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幽州开始称霸万界

第一百二十二章 段吟请辞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从幽州开始称霸万界
作者:
言溪
本章字数:
3724
更新时间:
2025-07-09

北庭都护府的设立与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封赏,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洛阳这潭深水,激起的涟漪尚未平息。新晋的北庭都护、宜亭侯段吟,这位刚刚在朝堂上挥斥方遒、构筑起庞大北疆权力框架的“新贵”,却在受封后表现得异常低调。他没有像众人预料的那样,立刻开始组建都护府班底、结交朝臣、扩充势力,反而深居简出,闭门谢客。

就在受封后的第三天清晨,一份措辞谦恭、理由恳切的奏疏,被紧急送到了德阳殿的御案之上。

少年天子刘辩刚刚用过早膳,就被张让呈上的这份奏疏吸引了目光。展开一看,是段吟的笔迹:

“臣段吟,诚惶诚恐,顿首再拜陛下:

臣本边鄙武夫,蒙陛下不弃,委以北庭都护之重任,假节钺,总戎机,此恩此德,天高地厚,虽肝脑涂地,难报万一!然,臣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有伤陛下知人之明。

北庭新附,百废待兴,胡情诡谲,瞬息万变。都护府草创,诸事繁杂,非坐镇中枢、运筹帷幄可决。臣思虑再三,深觉唯有亲临其地,察其民情,观其地势,抚其部众,整其军备,方能不负陛下重托,使都护府根基稳固,北疆永宁。

且,臣于幽州代郡代县经营日久,彼处扼守北疆咽喉,民风彪悍,士卒可用,粮秣储备亦足。若以代县为北庭都护府行辕之基,东可呼应柳城乌桓校尉,西可控扼雁门、威慑鲜卑诸部,北可首抵草原腹心,实为控驭北疆之最佳所在。

故,臣斗胆泣血恳请陛下:允臣暂离京师,即赴幽州代郡代县。臣将以该地为根基,亲力亲为,整饬边务,抚绥部族,筑城设防,将北庭都护府之框架扎扎实实建立于漠南边塞之上!待根基稍固,诸事步入正轨,臣必星夜返京,向陛下详陈始末,再聆圣训!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万望陛下垂怜边事艰难,准臣所请!臣段吟再拜顿首!”

刘辩看完奏疏,稚嫩的脸上满是惊讶。他看向侍立一旁的张让:“段爱卿……这就要走?北庭都护府不是刚刚设立吗?他不在洛阳主持大局,为何急着要去那偏远的代县?”

张让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不易察觉的赞许,他躬身道:“陛下,段都护此奏,老奴观之,实乃一片赤诚为国之心啊!其所虑极是。北庭都护府,非寻常州郡衙门,其根基在于边疆,在于军伍,在于那些新附的胡虏。段都护乃百战之将,深知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他这是要亲临险地,为陛下扎扎实实地打牢北疆的根基!代县位置险要,确如他所言,是控扼西方的枢纽。他主动请缨前往,不恋洛阳繁华权位,甘愿深入边塞苦寒之地,此等担当,实乃国之干城!老奴以为,陛下当准其所请,并予以嘉勉!”

刘辩听了张让的解释,虽然对段吟如此急切地离开感到有些不解,但想到对方是为了稳固边疆,且言辞恳切,态度恭谨,心中的疑虑便消散了大半。他点点头:“既如此,便准段爱卿所奏。着他即刻赴任,以代县为基,好生经营北庭都护府,勿负朕望!赐其沿途所需,以示恩宠。”

“老奴遵旨!” 张让连忙应下。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传开。朝堂上下,一片愕然!

袁隗、何进等重臣 先是难以置信,随即心中五味杂陈。段吟这一手急流勇退,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他们本以为段吟会趁势在洛阳扩张势力,成为新的搅局者,甚至做好了应对的准备。没想到此人竟如此“知趣”,主动远离了权力核心!这让他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此人行事,深不可测。他放弃洛阳的舞台,真的只是为了去边塞吃苦?但无论如何,他主动离开,对他们在洛阳的布局是有利的。疑虑虽存,却也乐见其成。

吕布 闻讯后,对段吟的敬佩之情更甚。在他看来,段将军不恋栈权位,一心为国戍边,这才是真英雄!想到自己被封雁门太守,也是段将军力荐,心中更是感激。他暗暗发誓,定要守好雁门,不负段将军举荐之恩,也为将来…留一条后路。

丁原心中复杂,但段吟走前为吕布争得了雁门太守,这让他对并州军的掌控力被削弱的感觉更加强烈。

张让、赵忠等人对段吟的识趣和“懂事”非常满意。段吟离开洛阳,避免了成为众矢之的,也让他们少了很多麻烦。他们收了段吟的重礼,自然乐得在皇帝面前为其美言。段吟在北疆坐大,对他们来说,也是远方一个强有力的潜在盟友。

曹操、袁绍等年轻俊杰: 听闻此事,反应各异。曹操眼中精光闪烁,喃喃道:“以退为进,扎根根本…此人所图非小!” 袁绍则微微皱眉,觉得段吟此举有些难以理解,放弃中枢影响力去边塞,是否得不偿失?但也隐隐觉得此人不可轻视。

段吟的行动极其迅速。得到皇帝批复的当天下午,他便带着张郃和少数精锐亲卫,轻车简从,悄然离开了繁华却暗流汹涌的洛阳城。没有盛大的送行,没有依依惜别,只有几辆不起眼的马车,卷起一路烟尘,径首向北,朝着幽州代郡的方向疾驰而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