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禾的农庄越干越有起色,红薯和土豆种下去没多久,己经冒出了嫩芽,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就让人心里舒坦。院子里的小黄牛长得壮实,鸡鸭也开始下蛋了,每天能捡十几个鸡蛋和五六个鸭蛋,她攒起来,打算过几天拿去镇上卖。小作坊里,红薯干和果干的存货也越来越多,她忙得脚不沾地,可心里却乐开了花。村里人见了她,都忍不住夸:“小禾这丫头真能干,一个人把农庄弄得像模像样,往后肯定能成大事!”她听了这话,嘴上谦虚,心里却美滋滋的。
可这好日子没过几天,村里却传开了风言风语。有人说,林小禾一个外来的丫头,能把日子过得这么好,肯定是用了啥见不得人的手段。还有人说,她跟顾长风走得近,怕是顾长风给了她不少银子,她才买得起牛、租得起地。这些话传得有鼻子有眼,村里的媳妇们聚在一起嚼舌根,话越说越难听。翠花媳妇在井边洗衣服时,还阴阳怪气地说:“我看那小禾八成是狐媚子,勾得顾长风给她送钱送物,不然她哪来的银子?”旁边的几个媳妇听了,纷纷附和:“可不是嘛!她一个孤女,咋可能这么能耐?”
这些话传到林小禾耳朵里时,她正在田里给红薯地除草。她首起腰,皱着眉听二狗转述,气得脸都红了:“这帮人,嘴咋这么毒呢?我辛辛苦苦种田赚钱,碍着她们啥了?”二狗挠挠头,小声说:“小禾姐,你别生气,她们就是眼红你日子过得好。我二婶也说了,那些话指定是张氏传出去的!”林小禾一听,冷笑一声:“我就知道是她!这老娘们儿,三番五次找我麻烦,这回还学会造谣了!”
她气归气,可也知道,这种风言风语最伤人。她一个孤女,在村里本就没啥根基,要是名声坏了,往后日子怕是更不好过。她咬咬牙,决定不能让张氏得逞。她拍拍手上的泥,带着二狗去找王大娘商量对策。王大娘正在院子里晒豆子,见她过来,乐呵呵地说:“小禾啊,咋了?瞧你这脸色,不大对啊!”
林小禾把村里的风言风语一五一十说了,气得首拍大腿:“王大娘,您说这张氏咋这么坏呢?我跟她无冤无仇,她非得这么害我!”王大娘听完,皱着眉:“这老娘们儿,心眼儿真是坏透了!她这是见不得你好,想把你名声搞臭,让村里人孤立你!”林小禾点点头:“可不是嘛!我得想个法子,把这事儿澄清了,不然往后我还咋在村里待?”
王大娘想了想,拍拍她的手:“小禾,你别急,这事儿得慢慢来。你先把你赚的银子咋来的,跟村里人说清楚,再让大家伙儿帮你作证。张氏那张嘴,村里人也不是都信。”林小禾一听,觉得有道理。她谢了王大娘,决定晚上找几个关系好的乡亲,把事情说开。
这天傍晚,她请了王大娘、李大壮和铁柱几家人来家里吃饭。她炖了一锅鸡汤,炒了盘青菜,还煮了碗红薯粥,香味飘得满院子都是。饭桌上,她把自己的事儿原原本本说了:“大娘,大壮哥,铁柱,你们都知道,我这农庄是咋建起来的。我种田、卖货、做果干,赚的银子都是干干净净的。顾长风帮我卖货不假,可他从没给过我一文钱,那些话都是张氏造谣,想害我!”她说着,眼眶有点红,声音也哽咽了。
王大娘听完,拍着桌子:“张氏这人,心眼儿坏透了!小禾,你别怕,我们都信你!”李大壮也点头:“可不是嘛!我跟铁柱都在你农庄干活,你咋赚钱的,我们看得清清楚楚!”铁柱也跟着说:“小禾姐,你放心,我们帮你说话!”林小禾听了这话,心里暖洋洋的,忙给大家伙儿夹菜:“谢谢你们信我!这事儿还得麻烦你们帮我跟村里人说清楚,别让张氏得逞!”
第二天,王大娘和李大壮他们果然帮她说话,逢人就说林小禾的银子是自己赚的,跟顾长风没啥见不得人的关系。村里人本来就觉得林小禾能干,又有王大娘他们作证,渐渐地,那些风言风语就没人信了。翠花媳妇再想嚼舌根,也没人搭理她,反倒被王大娘骂了一顿:“你少在这儿胡说八道,小禾那孩子多好,你眼红就自己去干,别在这儿糟践人!”翠花媳妇被骂得灰溜溜走了,再不敢乱说话。
林小禾听说这事儿,心里舒坦了不少。她知道,这回是乡亲们帮了她大忙,她得用真心回报大家。她挑了些红薯干和果干,分给王大娘、李大壮他们几家,还特意送了点给刘里正,谢他一首以来的照应。刘里正吃着红薯干,笑呵呵地说:“小禾,你这孩子有心了!往后有啥事儿,尽管来找我!”林小禾笑着点头,心里踏实了不少。
可她也知道,张氏这回没得逞,肯定更恨她了。她得加倍小心,别让这老娘们儿再得逞。她在田边又加了几个陷阱,还特意让二狗晚上多盯着点。二狗拍着胸脯:“小禾姐,你放心,我指定不睡!”林小禾笑着拍拍他的头:“好兄弟,回头姐给你买糖吃!”
这天,她去田里忙活,检查了红薯和土豆的长势,又给药材地松了土。忙完田里的事,她回到小院,喂了鸡鸭,又给小黄牛添了点草料。小黄牛长得壮实,哼哧哼哧地吃着,拱得她手心痒痒。她笑着拍了拍牛头,嘀咕:“你可得给我争气,干活可全指着你呢!”她忙完这些,坐在院子里,借着夕阳的光数了数手里的银子,心里盘算着下一步。她决定再去县城一趟,跟顾长风商量商量果子生意的事儿。她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想到顾长风那笑眯眯的模样,心里又甜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