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有风

地16章闲话

加入书架
书名:
处处有风
作者:
张杨曦
本章字数:
3300
更新时间:
2025-04-12

父女两个收拾好心情,说笑着进城,路上渐渐行人多了。,偶尔有赶马车的走过去,卷起一片土尘。

佳慧边紧跟爹爹边问起这个时代。刘心武就耐心给她讲述。

这里是天启王朝,国号天启 ,年号大运。国姓,陈!当今名讳,乾。

天启帝名门之后,他曾祖父因骁勇善战,足智多谋镇守凉西,多次打败入侵外敌,如匈奴,大戎,平定外敌并逼的他们签下三十年不犯合约。又对当时皇帝忠心耿耿,被封定国公,世袭三代!

他母亲是柔然公主,所以天启帝又有柔然血统,骁勇善战更胜其祖。

善骑射,又多谋,性格豪爽,任人唯贤。年少时就跟随者颇多。

后来前朝皇帝暴虐,弑杀。又屡次提高苛捐杂税,弄得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前朝左相又因多次提出减税减赋被抄家流放,众忠臣心寒,怨声载道。

先是穷苦百姓为求活命揭竿而起,后是诸侯纷纷起兵,争霸天下!

一时间天下陷入一片混战之中。定国公(天启帝的父亲)按兵不动,坚守凉西,秦南两郡,外敌不敢进犯,这内部枭雄不侵。

上下一心,护住两郡百姓安居乐业,未受琉璃颠簸之苦,反而是各地流民纷纷往这边逃寻求庇护。

天启帝见天时地利人和,劝父起兵!于是以两郡为根据地出兵征伐,父镇守后方,子带兵出征。

凭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谋略,加上纪律严明,一路征战不犯百姓,一时民心所向,披荆斩棘,迅速收编各路义军。

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还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天启帝礼贤下士,广纳人才,许多能人志士纷纷前来投奔。经过几年的征战,天启帝先后击败收编了各路诸侯,义军。最终彻底推翻了前朝的统治。

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诸雄割霸的局面。

顺应天意建立了新的王朝,天启王朝。意为天意民心所向。

天启帝少年将军,十七岁岁带兵出征,因民心所向,所过之处投的投,降的降。所向披靡,三年平定天下。

老定国公不愿为帝,仍然镇守天启西北,防范外敌。所以尽管多年战乱,他们这里还算是安居乐业。

天启帝称帝,尊前定国公为太上皇,天下初定,百废待兴!

建国后,天启帝大赦天下,减免赋税,鼓励农桑,使得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但多年战乱,十室九空,流离颠沛,民不聊生。尽管帝王上下齐心,还是千疮百孔,土地贫瘠,耕种方式落后。十数年还是温饱不继。

天启帝励精图治,广招贤能,但凡有利于江山社稷,都封赏接纳。

更是提出民以食为天,以农为本,尤其鼓励农耕桑蚕。

丞相又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启帝接纳建议,又轻徭役减赋税,更是做出了三岁以下孩童,六十五以上老人免赋的前无古人的创举。

完善中央管理制度,实施三省六部制。中央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六部更是分工明确。

科举扩招,打破士族垄断。寒门子弟也得以入仕。更是民心所向,万民称颂。

天启帝带头减奢,生活很是节俭。再也没有朱门酒肉臭的奢靡之风。

众大臣也是纷纷效仿,一时上下一心,国泰民安。虽日子困苦,却个个心有期盼。

内,百姓安居乐业,外,他加强边防建设,抵御外敌侵扰,让国家越发稳定发展。

所以她家这个耙床,看似一个不起眼的农耕工具,实际却是农业文明的一个大的改进,在这个落后的时代有着不可小觑的创举。

作为一个身在底层的小官,刘心武还是很敏锐的捕捉到这其中蕴含的重大机会,与自己全家和这个时代的意义!所以必须上报。

佳慧听得入神,心中对这个时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父女俩说着走着,很快便来到了城门口,她家离县城不远,不到一个时辰的路程。属于县城城郊。

只见城门巍峨壮观,城门上方三个大字——宁远县。

城墙上士兵站岗,进进出出的人群络绎不绝,一幅热闹的景象展现在他们眼前。

城门口有士兵把守,一般并不排查。

刘心武作为县尉,主要负责县里治安,虽说只算九品小官,又只是便服,但守门士兵却都认识他。一个两个的点头,“刘县尉!”

刘心武也大刘,小田的招呼,“今天你们当值啊!”

本来挤着进城的百姓,就自觉让了道,让他们父女先进城。神情很是拘谨。可见等级制度的森严。

佳慧觉得这会儿的爹真的有点当官的威严,不像在家有些跳脱的样子,也没有面对村里婶子大娘的随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