”
三岁的小志勤鹦鹉学舌,“不算屁,不算屁!”
大家哄堂大笑,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