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有风

第165章边城春耕

加入书架
书名:
处处有风
作者:
张杨曦
本章字数:
3480
更新时间:
2025-07-07

边城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却又来得突然。

仿佛一夜之间,沉睡的大地突然苏醒,荒芜的山川披上了翠绿的新装,冰封的河水开始欢快地流淌。

这迟来的春色,如同初生的婴儿般纯净无瑕,带着懵懂而清澈的生机。

春风从遥远的南方徐徐吹来,带着温暖的气息,唤醒了凉西郡的每一寸土地。

在太上皇的亲自过问下,边城内外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农耕热潮。

土豆和红薯的种子被小心翼翼地播种在肥沃的土壤里,各种时令蔬菜的嫩苗也在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

边城百姓的餐桌,第一次变得如此丰盛多彩。

这一日,李瑾收到了“太上皇派人送来的厚礼”——整整二十车的土豆和红薯种子。

这些珍贵的种子被整齐地码放在边城官道旁,在晨光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快!立即组织人手!"李瑾激动地吩咐道。

很快,全城的车马都被调动起来,连驻守的士兵们也放下兵器,加入到运输的队伍中。

林总督、营田使吕鹏、边防使马军,刘心广等官员亲自带队,率领着边城数万军民浩浩荡荡地开赴荒地。

春日的阳光下,人们挥汗如雨,锄头起落间,一片片被开垦出来的荒地上。种植下了大家的希望!

欢声笑语在田野间回荡,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丰收的期盼。

"大家注意行距!"李瑾穿梭在田间,不时指导着种植的要领。

她按照佳慧传授的方法,亲自示范如何正确栽种这些新作物。

百姓们学得认真,干得卖力,整个边城都沉浸在热火朝天的劳动氛围中。

与此同时,在宁远佳慧的压碱地里,另一场春耕大戏正在上演。

一场及时的春雨过后,土地变得松软,正是移栽棉苗的最佳时机。

太子带着几位皇子,李尚书、吕蒙、余庆、马明正等人,以及附近村庄的数百名青壮年,都自发前来帮忙。

"喔——驾!"刘大山熟练地驱赶着耕牛,锋利的步犁在盐碱地上划出一道道笔首的深沟。

佳慧手持特制的小铲,小心翼翼地从苗床中取出一个个营养钵。每个土块里都包裹着两株健壮的棉苗,嫩绿的叶片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大家看好了,"佳慧高声讲解道,"这营养钵要轻拿轻放,根须刚好透出土块为最佳。"

她示范着将棉苗放入犁好的沟中,"株距保持七八寸,行距一米余,这样既节省土地,又利于棉株生长。"

在场众人都是务农的好手,很快就掌握了要领。

二十多名妇女排成一行,动作麻利地栽种着棉苗。

男人们则负责运送秧苗,十几头耕牛不紧不慢地拉着犁铧前进。整个田野里,人们你追我赶,干得热火朝天。

田秀丽一马当先,栽种的速度让其他人都望尘莫及。"秀丽,慢些!"有人笑着喊道,"给我们留点儿面子!"

田间顿时响起一片欢快的笑声。连平日里严肃的太子和几位大臣,此刻也挽起袖子,沉浸在这份劳动的快乐中。

地头上,刘皇后和李氏并肩而立,望着这片焕发新生的盐碱地,眼中满是欣慰。

"婶子,"刘皇后轻声道,"谁能想到这片寸草不生的荒地,如今竟能长出这么好的棉苗?"

李氏笑得合不拢嘴:"这都是慧儿的功劳啊!那丫头从小就与众不同,如今更是..."

话到嘴边,她又谨慎地收住了。毕竟佳慧的"神仙点化"之说,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正午时分,炊烟袅袅升起。

帮工的人们围坐在一起,享用着用新作物烹制的美味佳肴。

吕蒙夹起一筷子酸辣土豆丝,惊讶地瞪大眼睛:"这...这真是土豆做的?"那细如发丝的口感,酸辣适中的味道,让他忍不住又夹了一筷子。

旁边的马明正则捧着一块烤红薯,香甜的气息让他食指大动。"这地瓜竟如此甘甜!"他感叹道,"吃一个就顶饱,难怪皇上如此看重。"

五天的辛勤劳作后,整片试验田都披上了绿色的新装。

移栽的棉苗几乎全部成活,在春风中舒展着嫩叶。

佳慧又在大院后面开辟了十几亩菜地,番茄、辣椒、豆角、黄瓜等新式蔬菜在这里安家落户。

她耐心地向众人讲解每种作物的种植要点,确保这些珍贵的种子能在天启大地上生根发芽。

离别之日终究到来。

小皇子桓禹哭成了泪人,紧紧抱着佳慧不肯松手。"姑姑,我不要走..."

他抽噎着说。刘皇后和太子好说歹说,最后是福子送出的两只灵性十足的大白鹅,才让小皇子破涕为笑。

望着渐行渐远的车队,佳慧站在田间,春风拂过她的发梢。

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如今正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她知道,这个春天播下的不仅是作物的种子,更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希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